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
教师教学的目的: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导读,导什么?导的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
备课备什么?
1.依据体式,正确地解读课文;
2.根据学生阅读实情,教学生不懂得内容。
有些文章的内容学生能读懂的,那教学目的就是教他们如何读好。比如分角色朗读、背景音乐朗读等。有些内容学生读不太懂的,那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他们如何理解。所以这一切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当学生想要了解,所不知道的内容与教师上课的内容无法重合时,就会产生许多语文课堂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总是讲学生知道的知识,那必将造成语文课堂的无效性。
王荣生教授列举了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教学案例。这是一篇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文。此类文章有三个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因此,讲哪个作为教学重点?知识性因为以前学过其他的说明文,因此,不作为教学内容。趣味性刚好合适,学生也感兴趣。
趣味性?趣味在哪里?这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语言表达上。于是,钱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从语言表达,转折词使用等方式进行着教学。
这种上课方式的确让我开了眼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