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留声」栏目又开始更新啦!
本栏目对周日放映的经典影片做深度分析,带你从资深影迷的角度解析电影,一起找寻电影曾带给你的感动!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看完《花火》,莫名想到了太宰治的这句话。
《花火》海报
日本的文化之中多有物哀之美。物哀是对人生无常,自然无常的感慨,以短暂易逝的惆怅为基调,将情感寄托在世间万物中。《花火》也是物哀文化的体现,是生与死的交替中产生的绮丽哲思。《花火》的“生”,有着人之间的绵长柔情,然而这种柔情,却是由“死”之近来做引才得以发生。
正是死之无情造就了生之有情,正是暴力的冷冽烘托出爱的暖意。
暴力是无言的呐喊
不像传统的犯罪片,《花火》之中的暴力毫无来由、短促陡然。好像所有人都积攒了一堆愤怒,得在一瞬间发泄出来。
影片开始的一个桥段,修车工和北野武扮演的西皆沉默不语,几秒后就是突如其来的暴打;高利贷的人来讨债,西伸手就把对方的眼睛戳瞎;大车把小车撞坏了,大车车主以暴力使小车车主敢怒不敢言。以上等等这些没来由的暴力,在北野武的其他电影中也有体现。
大兄弟一看就凶神恶煞
在我看来,这种暴力是北野武对现实规则的反叛和破坏,带着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气。这种暴力,也是一种花火,瞬息之中生命流逝,像是还未张口就已经湮灭在喉咙的呐喊,看似无声,身体里却传来悠长回音。
我猜想,也许这暴力传达给我的情绪跟北野武对人生的反思不无关系。北野武于94年酒后驾车出了车祸,导致半部脸面瘫。用北野武在采访中的话来解释:“当时我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于是自暴自弃。之所以出事故,也是因为我酒后驾车。事后我觉得自己的‘牺牲’很没有意义,于是我回到原点,开始尽量去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对待得到的一切,都倍加珍惜。”
“沉默,是唯一的语言”
《花火》中的暴力,有着毁灭倾向,有着压抑的痛苦,也带着新生的意义。
死亡是希望的开端
周末的《花火》沙龙中,有人提出一个很妙的问题:那个腿断了的,曾经选择自杀的堀部最后也会去自杀吗?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一部分人觉得他会走向死亡,我却认为他会获得新生,因为西二人奔赴死亡时诞生的花火,恰恰给人以希望之光。
堀部为什么讨厌活着?因为他被社会抛弃,失去了希望与价值,唯一记挂着他的只有西。
记挂着伤残朋友的西
西在抢银行后携妻来了场浪漫的逃亡后,给堀部寄来了护身符。堀部把护身符挂在轮椅上,同事来问西下落的时候还为西撒了谎。这一行为表示着堀部对西逃亡的认可。此外,一个全无希望的人,会把护身符随身携带吗?
后来堀部的那幅画,仿佛料到了西二人会在海边发生的事。多年共事的经历,相同处境的苦楚,他理解西所选择的“未来”。
堀部带有预言性质的画作
赴死的未来未必是一种悲观,因为生之乐趣已经在一路上闪烁。扑克牌之趣、突然迸发的烟火、跌在雪地里的酣畅淋漓,都是灵动之生的印迹。
西与妻子的扑克之趣
死亡,不过是把生命的精彩推向极致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许正是他们在奔赴死亡途中所绽放的光芒才让堀部更加有希望的活下去。
西与妻子死前相拥
画是野蛮的柔情
《花火》中不得不提的是那些颜色鲜艳绚烂的画。这些由残疾的堀部所创作的画之中,花和动物或者人的身体随意搭配,颇富生趣。
堀部的画
花是柔软,脆弱,却又有着勃勃生机的一种植物。把花安在那些动物上,他们仿佛有了思想,有了温柔,区别于正常的动物。这些画把凶恶的野兽也变得温柔。这种野蛮柔情,和整个影片暴力与温柔交织的基调相契合。这是一种失常的美,在我看来画中的动物也许暗指着类似堀部,类似西的不属于社会主流会认可的异类。这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叛。
另外,在影片中,许多固定镜头的呈现也像画一样,镜头内四周景物发挥了画框的功能。在堀部被射杀的往事中,嫌犯举枪射击,旁边的花顺势而落,仿佛在宣告着堀部的失败。
嫌犯举枪
寺庙的钟声被西敲响,寺庙门框上几只猫儿走了几步停住,耳朵拉直,仿佛在侧耳虔诚倾听。这些对景物的刻画,与开头提到的物哀文化不无关联。正是日本文化中对事物本身的关注,才会使这部电影的意境深远丰厚。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都在马不停蹄的直奔死亡。如果没有死亡的存在,生的意义也被削减。人们不再紧张于这辈子能不能去一次想去的地方,能吃到多少次婆婆做的豌豆,可以和恋人接多少次吻。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美好,全是扎根在“逝”之上的命题。
所以,紧紧抓住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的花火吧,在瞬间的灿烂里,有无数个宇宙呢。
作者:飞鸟与勇士
迷影咖啡:一本正经做烘焙,胡说八道聊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