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刘禹锡为何因赏桃花而两丢官位

刘禹锡为何因赏桃花而两丢官位

作者: 1fe814661852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09:37 被阅读1次

“人何以堪”的悲凉应该是这人间最难消受的滋味:盛景而后的衰败;顾盼自雄而后的江河日下;本是舍我其谁的锋芒毕露,却只消一夜的光景,已是荆榛满目。

一、只为一片盛世清明

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王叔文一党,在王叔文被认命为宰相时,他们也都官居要职。为挽救被宦官把权的大唐王朝,他们开始逆洪潮而动:披肝沥胆意欲夺回宦官手中兵权;推行禁止宦官在宫内进行买卖活动的法度;召还回为宦官所诬废的明相陆贽,欲让时下朝政重归清明。

可惜,大唐的天命如此,仁人志士们的宿命除去跟着江山一同倾覆,也再退无可退。宦官们终于开始了丧心病狂的反击:他们用药毒哑了皇帝,逼迫他让位;年幼的太子成了宦官们的傀儡;大唐的万里江山沦为宦官们的风月场。

王叔文一党的永贞革新彻底宣告失败,随后,贬逐的贬逐,流放的流放。一朝天子一朝臣,前一刻还风头无两,下一刻便羁旅下僚。

二、心直口快丢了官位

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任朗州司马,足足十年。后来,朝廷中又一股势力涌起,想重新启用刘禹锡及柳宗元等人,便将他们召回了长安。

长安城内,玄都观的桃花开得轻佻。心随境迁,历经十年流放后再回长安的刘禹锡,不免重记起朝野上那些飞扬跋扈的嘴脸。

他恨得切齿,连累得此间风景都变得面目可憎了起来。于是刘禹锡提笔赋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行文飒爽,他将桃花比作朝中的新贵们,纵是再过恃宠而骄、嚣张得意,也无非是自己的替代品而已。

若他刘禹锡没被奸人所构陷、排挤,如今又怎会让这些狼子野心之辈有登堂入室的机会。

嘴瘾确实过足了,但刘禹锡的前途却被他自己亲手葬送在了这首“桃花诗”上。

若是时时谨言慎行,不作这《戏赠看花诸君子》,重被启用的刘禹锡或许真的可以重新来过,可他偏不。

此诗一出,立即被谏官举报,长安城里的花他还未看罢,便再度被贬逐南下。

三、玄都观再丢官位

转眼,又是十余年光景,长安城内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就连天子都被换了又换。种种机缘下,刘禹锡再度奉调还朝。

故地重游,玄都观的桃花尽数败落。缘是花期已逝,旧日的妖粉冶艳通通归了尘土。放眼百亩道观,也只剩下些兔葵、燕麦还在招惹着西风。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又来了诗兴,这一次他是更加直白的奚落。

“前度刘郎今又来”,终于,曾经煊赫一时的都已踪迹杳然,老皇帝已死,唯有他刘郎重归,虽然代价是将他所有的英气荣光都在一贬再贬间耗尽,但他的悲哀里还是装着满满的得意。

偏偏他的文字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都不会磨去锋芒的尖锐:将暗涌的卑劣都推上了台面。于是,他再一次触怒了死敌。

刘禹锡的这首《再游玄都观》对敌党的朝中余孽势力而言无疑是一种叫嚣。最终,针对他一人的血雨腥风又起,敌党的政客们将舆论的矛头再次指向刘禹锡,而他也因同样的原因被再度弃用。

四、催人热泪的刘柳友情

“词赋从今须少作”,若是刘禹锡早早了然此理,应会少些磨难吧。人都知积毁销骨,他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好在,还有三五好友的关怀,哪怕筚路蓝缕也不再显得那么辛凉。在巴山楚水之地,白居易曾为他引杯填酒浇灭他满腔腹诽、范张鸡黍太好过分朋树党。

去国千里,他曾同柳宗元歧路相逢,一个正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流放,一个正因“直道人世”而连连遭贬,没人抱怨身世浮沉,只是可惜着委屈了对方。

他们互诉衷肠后又各自天涯……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情谊着实是催人热泪的,在刘禹锡被贬为播州刺史之时,柳宗元也被下放至柳州。想到刘禹锡还有八旬老母要随行奉养,柳宗元便请求朝廷与刘禹锡互换,代他去更远、更为荒艰的播州。

后来,柳宗元带着满腔的郁愤弃世。哀伤之余的刘禹锡竭尽心力收集了柳宗元的全部遗稿,并整理成册。柳宗元的幼子也由刘禹锡接至身边悉心抚养。

五、诗人的心是峻拔的山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的心是峻拔的山,胸藏丘壑,心性不驯。从不唯唯诺诺,敢抗争也敢承受。

桓大司马攀枝折条凄怆于江潭,慨叹着生如蒲柳,无论有常事或是无常事下它都羸弱易朽。《枯柳树》中的悲观论调,曾让多少善男信女们感同身受,再给本就维艰的人事平添了满钵的眼泪。

与之相较,再看刘禹锡的诗,历经过“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落魄,他仍旧是一副挽弓如满月的风姿,潇洒不羁多些,却丝毫不妨碍世人为他动容,再掬下一捧伤心泪。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十三载蛰伏,“诗豪”始成……

作者:王小花,职业写字人,业余读书人,出版作品累计七十万字。

画手:张二柱,职业射箭手,业余作画人,出版画作累计零幅。

相关文章

  • 刘禹锡为何因赏桃花而两丢官位

    “人何以堪”的悲凉应该是这人间最难消受的滋味:盛景而后的衰败;顾盼自雄而后的江河日下;本是舍我其谁的锋芒毕露,却只...

  • 惨痛的“祸从口出”:因为一首诗,刘禹锡被贬谪十四年!

    古代的才子佳人,因诗而闻名,也因诗而失意,刘禹锡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

  • 天,哭了

    天,哭了。我也跟着哭了。 我不知天为何而哭,是因悲伤,是因感动,而我只知自己为何而哭,为何而悲。 我为何而悲,因为...

  • 牡丹色: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唐·刘禹锡 参考网页:唐代刘禹锡《赏...

  • 刘禹锡解赏

    河南洛阳刘禹锡,官宦之后字梦得。 中山靖王刘胜后,文学、哲学名煊赫。 更有“诗豪”之称谓,怀才一生多波折。 随父避...

  • 刘禹锡的豪强个性

    刘禹锡的豪强个性 ——从两首游玄都观时所作绝句看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贞元九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

  • 花开花落

    花开而又花落,花落而又花开 为何以花开为美,为何以花落为败 为何因花开而欢喜,为何因花落而惆怅 究竟是爱花之人,还...

  • 美艳的女子为什么称为尤物?

    近日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故不能免俗去赏桃花。由桃花而想到人面桃花,在桃林里人面桃花多矣,总可偶见甚为美艳的女子,而...

  • 桃花粉粉,行走而赏。

    赏一赏当下的繁华景象,品一品桃花的味道。 春风呼啸,吹绿了柳枝,公园里很多人漫步,带着孩子,爱人,无比的惬意。 水...

  • 刘禹锡《题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诗人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禹锡为何因赏桃花而两丢官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qc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