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八点半孩子去学校报到。10点半,她背着一书包新书回来,高兴地说: “见到同学真开心!”
“妈妈,从明天开始,你就解放了。估计这段时间你早就被我烦的不行了!”孩子继续说到,
“怎么这麽说了?”我心里一惊,面上笑着问,
“哎呀,当妈的不都这样嘛,都盼着神兽归笼了!”
“那你呆在家里这麽长时间,觉得烦不烦?愿意去学校还是继续呆家里?”
“当然去学校了! 呆家里时间长了就觉得没意思,没劲."
“ 在家里呆烦了?”
“呆家里怎么会烦呢?就是想调剂一下,换一换环境,不都这样嘛。”
我知道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继续说“就像你说的‘呆家里怎么会烦呢’,同样当妈的怎么会烦自己的孩子。你说的那种‘调剂’一下的感受,有时大家都会有,也很正常。”
经过解释和引导后,我想孩子应该能体会到我传递给她的意思。
孩子是敏锐的,大人有一丝的情绪流露都能被他们感知到;大人是迟钝的,孩子言行之后的感受常会被我们忽视。观察,引导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得到及时的疏通,这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好、运用这门功课。
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不及时和他们沟通,渐渐地他们就会和我们越走越远。越来越疏离。察觉到变化后想补救,就很难了,因此家长要防范于未然。
初中开家长会时,老师也曾反复强调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家长解决不了,反映给老师,家校合作一起帮孩子走过这个阶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人生路的扶持者,更是孩子一路成长的认证者,我们最了解他们,最熟悉他们,因此,不能“熟视”而“无睹”他们的情绪波动。
今早,孩子六点五十被我叫醒。
“ 你咋这麽晚才叫我起床了?” 孩子起床后见到我就抱怨到,
“你平时不都自己醒的嘛,我以为你早起来了,在房间忙其它事情了”
“昨晚没睡好?”看孩子睡眼惺松的样子,我又问,
“昨晚太兴奋了,很晚才睡着”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笑,
开学竟然能兴奋成这样!看来从12月初(在家上网课)就开始的假期真的是太长了,孩子在家里确实是呆”烦“了,迫切地想从家里的模式切换成学校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