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大学生活想法
对于北京,我有话想说

对于北京,我有话想说

作者: 颉孓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21:00 被阅读425次

    对于北京,我有话想说

    来北京快四个年头了。对于这座城市,我的感觉很复杂。喧闹的街区,静谧的胡同,林立的高楼大厦,古香古色的红墙瓦房,行色匆匆的白领,悠闲晒暖儿的大爷大妈,职场上高谈阔论的牛人,雨中为生计奔波的打工族……所有的光鲜亮丽,蓬头垢面都是这个城市元素。

    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三年前,我来到了北京。

    如果不是求学,我当真不会来这里。想也没有想过。机缘巧合让我还是成为了被这个城市遗忘的一粒沙子。

    小时候,我并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相反,我总是被父母灌输着学习的那个人。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怎么也不能让你联想到现在的我。的确,性格迥异。我把这一切归于,长大了。

    从大学开始,我对于自己的生活就开始逐渐做减法。减去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社交,减去通讯录里的陌生人,减去一些爱好,再减去一些思想。留下了零零星星的几个挚友,一些舍不得丢掉的乐趣,还有一大把空闲时间。记得大一的时候我问过自己一个问题: 大学四年,是想成为那个万众瞩目的人呢?还是做一个随性的人,每天踏踏实实的学习,拿着奖学金,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问题一抛出去,我惊奇的发现我更喜欢第二种。所以我毅然地辞了学生会工作,理由是要学习。退了各种社团,理由是要学习。推了各种各样的饭局,理由还是要学习。随后,我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每天泡在自习室埋头苦读,也丢掉了我认为自己特别喜欢的吉他。成绩依旧是,分不在高,及格就好。

    我太高估自己了。那些理由仅仅为自己的惰性找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借口。

    晃晃悠悠混了三年,我突然意识到毕业后的我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根本是无路可走。我硬着头皮买了一大堆的资料书,报名参加硕士考试。还好老天眷顾,外加运气与一年的自律。我打着擦边搭上了来北京的末班车。

    我的前20年多年从来都是稳稳当当,一步一步往前迈。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周围人的步调永远不会影响到我。我原以为往后的生活就如这般过去,人生也如大多数人一样,寻个稳定踏实的饭碗,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提前开始退休生活。这是我大学毕业之际对所有人说的,也是当时我想的。

    我不否认这种人生观有什么不好。但就我现在来看,未免有些太过平淡了,甚至可以说是乏味。而现在的我,所有的改变和成长,都是这座城所赋予的。它缄默,每天注视着忙碌的,哭泣的,绝望的,但都心怀信仰的人。

    说起信仰,就难免不提我从小到大变来变去的梦想。小学一年级,我的学习成绩太烂,连乘除法都迷迷糊糊算不清楚。数学老师对我嗤之以鼻,经常罚我站在最后一排听课。那年暑假,我灰溜溜地被安排在姥爷家,由三姨给我补习功课。每天犹如上课一般,定点学习,下课。三姨性子急,气得不行的时候,狠狠地用手指点我的额头。下课的时候,我就去大院里乘凉玩耍。大院里的大爷大妈,大姑大婶坐在石阶上拿小孩子逗乐。问我,你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呀?我不知哪来的自信,回道,成为一名科学家!想我那时可是连加减乘除都算不好的学渣呀。多年之后,那句曾让所有人当作笑言的一句话却神奇般地埋种,发芽。稳稳当当地生长。也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有人问我,你觉得最遗憾的事儿是什么?我想了想说,都挺好,家人健康,朋友知心。只是,在之前的日子里太过风顺。如果能来几个坎儿就更好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我一直觉得,顺境决定下限,而逆境才真正决定上限。好多你认为过不去的事儿,在更多的人看来仅仅是饭桌上的谈资,轻描淡写地聊一聊,仅此而已。思想上的成熟表观上来看就是波澜不惊。很遗憾,之前我还没能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依旧不知道自己能否对情绪收缩自如。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苦逼地活着。

    2015年夏。我有惊无险地搭着硕士研究生的末班车来到新的环境。有一天组内例行work report,新人轮流自我介绍。周围人不乏优秀者,裹着光鲜的履历。到我时,我半天也不知说什么,就说,初来乍到,基础不好,会好好跟着Q师兄好好学习的。草草了结。Q师兄,Boss的得力干将,待人很好。有天深夜,我躺在床上玩手机。Q师兄发过来一篇自己写的心得体会,还不断地鼓励我。文章的具体内容记不清了,主要写Q师兄这几年间课题的困难,周遭不顺时的心境。我看完,心里想,像师兄这么厉害的人也有这种时候呀。

    那时候的我只是充当一个看客,并没有多加思考。充其量也就当成激励自己的一壶鸡汤罢了。

    前一段时间几个大学舍友辞职开始北漂。他们的家境并不殷实,甚至需要考虑奶粉钱。来这里就是想多挣些钱寄给家里去。一向不善言谈的胖子做起了销售。老大进厂干着老本行。马儿来了,提着大包小包,一本正经地要在这里混下去,每天不停地投简历,面试。后来,胖子每天在地铁中来回换乘,无论风吹雨晒。老大每天吃着快要吃吐的食堂工作餐,工资悉数寄到家里。马儿扔下行李,跑回郑州。

    有一次我跟他们说,不想读书了,看不到希望。他们先是一愣,而后苦口婆心地劝我再坚持一下。为此,胖子和老大还专门找我吃饭,对我进行开导。我突然就想起了Q师兄的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在苦逼地活着。别人不说而已。

    活了近三十个年头。到不久前才开始养成得空思考的习惯。还好,不算晚。

    现在的工作地点距住的地方有近4站地的车程。每天早上都会骑车经过熙熙攘攘的清华东路,每天晚上也都会经过行人很少的荷清路。我觉得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一天,但仔细一想,我可能只看到了极少的一面。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立体的,有我看得到的,就有我看不到的。

    以前我不明白,北京这座城可能是归属感最低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有为之士甘愿俯首于此。哪怕做一粒沙。我渐渐懂得,在北京生活,你需要有一个独处的空间和时间与这座城对话。虽然它从不回应你,但久而久之,这会成为你成长的资本。对,是资本。可能几年间你在这里碰的体无完肤,但你也磨的心平气和。也可能到头来你什么也没能得到,可至少这本身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故事。说实话,我也想留些故事在这里。

    我妈原来总是说我,越长大越像我爸,性子越来越坦,这样不好。要有些性格在里面。殊不知那些个性早就被包埋了,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我早已经习惯了如此待人,如此生活,如此思考。而且,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好。

    在北京这个地方,干什么都很方便。想到的,想不到的,应有尽有。但就是少了那么一点点的烟火气,铁锈的味道。

    Nature师兄要在北京安家了。

    这个平日里蹦着河南话的山东汉子早已告别了单身狗的生活。每日秀着他的锅碗瓢勺,可自己却一路瘦到了140。我毕业半年多,平日里很少见到他。每天就只是在微信里瞎吹牛逼。

    记得几年前,那会儿他还在宿舍住,也就在我们楼上。彼此离得也很近,大家伙总是聚在一起买一堆辣条,北京面还有强哥最爱的咸菜,再整几罐啤酒。我称之为“赛米那”(seminar)。实验室工作繁重,隔三差五的小聚才能让我把工作与生活剥离。Nature师兄总是一面嫌弃我们宿舍脏乱差,一面坐在鞋堆里该吃吃该喝喝,兴致来了,再摸几把麻将,不亦乐乎。当然,大家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正经地探讨学术问题至深夜。我的硕士课题就是在这种非正式的“赛米那”中不断地push,push,再push。

    我并不Nature师兄真正意义上的师弟。与他的相处模式,似乎让我回到了本科或高中。毫无顾忌开着玩笑,挑着刺儿,却又能再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更重要的是,那股子烟火气又回来了。

    所以说,我是幸运的。从小一路平平坦坦,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风景,遇到了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心怀感恩,不胜言表。

    如今的我依旧行走在诺大的北京城,依旧是一粒沙子,依旧在科研中摸索前行,依旧每天跟这座城对话,依旧得空思考,依旧偶尔写写文章,依旧每天在微信里调侃,依旧感恩过去,依旧憧憬未来,却不再心怀畏惧。

                                          X.Y

                                    2018年于北京

    对于北京,我有话想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北京,我有话想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ep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