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
《正面管教》|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的父母!

《正面管教》|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的父母!

作者: 苏苏小姐姐o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13:24 被阅读0次

    在翻看《正面管教》这本书第三遍的时候,我决定要对这本书做一些解读,然而,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en),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有着充分的育儿经验。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提倡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式,书中主要是告诉我们要保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学会可以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事业成绩。被很多人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在这里,我根据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出以下几点作为今日分享的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赢了”孩子输了爱,“赢得”孩子才能成全爱!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书中指出,有时候家长为了“赢了”孩子,通常会对孩子进行羞辱甚至让孩子吃些苦头,我们错误的以为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做的更好,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使孩子渐渐的变成一个“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会让他们变得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冒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培养出来的也只是“他尊”而非“自尊”。

    相反,当我们主张“赢得”孩子时,我们则会运用鼓励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找到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这要求我们着眼于孩子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并激励孩子继续努力,但并不苛求完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要时刻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有社会压力时,在书中,作者讲述了她自己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她与她的老公和几个朋友还有她10岁的儿子马克一起去徒步旅行,途中马克抱怨背包硌的疼,而她老公,作为一个海军陆战队的队员,则认为他的儿子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并没有对此予以解决,而是选择继续往前走。但马克却当着他们的面把背包扔了下来,出于社会人士的虚荣心,这让他们显得非常尴尬。好在作者很快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心,她请其他人先走,选择跟马克私下处理这个问题,最后成功的鼓励孩子继续往前走。通过这个事例,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避开社会压力,进而引申到我们应该为孩子安排一个特别的时光,并与孩子一起计划该怎样度过这个专属于他们的时间。

    但是,鼓励只是“赢得”孩子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具体该做些什么来“赢得”孩子呢?!书中作者列举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同时一定要向孩子核实我们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我们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我们如果告诉孩子,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如果我们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我们说;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双方达成共识。

    此外,作者还强调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爱没有条件,却有分寸!

    生活中,我们家长常常希望孩子能乖巧听话、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等等等等,我们通常会以孩子在某方面表现的好差来评判孩子的对错,甚至如果孩子的表现跟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作为家长的我们还会指责甚至打骂孩子,这会让孩子以为只有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才会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他们变成一个“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我们总是把“为你好”挂在嘴边,却不能及时的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这是我们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作者指出,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的时候才会做的更好,而没有什么能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要比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

    当然,要做到无条件的爱绝非易事,面对孩子每天抛过来的各种考验,很难有家长可以一直冷静、保持平和。很显然,作者也并没有对我们提这样苛刻的要求。在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情绪撤离法,即设置一个冷静期甚至布置一个冷静区来进行积极的“暂停”,让情绪先撤出,再一起商量该如何解决问题。或者如果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试着抱一抱”,正如网友说的“拥抱是最亲近的方式,因为心贴着心”,当我们把心与心的桥梁搭建起来后,沟通便成了简单的事情。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与孩子“交心”,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作者认为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不良行为中也有我们的份,只有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才能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当我们意识到不良行为只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技能的行为”“爬行动物脑操纵的行为”或者“发展适应性行为”,我们就能理解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这样才能见招拆招,帮孩子改变不良行为。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四种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1.寻求过渡关注、2.寻求权利、3.报复、4.自暴自弃,究其原因都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不同的目的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鼓励。比如:

    当我们遇到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时,我们可以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当我们在打电话时给孩子一个秒表让他们来计时)、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一个满怀的拥抱)、约定一些无言的信号(把手放在胸口表示我爱你)等;

    当我们遇到寻求权利的孩子时,我们可以先从权利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承认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并与孩子一起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提供有限的选择,避免说教等;

    当我们遇到报复的孩子时,我们可以保持友善的态度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等待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与理解并袒露我们的感受、表达我们的关切,鼓励孩子等;

    当我们遇到自暴自弃的孩子时,我们可以花时间训练孩子,并尽量把事情细分到足够孩子成功的小步骤、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关注孩子的优点,放弃我们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明确责任,不让孩子做自己的“局外人”!

    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有句台词:“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对于孩子而言,只有让他们尽早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学会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导权,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感,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长大后成为“妈宝男”、“啃老族”。

    如果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书中,作者也一再阐明要帮助孩子锻炼各项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当然,作者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首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自然后果法,所谓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就像淋雨会感冒,不吃饭会饿,这时我们不需要说教、叱责或借题发挥翻旧账,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其所带来的后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表达同情与理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当孩子处于危险中或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便不宜采用自然后果的方法。此外,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如不刷牙、吃大量垃圾食品等,自然后果也不会有效。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不断的训练孩子,并预先告知孩子可能会发生的后果。正如德雷克斯说的“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会做的事情”,我们只有“咬咬牙”,不对孩子过度保护,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

    其次,作者告诉我们训练孩子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如我们告诉孩子该收拾一下他们的玩具,却不告诉他们该如何收拾,这会让双方之间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用词和期望表达的非常明确,且确定是符合他们所处的年龄的要求,毕竟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的成熟度或承担责任的愿望是关键。当然,如果我们能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那么,这将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次,作者再三强调,当我们要改变做法,即决定要对孩子的某项技能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例如,我们要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则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张日常惯例表,让他们自己把每天的作息时间及需要完成的事情罗列出来,而不是由我们来告知。这样我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孩子就会自己告诉我们了。当孩子越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越觉得自己能干,从而备受鼓舞。

    除此之外,启发式的提问也非常有效,因为孩子总是不希望我们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或者直接被告知该怎么做,他们总是希望能自己掌握主导权。比如,我们想要孩子参与到收拾厨房这件事,我们不能直接的下达通知让孩子去做,我们可以这样问“在厨房变干净之前,你看到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孩子可能会回答“洗碗”,我们可以接着问“桌子上的东西怎么办”......像这样多问几轮,然后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给出的答案里选择一件或几件他们自己认为可以做到的事情。类似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并让孩子积极参与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便是我这次想要分享的全部,最后,我还想引用著名主持人杨澜女士说的一句话:“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我们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养育”我们自己,作者简·尼尔森在书中也指出,我们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学着把自己的缺陷变成优点,这样才能帮助我们通过时间和耐心成为最好的父母和最优秀的人。共勉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面管教》|世界上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gj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