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职场菜鸟成长记
为什么说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为什么说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作者: 金刚亮亮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22:55 被阅读8次

什么?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能写出这个题目的人,脑子被毛驴踢了?小心被朝阳群众举报了。

WTF?轮的着你来diss高考状元吗?想当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人家唱着“这是飞一般的感觉”披霞带帔,你却只能在“看看人家,看看人家!”的千夫所指里躲在角落里唱“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你知道你这叫什么? 你这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对哪个从高考走过来的孩子,状元不是一个梦?

等等,龚老师先擦干面对高考状元曾经留下的口水,再轻轻给你唱一句:

不可思议吧梦在瞬间崩塌。

一、现象

理性来说,这个题目同时与另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高度相关——其实是互为表里,叫做:“最终真正有出息的,大都是当年成绩一般的……”

有一位老教师写过这样的文字:“四十余载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有的学习优秀生走进社会非常普通甚至较差,真正走入社会最有出息的是中上等学生。”这位老师对此的解释是优生在充斥耳旁的赞美中形成了自傲。

对这种优越感,龚老师至今都不能忘记十几年前自己上大学时,有一年放寒假在北京站排队候车,不知什么由头和一个同在北京读书的老乡聊了几句,当问道他在哪个学校读书时,我永远忘不了他郑重地从衣兜里掏出学生证,像展开一面国旗一样小心翼翼在我面前打开他的学生证的动作,以及他这样做的时候眼睛里越发灼热而闪亮的盯着你等候你的艳羡臣服的眼神。那个来自全国top2高校的学生证,在寒夜的北京站黑压压的候车室里就像一颗稀世钻石一样耀耀生辉。心好痛,不说了。

无独有偶,当年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有一个标新立异的“7-17名”说法:“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暂且不表他的这个说法引起的争议,林清玄自己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最好的。”

但是,给我留下不可磨灭印象的,是创作有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三》、毕业于中戏的剧作家汪海林,在第三季《圆桌派》里对毕业于清华的蒋方舟讲到的自己的一个观察:

可能方舟你是在清华吧,你可能,旁边也会有这样的同学。我观察我们艺术院校也有这样的,就是他考上中戏或者电影学院,这一天是他人生的巅峰。从此以后他在走下坡路。他后面就再也没有,那样的辉煌了。这种实际上是很多人的常态。

我相信,汪海林只是说出了不少人已经有的、但是怕引起争议或者伤害某些同学幼小心灵而不便爽快说出的这一观察。

为什么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情?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一生的荣耀时刻在他们18岁的时候,已经经历了。那些铺天盖地涌来的赞誉、艳羡,满世界的啧啧称奇,透支了他们未来更长也更关键的人生之旅的高光。

从18岁开始就走下坡路。这难道不是件悲哀的事?

二、解释

2016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52-2015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3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展开调查统计。

我们这里不用那些“3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之类的噱头来炒作,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的平实说法:

整体而言,台湾和大陆状元的成才规律基本相同,状元职业成就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状元群体,状元毕业进入职场后,成为世界和两岸各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偏少,在学术界、专业技术领域就职的状元职业成就较高,表现突出;经商、从政非高考状元所长,职业发展不突出。

一方面,作为名校毕业生群体,他们的职业成就平均水平较高,这个是预料之中的;另一方面,在3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中极少出现“顶尖人才”,以及在经商、从政这两个重要的精英成长领域的职业发展成就普通(与常人无异),则说明,状元的职业发展至少是远低于社会预期的。

我的一个解释是,高考状元们受制于自己在单一维度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在打造多维度竞争力和跨界能力上普遍表现平平。

高考独占鳌头的巨大奖赏,让他们习惯在一条线上继续单线突击,做出类拔萃的1%、1‰乃至1‱,但却忽视了当今时代打造合成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畅销书作家李笑来对打造跨多维竞争力有一个分析:

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

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

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

他举例道:

假设在单个维度上做到最好的取值是100。在1个维度上,最高值是100;在2个维度上,哪怕分别只取值50,“面积”也已经是2500了;若在3个维度上分别取值50,那“体积”是多少?125000.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学老师经常在学生们毕业许多年之后慨叹:

“最终真正有出息的,大都是当年成绩一般的……”

或者用前面讲的那位从教40多年的教师所说的:“真正走入社会最有出息的是中上等学生”(意味着有出息的学生更大概率集中在成绩居于前40%的群体)。

因为人生的竞争,“除了在校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李笑来)。

三、启发

我们没时间对未达预期、甚至只能在落差中接受一直走下坡路的人生的高考状元幸灾乐祸——这不是本文的目的,那些想做却做不成状元的孩子,后面的人生也未必高光到哪去。

这里真正重要的,是清楚意识到打造多维竞争力或复合竞争力,对于我们每个人“从平庸走向卓越”(李笑来语)的重大策略意义。

也可以说,前面都是对此的铺垫。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

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力,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构成影响力的两个能力:写作、演讲。想在这个社会混出来,你不需要在某个能力达到前百分之一,万分之一,你只需要在一个领域达到前20%,同时能在另一个领域达到前20%,跨界叠加,你肯定能出来。如果实在找不到另一个领域去跨界,就去学演讲,去学辩论。要不断复制自己的影响力。

这与李笑来所讲的如出一辙,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罗振宇也只是受到了蒂姆·费里斯(TimothyFerriss)的《巨人的工具:亿万富翁、偶像和世界级表演者的战术、习惯和日常》一书的影响。书中收录了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分享的最有价值的几条经验,其中提到了这种多维度技能叠加的策略:

亚当斯说,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的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比如亚当斯自己。他不是世界上画画技能最好的,但是他的画画技能能达到前25%的水平。他写笑话的技能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他写笑话的技能也能达到前25%的水平。现在他把这两项技能结合到一起,画“呆伯特漫画”,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太少了。

 而亚当斯其实还有第三个技能,那就是他此前坐办公室坐了很多年,他特别懂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恰恰就是呆伯特漫画的主题—— 这就是三个厉害的技能放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 当然能加两个更好。

 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亚当斯建议你练演讲。亚当斯说,演讲这个东西,只要是个人,愿意苦练,就一定能练好。如果你是个top25% 的程序员,你们公司有很多也是top 25%的程序员,但是你同时还是一个top 25%的演讲者—— 那你天然就是其他那些程序员的领导啊。费里斯对此评论说,另一个著名作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也有类似的建议。年轻人在大学最好能拿到两个不同学科的学位,这两个学科距离越远越好。比如工程+MBA、法学+MBA,或者物理学+经济学。

这样长篇引用,是因为它对于我们趁早搞清楚自我的学习、发展策略十分重要。与其在一条直线上和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拼进前1%,不如在两个维度甚至三个维度上发展自己独有的复合竞争力。

李笑来有一个更为宽松的说法:在多维竞争的过程中,如果你在每个维度上的水平都超过了及格线(超过了这个维度里60%的人),那就很了不起了。

当然,处处平庸肯定不行,你至少应该在一个领域能够达到优异的地步,然后再叠加其他维度,这样就能使自己的竞争力得到几何级数的提升。

所以,对于今天的社会竞争,跨界策略对于很多人还是秘密武器,但对于你,同样帅气阳光、清新俊逸、品貌非凡、才貌双绝、惊才风逸的龚老师的读者朋友们,应该成为常规武器。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什么?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能写出这个题目的人,脑子被毛驴踢了?小心被朝阳群众举报了。 WTF?轮的着你来d...

  • 百人在路上(2)

    一 重复自己是件很悲哀的事 老徐说的很对,重复自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很多人都在抱怨功能没什么技术,其实我们都没...

  • 无题

    习惯了现实,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 成功对成功的人来说很简单

    有一个高考状元,他说,成为全校第一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成为全市第一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对于成功的人来说,他们...

  • 这是件悲哀的事

    (悲哀的事不配有配图) 明天就要回家,按捺不住雀跃的心,昨晚开始就想事情,做梦,失眠。一早上码了百十个字又开始走神...

  • 高考状元妈妈告诉你:培养学霸的秘密

    最近令我内心最震撼的一件事是,我的朋友霞姐家儿子宁宁以716分的高考总分考上了香港大学,而且成为了T市的高考状元。...

  • 随笔

    对家没有归属感,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 悲哀从来不是世界的

    沉溺其中是悲哀的悲哀。从不选择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被成为了什么样的人,这也许就是最大的诡异吧。这样也好,让自己...

  • 诗、远方

    如果说要回答人活着最悲哀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是当你对现实低下了头。 谁都经历过这样的悲哀,考试失利,希望落空,负能...

  •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五

    莫里说:死亡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可不幸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哀,许多人并不幸福,这原因很多,首先是文化,并不让人心安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成为高考状元是件悲哀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w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