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的《将进酒》,上过学的一般都背诵过。又因太经典,日常也总有文字或影视作品频频提及,所以几乎成为全民都耳熟能详的诗篇。
人们为何爱酒,酒,当然有它的好处。就如对愁绪满腹的人来说,酒能让人醉,醉了便能抛开烦恼。
但这只是暂时逃避,而非真能解决问题。
酒能解千愁?
却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
以前不喝酒,对爱酒酗酒之人除了不解,就是厌恶。
就算如今自己也喝,却依然对很多现象不敢苟同。
“厌恶”之情,主要涉及到酒品问题和酒桌文化。
很多人,喝了酒就不着四六,变得人不人鬼不鬼。这对身边人来说,铁定是麻烦。
而酒桌文化,更是深恶痛绝的方面。
虽然交际圈狭窄,接触过的人不多,长这么大,却也着实见过不少品类的“酒鬼”。尤其是酒桌之上。
中国自来就有酒桌文化。拼得凶时,失了分寸,甚至会攸关生命。
有一次,饭局结束,刚出门,就看到隔壁出来一个中年大叔,满身酒气,扒着墙壁走得摇摇晃晃。
没两步,脚下一个趔趄,直挺挺往后倒,后脑勺触地,发出好大声响,人事不知,吓坏周边一群人。
很快,救护车就来了。
喧哗一夜。
02
酒能吃人。能把衣冠楚楚的人,变成一滩烂泥。
借酒装疯,借酒撒泼,酒壮怂人胆,酒后乱X……多少与酒有关的词句,都不是什么好话。
有的酒后特别话多黏人;有的沾酒就倒仍有酒瘾;有的爱拿酒逞英雄吹牛;有的贪恋醉后能睡。
等等。
小时候,看家里的男人女人喝酒,因是家庭聚餐,多半点到即止,观感还好。且适度饮酒,颇能助兴。
长大后,应酬方面的推杯换盏,则众生百态,让人大开眼界。
从走入社会起,就发誓,绝不在外人面前喝酒,就算自己在家偶尔会小酌,在外也绝对滴酒不沾。
只因:一不想丢脸,二厌恶酒桌生态。
何为酒桌生态?
说白了,对女性来说,在酒桌上特别能感到一种地位差异,性别不对等。
新人时期,懵懵懂懂,还未全面接触社会毒打,很多感受难免迟钝。但每每酒过三巡,氛围的微妙转变,还是刻在了脑海里。
这么说吧:
似乎身为职场新人,特别身为年轻的女性菜鸟,酒桌上约定俗成就得为领导,为前辈服务。
而且,人们还特别喜欢对女孩子劝酒,看到不胜酒力有醉态的,更是兴奋莫名,再接再厉。
有人会说,这是职场等级制度催生的不良现象,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天然压制,根本不涉及性别歧视,他们对男下属也这样,甚至压迫更严重。
如果说这话的是男性,显然对女性在职场中的生存状态不够了解,或者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说这话的是女性,只能说,她很幸运,大概从未感受过这种不对等。
不管有意无意,在上位者眼里,这些不过都是一种习惯罢了。
程朱理学,起于宋,兴盛于明清,从思想上禁锢中华大地几百年,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多少年?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不过七十余。
03
人们总说“男人嘛,不都是这样,习惯就好”。于是,“这样”,就成了真理?就该熟视无睹,随大流,不然就是不懂事,不知分寸?
这里的“习惯”,是多让人厌恶的字眼。
酒桌上,年轻女性多被看作辅助角色,像是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丫鬟小妾一般。相比同样境况的男性新人,耻辱感明显更甚。
男新人中当然也有不能喝酒的,被拼命劝酒,同样感到无奈痛苦,但至少他们不会被要求额外的东西。
比如,喝完酒吃完饭,去唱K的第二摊,领导前辈往往还会特意要求女新人作陪,就算并非别有目的,但,单单被看待成陪人助兴的角色,就已经是奇耻大辱。
有独立自强意识的新时代女性,一般很难忍受这种地位不对等的看待。
偶有能与男人一拼的“女中豪杰”,看似能与他们平起平坐,实则在他们眼里,依然不过是个识相的“玩意”。
这么说,很难听,又或许显得偏颇是吧?
但首先声明:我不是极端女权,更不是田园女权。
一切只是个人所感,确实难免偏颇,但绝非想与男性对立,也绝非认为只有女性弱势,男性就占据完全优势。
想抗争的不过是畸形的封建残余思想,和畸形的酒桌文化。
微博上那种极端女权和极端男权都不可取,毕竟,他们向来不是就事论事,只是决绝的性别对立而已。
出发点就是对立,自然看什么都能扯到这方面。
多可笑,大家都是人,不应该反抗不合理的制度和思想束缚么,和性别有什么关系。
被男权荼毒的男女都一样惨。
但要说他们不懂这个么,也不尽然。
有些人只是无处发泄,选择对立的性别来狙,比对抗整个社会现象可容易多了。
迁怒,也会让人上瘾,沉沦。
04
当然,从对酒的执着方面看,俄罗斯人更夸张,我们也许还能说是酗酒,他们根本是——酗酒精。
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地酗酒精,那显然已经不仅仅能用喜好来解释。
有多方面原因。比如气候,比如大环境,比如生存压力等等。
不过因为这篇文章谈的是中国的酒文化,就不展开讲俄罗斯了。又不是搞学术研究,嗐,就一时兴起随便谈了谈,到此为止吧。
没有留言功能,就算有不同意见的也不能来反驳。
爽。
说起来,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到杠精,颇有感触。
其实,没有人说话能做到滴水不漏,而且,就算有人真能做到这地步,也还是会有人出来杠。
如果为了避免被杠,说话就要小心翼翼,瞻前顾后,那说出来的通常就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意见不同很正常,只要别强求别人和你一样就行。
人无完人,说话做事肯定会有缺漏有不足,难道因为这样就不去表达了吗?
想想现在网络上处处可见求生欲,比如什么“如有不同意见,你对”、“非杠,只是我认为xxx”。
有意思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