最近大脑在不断被刷新认知,请原谅我的无知吧,只能感叹自己所知甚少,知识储备思维已经落后了。所以近来恶补在学习,不断更新迭代自己。
说到雉兔同笼问题,首先我解释一下雉是鸡的意思。因为这个雉兔同笼问题,很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记录已经出现了。题目呢说是有鸡和兔关在同一笼子里面头有35只,脚一共94只,问鸡和兔分别多少只?这些内容最早出现在我们小学数学课本里面,按照我们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用一元一次方程或者二元一次方程来解,这个很简单,无非就是假设鸡为X,兔为35-X或者假设兔子为Y列个方程式很快就解答出来了。但是我们又没有想过站在另一种角度去思考,不用列方程式,换个纬度简化问题,比如可以这样想,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我们假设有个台子都让每个动物把2只脚放上去,那么地上剩余的不就是兔子的脚了么,这样兔子计算就是(94-35×2)/2=12只了,那么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了,实事上这个方法更快,也更直观理解。其实说到这呢,还有很多解答方法可以给小学以下孩子讲,比如画图法,画个圈圈2个腿为鸡,加2条腿为兔,不断试着去拼数,当然这个比较适合题目数量小的情况,有点推理去引导。还有一个方法是列数字表去凑数,比如先列10和25,来计算脚的数量,取个大概数字去凑头和脚,这个也能得到正确答案,相对会慢一些。第三个比较常用的是假设法,假设都是鸡,35×2=70只脚,总共94只脚,那么剩余的94-70=24只脚,是不是就是兔子的啦,由于假设是兔子都被算为鸡了,也就是2只脚已经算了,那么这剩余的24只脚来计算兔子应该是24÷(4-2)=12只;同样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子,思路也是一样的。
最后说到这呢,解题方法各有不同,这都代表着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了这些方法,我想就可以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更好去讲解;我是比较推崇假设法里面的抬腿法,简化问题,便于理解的。思考使我快乐,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令我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