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以四教

子以四教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2-27 20:49 被阅读0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的教学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诚,守信。

文献知识。

所有书本的,已有的知识,包括六艺等等,都可以看作是“文”的教学范围。

向前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各种知识,更是学习其思想境界,开拓个人的视野,让自己的内在修为得以迅速提升的有效方法。

学“文”,可以让自己更明理。

这是学习的基础内容。

行为规范。

《论语》开篇即指出了“行”的重要:

“学而时习之。”

行是与学并重的,要想真正的学会,就必须要去“行”。

在行动中去体悟,去验证自己的所学。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从学习开始,通过“适道”,“立”,最终达到在实践中通达权变,也就是能够游刃有余地“行”,才算是真正的“学”。

通过“行”,让所学的知识发挥了有利于社会的作用,这是完成了“行”的目的。

忠诚。

这不是简单的忠诚于君主,忠诚于上司,而是忠诚于道,是对信念对理想的忠诚。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一切以道为衡量标准,用“忠”把信念把理想贯穿一生,不懈践行。

守信。

“信”者,其一相信。相信道,相信圣贤之言,相信自己能够做到道。

其二,诚信,守信。

守信,才能让别人信任,这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前提之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认为,人不能守信,在社会上是寸步难行的。

最后:

文,行,忠,信,此四者,有外在的言行,有内在的修养。

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将儒家“仁义”思想贯穿其中的。

相关文章

  • 子以四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的教学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诚,守信。 文献知识。 所有书本...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学生,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德行、忠诚和信誉四个方面。 其中,文是历史文献;行是道德履行和政治实践;忠和信是道...

  • 《论语》175-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本章出自:述而篇 【注释】 ①行 xíng :作名词用,指德行。 【翻译】 孔子以四项...

  • 述而篇第24章学习笔记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夫子认为,教育理念最基础、最先要教的,有四样东西:文、行、忠、信。 什么叫“文”呢?典...

  • 论语学习第153天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典籍、社会实践、待人忠诚、恪守信义。 解读: ...

  • 《论语》述而篇二十四章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实践、忠诚、信实。 夫子...

  • 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二十五

    《述而篇第七》 【原文】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教育学...

  • 循序渐进地成长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原文解读: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

  • 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夫子认为,教育理念最基础、最先要教的,有四样东西:文、行、忠、信。 我们用李充的解释分...

  • 《礼记卷三·王制》9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以四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cw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