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5岁的女儿从姑婆家回来吃了晚饭后,自己开电视看动画片,我搞卫生收拾东西拖地板,不知不觉竟忙到了8点多钟。叫她洗澡洗头发,讲看完这集再洗。
我自己先洗刷干净,催她,她说再看一会。等我吹干头发又叫一次,
她说还要看一集。然后我就走到电视机旁边,假装动作关掉电视了,和她讲:“姐姐,我们要洗澡了,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的”。她没有反应,一直盯着电视看,我索性直接拔就关掉电视开关了。
电视机一关,小家伙马上就爆发:“为什么没有问过我就关掉电视机啊?”。
“我给过你三次机会了”。
“哼,我要叫我爸回来打你,我叫我爸回来揍你。”
“好啊,那你叫你爸回来呗,叫你爸回来带你,我也不想带你了,你自己去幼儿园,自己洗澡自己睡觉。”
俩母女唇枪舌战干仗起来了。
后来我径走到房间里面去不理她,她就哭闹起来了。
这件事的反观自照:和女儿打嘴战时自己情绪上没有什么波动,也没有生气,心平气和的她讲一句我就应句。
做得不好的是,不应该恐吓她:不想带她了,让她自己睡觉。她从小到大最怕黑了,也怕一个人睡觉。
其实女儿有情绪也不是一两天了。前几天去幼儿园接她放学,班主任老师反映讲她最近遇到问题都是以哭来解决。
我最近工作确实是太忙了些,早出晚归的,忽略了她,更别说陪伴了,都是她爸爸带的比较多。都说女儿是父亲前辈子的情人,亲近是好事,但啥事都顺着她的性子,这点让我很是苦恼。正为凡事由着其性子,养成了很多不是很好的小习惯,比如放学了要吃的零食一定要吃到,不满足就各种撒泼打滚,哭闹到买为止,有事说她两句,就会拳打脚踢。她爸爸任由她骑在头上各种闹; 刷牙应付了事,三两子搞掂; 吃糖后也漱口之类这些。在我这实在无法容忍,总是想办法改正她的这些不良小习惯。
可有些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你越想扭正,她越要和你对着干。冷静下来,察觉自己的情绪起伏,有时确实在情绪上说教,孩子也有情绪,亲子关系就会闹得鸡飞蛋打。
这次的对企,我打算冷处理几分钟,静静的呆会儿。等她哭闹过了之后,我就走到她身边,蹲下来摸摸头,抱抱她,等她抽泣完全停下来后柔声的问到:“咱们现在去洗澡洗头发好不好?你刚才不是说困了嘛,想睡觉了么?明天早起上幼儿园的噢。”
她嘟着小嘴说道:“那要妈妈帮洗,要那种边泡浴边躺着洗头的。”
小家伙很愉快的洗刷完之后,就上床了,又玩了一会贴贴纸,和我分享了很多种好玩的搭配。
睡前再和她聊下:“刚才为什么那么生气呀?还要爸爸回来揍妈妈,你知道吗,妈妈会很难过的噢。”
她抱着我脖子亲妮地说道:“妈妈,我错啦,可是你不应该直接关掉电视的。”
“看太久电视对眼睛不好,你觉得对不对。”小家伙用力的点点,认错了之后,约定了看动画片的时间,我也答应陪她一起看,情绪平稳开开心心的睡觉去了。
通过这件事情,发觉情绪其实是可控的,在情绪爆发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暗示或者独处,想方设法的把自己搞静下来。只有自己平静了,才能理性的对待读懂孩子行为背后、情绪背后的讯息。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需求点,只有了解了才能对症下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钮键。察觉是双向的,父母和孩子两方面的情绪。做到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相信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都会融洽美妙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