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鸡兔同笼》教案设计

《鸡兔同笼》教案设计

作者: 兴国703舒君荣 | 来源:发表于2021-05-11 13:33 被阅读0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3-104页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课前游戏: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上一堂数学课,课前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我画你猜。(课件出示)猜,我画的什么?我想用它表示一种动物,可以是?(鸡)圆圈表示头,两条竖线表示腿。再添上两条腿,有可能是什么动物?我们用它表示兔子。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跟它们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有兴趣研究一下吗?我们开始上课吧!

(一)尝试发现

1、创情质疑:

师: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有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里面记录的有些题目比欧洲早几百年呢。里面就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是怎样的一道趣题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PPT)谁能给大家有感情的读一下?能用自己的话表述一下吗?(呈现问题)

师: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指名汇报)

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里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给予少许时间让学生猜测)怎么知道对不对呢?(验证腿的数量)能胡乱猜测吗?需要抓住哪个条件?(鸡和兔一共35只)

2、尝试解疑:

师: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经过验证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猜不对呢?(数据太大)其实,在我们进行数学研究的时候,经常需要化繁为简,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出示例题)这回我们能猜对了吗?(差不多)请你自己先算一算,再想一想,完成在题卡上!

(二)探究形成

1、交流讨论:

师: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了吗?自己研究得出正确结论的有哪些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找到正确结果的?

预设:

(1)  直接想到鸡有3只,兔有5只。(偶然性)

(2)  从鸡有1只,兔有7只开始推算。(体会逐步调整的过程,感悟“增加1只鸡,同时减少1只兔,腿的总数减少2条”)

(3)  从兔有1只,鸡有7只开始推算。(和上面的方法比较,发现从大数入手尝试的次数少)

(2)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怎么调数的?和前两种方法比较,怎么样?)

(3)

2、总结提升:

师: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吗?(假设法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介绍假设法。

1、  假设全是鸡。

(为什么会少10条腿?因为多算了鸡,少算了兔子。少算一只兔子少算了2条腿;少算10条腿就相当于少算了5只兔子。)

算得对吗?怎么验证?

2、  那我们还可以假设全是兔子,你能试一试吗?遇没遇到困难。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为什么多6条腿?因为多算了兔子,少算了鸡。少算一只鸡就多算2条腿,多算6条腿就相当与少算了3只鸡。)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大家找到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列表法和假设法,现在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原题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三)联想应用

1、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2、拓展提升:

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男生相当于“兔”,女生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方法,古人又是怎样解决的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读一下阅读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我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测评三个方面来评一评这节课:

第一,从教学设计角度来分析

这节课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这一原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有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通过情境图的呈现,一方面借助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尝试调整的过程,在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恰当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

第二,从教学策略角度分析

“教学不能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带给学生挑战的教学;那些教学内容能够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一种开发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整一堂课上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乐中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其独特性。

第三,从教学测评方面来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

3、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否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

4、是否有创新精神。

5、一节课下来,收获了什么?怎样应用到生活中来。

《鸡兔同笼》这一教学内容,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触颇多,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为了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在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我对本课时的教学不足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不够注重学生学生实际生活与数学经验的联系。建议首先布置学生先动手实践画一画,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再慢慢过度到逻辑思维。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真正明天假设法每个算式的含义。

2、练习的设计缺乏全面性。利用假设法求出鸡兔的只数以及应用推广到类似的题型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在练习的设计上可以适当照顾学困生,多安排一些基础题型,让他们理解透彻。

3、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课堂中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这也是本节课所要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兔同笼》教案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wg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