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谓“冒险”成功的人的行动。
而对于行动者来说,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险上,而不是如何冒险上。
有一个不变的生存法则,对于开车、生活、投资、创业均适用———只要涉及到人身与资本:
1)安全第一;
而后才是下一条原则:
2)成为专家;
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像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
3)要认真仔细地看傻瓜们冒险。
看多了,你的避险经验就丰富了。千万不要奋不顾身的无知无畏的头脑一热就投身其中,用打了水漂的血汗钱给自己交学费。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会吓到,他们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也就是说,践行者和观察者的体验可能是天壤之别。践行者和观察者可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在别人看来勇敢的“冒险举动”,在当事人看来只是理性判断下的合理选择而已。
要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去分析自己要做的事情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风险在什么地方,才能规避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是避险吧,很多人亏就亏在听别人的,而不是自己深入地研究,人云亦云,结果就成了随大流的人,其结果也会跟大部分的人一样。
真正的勇气,从来不是“无知无畏”。而是在知道了可能面临的危险之后,依然选择去做这件事。
支撑勇气的应该是“学识”,而不是其他诸如好面子、够义气等因素。
一个不了解“注意力最珍贵”的人,看到别人花大价钱省时间,就会觉得这是在炫富;一个不懂得“钥匙在别处”的人,看到别人不停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就会觉得这是不务正业。
但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清晰的价值观作为支撑。
所以当你打磨好自己的价值观之后,一切的行为在你看来都变得无比的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