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朝夕日历上听了战隼(Warfalcon)老师的阅读方法论微课:《阅读十问:以输出为目标的阅读方法》。
明确阅读目的
战隼老师首先强调了阅读的第一步是要明确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和目标去阅读。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很早以前读书,基本都是凭兴趣看心情。看到别人推荐哪本书有趣,写得好,就买来看看。有时遇到对自己口味的书,能够坚持读完;更多时候发现别人推荐的书不一定适合自己,于是读几页就放下。最后的结果都是,读了一阵,发现好像没有任何收获,就连回想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都非常吃力。那些年的书,真是白读了。
后来在工作中,开始有目的地阅读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因为在工作中不时会遇到新问题新知识,于是就带着问题读书,期望在书中找到答案。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和收获。一本书读下来,虽然仍记不清全部内容,但对自己想解答的问题和想学习的知识,却是实实在在地装入了自己心中。即使有时,一本书最终没能解答我的问题,但因为我带着问题去读书,会主动地去搜索、甄别作者的观点,这个主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也能帮助我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书中的精华。
再后来,我学习到一些阅读方法论,于是每次阅读之前,我都会先认认真真地读两三遍目录,了解全书的框架结构。然后将我想通过阅读本书解决的问题或获得的新知列出3-5条,并将这些问题/新知写在可能获得解答的那一章/节之下。这样,以前我笼统地想从全书中为问题找答案,通过对书本目录框架的分析变成将章节与问题/新知相匹配,从特定的章节中为特定的问题找答案,问题定位更加精准,阅读目的更加明确,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脑中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框架,阅读完成后,脑子也不会变成浆糊,而且会急不可耐地将找到的答案和获得的新知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说,带着问题和目标去阅读,是我阅读进化史上最大的飞跃。
阅读十问
战隼老师接着分享了他在多年阅读实践中总结出的能有效提高阅读收获的十条问题,即使是面对艰深难读的书籍,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回答好这十条问题,阅读的收获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同时阅读、理解和实践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升。
问题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以1-2条微博的长度予以概括。
问题二:书中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请摘抄下来。
问题三: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哪些问题?又回答了哪些问题?有什么问题作者没有解决?
问题四: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哪些观点我同意或者不同意,为什么?
问题五: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哪些观点被作者改变了?能用在什么地方?
问题六:试着用PPT,思维导图等工具表达呈现出书中的主要观点。
问题七:这些观点如何能跟我已有的知识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问题八:我应该如何实践?有什么一下步行动计划?
问题九:整合现有知识点重新输出,分享。
问题十:实践一段时间后(3-6个月),反观并重新梳理之前认知,我的观点有改变吗?
战隼老师这十个问题,从阅读、思考、实践、分享和复习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效阅读的关键。我觉得所有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两个字:输出。一切没有输出的阅读都无法称为有效的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忍不住狂拍大腿,高呼作者说得太有道理太精彩了!可是如果我们读完没有输出,就只会感叹,那作者说得再有理再精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最简单的输出,用自己的话概括你认为有理精彩的观点。不要小看这一个看似简单的输出,很多时候我们原以为自己理解了明白了,可是当要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时,没有试过的人往往顿时语塞。
进阶一点的输出,用图文形式(PPT,思维导图等)呈现全书的逻辑架构和主要观点。这是对我们逻辑思维和对全书理解的检验。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很难清晰地重现全书架构,可能读完了对书中一两个观点有影响,但对全书的逻辑仍然是一片浆糊。
再高级一些的输出,用书中的观点、逻辑指导自己的行动,把纸上的文字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行动。
最高级的输出,把书中的观点、知识、方法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完善、壮大、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融会贯通,真正变成为我所用。
四步阅读法
战隼老师还在微课中介绍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四步阅读法:
第一遍通读全书,在你认为有价值的页面上角做一个折痕记号;
第二遍,重读有上折角的页面,如果仍感有价值,就再折一折下角;
第三遍,重读有双折角的页面,将这一页里的重点内容用笔做好标记;
第四遍,将标记的内容做好摘抄。
这个四步阅读法实际上是一个有效的阅读过滤系统,一步一步过滤掉对我们帮助不大的信息,最终留下最精华的内容供我们反复咀嚼思考。我之前写过一篇做阅读笔记的文章《读了这么多书,你会做阅读笔记吗》,其实也是一种阅读过滤系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我们过滤下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无论是对于我们对内容的理解还是后续的回顾复习,都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阅读方法和我们读的书一样,无论听起来怎样有用怎样高效,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输出和实践,永远都是纸上的一堆文字,或者是别人的方法。只有我们亲自尝试、实践、输出了,才有可能变成我们自己的方法和能力。
喜欢就关注点赞鼓励一下呗^_-
【为时未晚】生命不能重来,人生总可重启,为时未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