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省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如果没了国棉厂,我们还去哪里回忆老郑州呢?

如果没了国棉厂,我们还去哪里回忆老郑州呢?

作者: b305bd29483b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08:52 被阅读3次

    1

    说起老郑州就离不开国棉厂。

    国棉三厂所在的建设西路

    没有了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沉寂下来的国棉厂成了郑州人心心念念的美食基地。

    烩羊肉、烧烤、油酥烧饼、烩面、糖糕麻团、扣碗丸子汤......随便一个拿出手都是物美价廉又顶饿的美食。

    国棉美食

    国棉厂美食

    比起时下流行的颜值网红店,这里的店面大多保留了当年国棉厂的门头。不知道是怕从前的顾客迷路还是心里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想念,大家说好了一样的一起破破烂烂蜷缩在街边的角落里,没有夸张的宣传标语,没有好看的发单小哥哥、小姐姐,安安静静地等着客人光顾。

    在这里,你可以吃到1块钱3个的烧饼,1.5元2个炸的金黄的麻团.....就连4块钱的烧饼夹菜也是这种巨无霸的规模:

    油酥烧饼

    如果以吃货的标准进行排序,国棉厂的宜居程度至少四星,绝不掺水。然而许多年前一切都还是另外一番模样。

    2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国棉厂曾经是无数人心中的骄傲。工人身份备受推崇的日子里,平均工资比机关干部还要多上十几块的国棉员工更是令人艳羡的一批。

    在郑州西郊一万多亩的土地上,国棉一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曾经像电影里的五朵金花一样沿着棉纺路北侧一字排开,共同见证了这方土地从渺无人烟到人声鼎沸,再走向没落的整个过程。

    国棉厂大门

    翻开历史厚重的纪录,我们看到国棉厂和老郑州的故事始于国棉一厂诞生的1953年。彼时国家大力发展纺织业,郑州成为重点基地之一。1953年之后,三、四、五、六厂破土而出,全国各地的纺织工人走进了这座火车拉来的中原城市。此后几十年与这片热土休戚与共,一手创造了人们心中的老郑州。

    1960年毛泽东视察郑州棉纺厂

    1980年6月26日,郑州市委党员干部会议上,定下了个小目标——把郑州建成以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随后有数据显示,政策执行后的第二年是郑州纺织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时候,工业总产值达7.1亿元,利润1亿多元。

    那时的西郊,一如今天的郑东新区,年轻、时尚,充满活力,高收入人群云集。国棉厂进入历史鼎盛时期。

    3

    和很多人想象中长长久久的繁荣不同,90年代来临之际,国棉厂颓势初现。全国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中人人自危。1998年国棉二厂宣布破产,从前看起来固若金汤的六朵金花忽然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大厦将倾。

    随后锦艺集团收购二厂、一厂和六厂,盛润集团收购四厂,河南平原控股集团收购三厂,原厂区全部拆迁。国棉厂和老郑州的故事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帮别人修裤子的老人

    到如今国棉厂早已不在,却永远的留在了一代人的心里。

    今年83岁的蒋婆婆是江苏人,做了三厂的女工之后几十年在这里生儿育女,成了一个不太地道的郑州人。回忆起50多年前上班的日子,蒋婆婆昏黄的瞳孔忽然流光溢彩。

    她兴奋地说:那时候我们三班倒,每个人一干就是8个小时,经常加班,中间30分钟上厕所、吃东西然后再继续。一大群十几岁的女孩子叽叽喳喳不知道累,干劲可大了。回不了家也不觉得辛苦,光荣得很。就是这里没大米,都是高粱面,吃不惯。

    买菜的老人

    聊着聊着蒋婆婆有点艰难地回头看了看身后国棉三厂大大的门牌,沉默着好像透过树影间斑驳的影子又回到了那些动人的岁月。然后下一秒,轻轻摇着手跟对面的老姐妹打招呼,她们也都是曾经在这里的纺织女工。

    身后晒太阳的刘大爷眯着眼睛使劲推了推老花镜,嘴里念着:那时候好啊,领导领着咱们去文化宫跳舞记得不。没有公交车,跑着去市里开会,说着话一会儿都到了。厂里饭好,顿顿有肉有菜有馍馍!咱们的布一等一的好,都卖给外国人!

    社区下棋

    不知道旁边谁又轻轻加了一句:后来那些小年轻坏了心不好好干活,还偷东西,布也不好了,厂不行啦......

    话音刚落,刘大爷转头看了一眼,立刻抓了对面人的手央求着悔棋,然后老小孩似的露出了一个狡邪的笑容。

    4

    走在国棉三厂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推着孩子出门遛弯的老年人,坐在小区石凳上晒太阳的三三两两,提着塑料袋子穿梭在各个蔬菜摊前挑挑拣拣的中年男女......

    和大郑州工作日常见的慌张与匆忙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里都夹杂着浓浓的烟火气,仿佛生活才是最一本正经的主题。

    干果铺子

    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相互熟悉,有的甚至离得老远就开始给对方准备平时一定要带走的东西;路上的行人相互点头,常常没走两步就又停下来天南海北、家长里短地聊上一阵;各种宠物狗当街打成一团,主人们哄笑着相互调侃;林立的高楼之间有些孤单地立着当年红瓦白墙的旧单元房,琉璃瓦闪着片片金光诉说着从前的时光。

    许久不见的二八大杠

    在现在的年轻一代心中,国棉厂、西郊和老郑州早已牢牢融为一体,那是一个关于历史的温情故事。国棉厂的回忆录里有欢笑有泪水,有辉煌有落寞,却唯独还没有看到未来。

    热热闹闹的生活区里少见年轻人的影子,社区公告栏里随处可见房屋出售的消息,美食当道却一直只是靠着味道口耳相传。

    朴实固然有朴实的美好,可如果始终龟缩在舒适区,出路又在哪里呢?

    小区公告栏贴满租售信息

    每个城市的气质里都藏着这片土地的秘密过往,国棉厂无疑是老郑州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代人因国棉厂相遇、相知,从青春少艾一路走到耄耋之年,来来往往的每一步最终勾勒出老郑州独特的气韵。如今国棉厂消失了,可这片土地还在。如何继往开来,是留给整个郑州的一道思考题。

    敬过往岁月,敬那些年为了老郑州付出青春的可爱的人们。

    撰文/编辑:咩咩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没了国棉厂,我们还去哪里回忆老郑州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d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