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特火的一本书就叫《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书中提到:
“我们都曾经尝试着努力,挣扎,希望改变现状。我们都曾在深夜苦读,打鸡血似的加班到凌晨,发了疯地追求一段爱情,为了理想的工作四处奔走于这个城市……我们如此相似,我们都懂得喜欢更努力的自己,却没有坚持到最后。”
在大学的里面,几乎每年到了考研前两个月,学校自习室和图书馆都是爆满状态。
有人抱着被子缩在楼道角落默读知识点,有人晚上打着台灯三小时不抬头,有人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出来晨读——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很努力地拼搏着。
可是,也有人总是打着学习的幌子,麻痹自己。
有的人前期劲头很足,每天早出晚归去上自习,资料买了一大堆。至少在我们看来,这是很努力的。
我记得曾经就看过这样一个例子,这两个人是大学室友,有次他们俩一块去上自习,其中一个从晚上6点到9点,看书半小时,玩游戏两小时,剩下半小时用来发呆和打卡。
10点左右的时候,收拾东西回宿舍,室友问他要不要一块儿走。他说,今天计划学到11点,现在时间还没到,你先回。然后低头接着看手机。
不到半个小时,室友在空间里就看到了一条动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后边还附带一张夜色中的图书馆照片。
最后,考研结果出来,他不出所料地落榜了。他跟他室友抱怨说:“我已经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考上?” 因为,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每天和别人花费一样的时间,却在别人努力的时候打着学习的旗号浪费青春,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室友曾经问他,既然在图书馆也是玩手机,回宿舍躺在床上玩岂不是更舒服?他告诉室友说,在图书馆玩手机没有负罪感,而且还可以安慰自己,至少我曾经努力过。
看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很可笑。
时间不是衡量勤奋的标准,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你的目标应该是富有成效。
很多人会热衷于表演自己的勤奋,一方面是在心理上为自己逃避深度思考找理由,一方面也源于整个社会都喜欢传递“长时间学习很了不起”这样的思想。其实,学习多长时间不该是衡量勤奋的标准,归根结底还要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学进去了”。
因此,请远离低质量的勤奋,因为那比懒惰更可怕。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理应得到回报,关键是看最终所取得的结果。没有效率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这个世界上,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叫假装很努力,并且还认为自己真的很努力。
但如果努力没有效率,便是徒劳。
作者:记忆风化,转载请联系ID:zzf2989授权。
本文原创首发于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记忆风化,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微信搜索并关注。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