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9739/8cc72c02866e1b5c.jpg)
前天学校政务处某老师找到我,让我帮忙写一篇有关教育扶贫方面的文章,案例就是本校的高年级某班学生,他提供了一篇某校的范文让我参考,看完他给我的范文后,我脑海里就开始酝酿构思,范文列举了本校两个案例,然后流水式得详细记录了他们这一年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及不足,我不能说人家写的不好,洋洋洒洒两千多字,详尽具体。可我不想跟随他们的思想走,这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做法有些太作,会失掉自我,于是想好基本的思路后我就开始着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当写到结局时,我却情不自禁的泪眼模糊起来,写到这里我不是想说明我的文字有多么引人入胜,事实如此!写完后没来的急修改就发了过去,担心不符合文件的要求,交不了差,内心正忐忑之时对方回复说很棒,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很好,事情总算搪塞了过去这便罢了。当我第二天再打开看时觉的也就那样啊?为什么当初我会沉浸在自己的文字里替主人公难过呢?有人说作家尤其是诗人的感情最是深沉,最是细腻,最是理性,在他们眼中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他们是用自己的内心去聆听那些来自生活的空灵的声音,是超脱自然的,所以佚名《越人歌》里就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高蟾《金陵晚望》中有“”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之句、还有李商隐在《锦瑟》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由此可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常说的跟着感觉走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写手,也没有满腹经纶,生活中只是偶尔会信手涂鸦得胡乱去写一点东西,有时甚至词不达意,但我却会跟着内心得声音去写我眼中的生活,就如我会沉浸在自己的文章中替主人公难受一样,相信自己的内心,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一份执着,这份执着是你内心深处唯一的声音。这个声音不论你走在哪里,自己也一定会在错误与正确中茫然,但我们要学会聆听来自自己内心的声音,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努力去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9739/12c948d1a1dc919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