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味人生每天写1000字散文
关于对万州公交坠江事故的反思

关于对万州公交坠江事故的反思

作者: 东方奔兔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09:41 被阅读29次

      前些日子,一则重庆万州22路公交不幸坠江消息让人悲痛,而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和公交车上“黑匣子”保存的一段视频真相,不仅让人唏嘘震惊,更让人痛惜万分。一个错过一站未能下车的妇女(那就是一个恶魔的化身),居然动手击打驾驶公交车的司机,公交司机也不顾行车安全而还手,在互殴中致使公交车在万州二桥上失控,撞上了反向而行的小轿车不说,便在一瞬间撞断大桥护栏坠入长江之中。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公交车上这俩个不顾法律底线和职业操守的“魍魉神”,让一车人真的去见鬼了!


重庆万州公交坠江监控曝光 乘客殴打司机法律责任究竟如何界定_腾讯视频

        万州大桥“雕栏玉砌不犹在”,“夺命公交”坠入七八十米水深的滚滚长江中。这个可恶的女乘客,因错过了一站致使车上的十五个人的生命在黑色的五分钟便错过了一生!痛哉!悲哀啊!悲剧的酿成,只因为一次无畏的互殴。痛定思痛,假如公交司机能理智的克制一些,让车停下来,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假如车上其他十三个乘客不是像鲁迅先生笔下的未庄人那样人性的淡漠,只要有一个不做“吃瓜群众”的人出来制止那个发飙的女乘客,也许就能挽救一车15个人的生命。假如,重庆万州的公交也全部换成了“无人驾驶”公交,那么mygod!也许就不可能会有这样因殴打司机造成的悲剧!试想一个不尊重规则和安全意识的“同船渡”,怎能有独善其身,独全其命?

          汽车的发明发展,本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没想到越来越多的成为“马路杀手”,而乘公交车本应该是最安全最经济最环保的出行,却成了“殉难的工具”?想起来真让人悲催。汽车工业革命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城市拥堵、交通肇事、车毁人亡等等,但这些都有相关的法律制约,我们任何人和组织都得遵循和恪守这些底线。可近年来的公交肇事屡禁不止,难道是一个走不出的梦魇吗?

         据报道万州惨剧第二天,10月29日,在北京,女乘客邓某坐过站要求司机中途停车被拒,用手中的整箱牛奶砸击司机双手,导致公交车与其他车辆发生剐蹭。

         安徽芜湖,一乘客在半山腰处要求停车,听闻司机说“不能停车”后,不仅抢夺方向盘,还强行拉手刹。

         广东,一乘客冲向驾驶座,紧紧拽住方向盘往右打,导致客车翻车,8人受伤。

          前不久海南一位乘公交的“车霸”大爷因怒踹公交司机,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三亚市人民法院判处三年徒刑。  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已经发生25起无理乘客抢夺方向盘的恶性事件,只是侥幸并未酿成万州惨剧罢了。

         前车之鉴,后车之殇。奔兔对“车”,真的有话要说。

          重温一下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中国的历史其实和这个“车”是分不开的,中国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他是黄河流域里著名首领,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农耕时代他就有很多的创举和发明,在建筑、交通、兵器、生活等方面都有造诣,其中在交通方面是他发明了舟楫和人力车!这是两项重要的世界发明,在水上打鱼捕捞有了舟楫,在地上有了交通运输工具“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轩袁黄帝”。后来,到了夏后时奚仲进一步发明了由马拉马驾的“马车”。战国时,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车同轨”,对车辆制造的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规模巡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秦朝人对马车似乎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们还可以从秦朝留下的兵马俑中,看到当时的战车、辇车等实物,看到与真人真物几乎等高的人物与马匹形象。这些珍贵文物,完全模拟实物制成,是前所未有的考古发现,反映了我国2000多年前马车制造的精湛技艺。

  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北伐时,蒲元创造“木牛”为军队运送粮草。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木牛”,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但隋唐宋元明朝时陆上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还是一马车牛车为主,古人也留下了众多赞美车马的诗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杜甫野

         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杂曲歌辞.车遥遥》 张籍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题汉州西湖》房涫

       犹劳宵旰,犹混马车。——《冲佑观》 张绍

       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长寿乐》柳永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李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 · 王翰

          现代汽车的诞生,世界公认为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经过反复试验,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本茨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第二年,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同年,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我们好多人特别喜爱奔驰汽车,总觉得有一辆“大奔”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炫耀的资本。现在才知奔驰是汽车的“鼻祖”!

        你可能不知,汽车引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的事了,那时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清光绪27年,匈牙利人李恩施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经公共租界工部局批准,决定发给大清汽车牌照,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上路的汽车。

        1907年以后,中国少数沿海城市陆续出现汽车客运和汽车货运。191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督导公路建设,拨款地方修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列为政要之一。1917年,当时中国第一条汽车运输线路张(家口)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公路通车。到1927年全国公路总长已达29170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912年的294辆增长到18677辆。1934年成立公路委员会,统一路政,开展省际联运。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全国公路总长延伸到117296千米,民用汽车保有量68917辆,出现了一批官办的和民营的出租汽车公司和公共汽车公司。

       中国要建立民族汽车工业,制造汽车的愿望早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已提出。1931年张学良先生首先将造车设想付诸实施,在辽宁造出民生牌汽车。

        大概民国初期,中国有了公车和私家车。而那时候中国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海运、河运,陆地主要是马车、牛车、驴车,汽车还是好稀罕的东西。在中国北方有一种车叫牛拉车,俗称“二饼子牛车”,在草原或边疆称“勒勒车”。

         在民国初年我的爷爷弟兄几人就是为了生存,从贫困的陕北府谷县赶着“二饼子牛车”,拉着所有的家当、铁匠炉,加入到逃荒“走西口”的人流中,后来才落散到蒙地鄂尔多斯的东胜,有几位过了黄河落脚到了“后套地”定居了。

        至今我们还能从一些农耕博物馆里看到一些由马、骡拉的车叫“胶车”(有轮胎),而更多是两个大木头轱辘,没有轮毂轮胎的车叫“牛车”。在内蒙古的河套农村,牛车是古老而笨重的农具,它由两个轮子用木头制作,形状像饼子似的所以叫“二饼子牛车”。它称之为农具,是因为当时在农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运粮食、送柴草、拉坷垃、装甜菜等,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运送的责任。有时它也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走亲戚、看朋友都离不开它。二饼子牛车虽然笨重,运行速度慢,但它是河套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

  我们也可以从一些晋陕蒙的山曲、漫翰调调里也可能听到几句辛酸的吟唱:

         二饼饼牛车拉沙蒿,走了十里明沙撅坎死哥哥了(lao);

          二饼饼牛车拉甘草,前山畔到后圪梁就看上个二妹妹好!

           ……

          确实,老牛拉车行走的很慢,再加上解放前也没有象样的公路,一天也只能走十多里或二十里路,父亲曾经讲当年从东胜去杭盖地逃难时,和母亲赶着牛车,二百来里路整整走了半个多月。

         现在全国各地公路四通八达,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公交等交通工具十分便捷,出门也不再困难,中国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国土,任何一个地方一两天就能到达目的地!而汽车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了。

         官方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2017年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3352万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813万辆,均创历史新高。更关键的是在中国大地上运行着公交就有60多万辆!

         当今汽车工业、汽车科技也日新月异,民族品牌载重汽车、特种车辆、大小轿车、自主研发的新型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如雨后春笋般上了市,遍布全国各地,就连无人驾驶公交车已经在深圳开始运行了。无人驾驶公交主要是线路固定,速度不是很快,但停靠站点和运行时间固定。公交车上安装有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使公交运行和轨道车一样进入了自动化、智能化、秩序化的时代。

       如今车联网的兴起和应用,更会使汽车装上是了“大脑"和智库,让汽车智能化自动化、实现无人驾驶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行业对车辆的不同的功能需求实现对车辆有效监控管理。车辆的运行往往涉及多项开关量、传感器模拟量、CAN信号数据等等,驾驶员在操作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数据不断回发到后台数据库,形成海量数据,由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司乘人员查看,利用移动网络实现人车交互。  如果真象我们的汽车或者公交都纳入车联网系统进行有效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如果我们的汽车和公交早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操控运行,我们就不再害怕没有素质的乘客袭击司乘人员,抢夺方向盘等等,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为的交通事故了!让万州公交的悲剧不再重演!

         快了,我们拭目以待的车辆网、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会让我们的汽车行驶更安全、交通更加秩序化!这也许是汽车时代给我们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最好福利!

         我们期盼让“马路杀手”早日变成我们听话的汽车。

         我们也希望“车祸猛虎”从此变成历史的传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对万州公交坠江事故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j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