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我的外婆――外婆修庙记

作者: 尔菲 | 来源:发表于2016-09-26 22:18 被阅读0次

      这一天李家村发生了件大事,既令人开心又让人苦笑不得。原来是村里来了个和尚,这和尚是外村人的儿子,长得不仅凶神恶煞,肥头大耳,而且已经娶妻生子。这就不怪有村民会说这是个假和尚。

       对于我单纯地认为结婚了就不能当和尚的想法,我的姐姐蓉蓉只能笑着安慰我:“傻孩子,和尚还有还俗吃肉的,哪里没有半路出家的。”可在我的认知里,这就是个假和尚。

      村子里的庙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没有任何修葺一番的痕迹,一眼看到只剩下年久失修了。

       村里的干部都是些闲散户,连村长都在家里吹空调呢!谁愿意管这些脏活累活,谁家里没有大事小事,修庙这样的想法他们是万万不敢有的。几年里村长都换了好几个了,那庙还就这样的。到了逢年过节,仍旧也会有人去烧香拜佛,香火不断。

       我知道以前庙里是住了个老和尚的,总会在庙里打扫卫生。可惜前几年老和尚的儿女接他回家养老去了。老和尚年纪大了,总会犯糊涂,有一次佐料没了,竟然把洗衣服拿来烧了吃。幸好那天有人来找,才发现倒在庙门口的老和尚,送去急诊才救回一命。

       村子里瞒不了什么大事,昨天的消息,大概今早就能传遍了,上至老人,下至孩童。我并不夸张,在村子里待久了,能深切体会到那种闲来无事的唠嗑,什么话题都能聊。

      听说有和尚想来建庙,准确来说这是喜忧参半的,因为大部分积极群体是老太太。建庙主要是需要资金的,这时候和尚便会去其他村子里化缘。至于能不能化到缘便要靠他的本事了。

       一传十,十传百,各村都传了个遍。村长最终发话了:“要建庙的话,我是不管的。”

      要建庙就一定要有一个联络员,我怎么也没想到外婆会是第一人选。

       外婆开着一家不大的小铺子,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零食,外加烟草啤酒和冷饮。十几平的地方已经陪伴她也有十多年了,这房子大概是从我出生后,舅舅们集体和几个工匠建的。在那些年里的记忆,我已经忘记了,听母亲说我是坐在翻倒的凳子中间,四条椅腿是围着我的栅栏,呆呆的我就坐在里面啃着手指。

        在我开学前的几天,已经有人陆续找到外婆说一定要修庙的。别看一些老太太简朴得很,其实个个也是有私房钱的。外婆一人就出了好多钱,几万也是有的。我不愿意外婆做这些,劝她说:“外婆啊!你年纪这么大了,哪还能干这些事,年轻人就没了吗?别累着了,舅舅们都让你多休息,铺子也关了好。”

     “铺子也是赚钱的,关了,谁给我钱,你舅舅赚的也是钱啊,钱多不好啊。建庙也是在修福,也不是一个人啊!”这是我外婆的原话。我说不过她,她认定的事一个字:难。

       都说人多力量大,可是几十个人的力量还是差太多了,基本上是一人五百元的功德钱。买地就是一笔不费的钱,是用来赔偿种地的村民。

       由于外婆是联络人,舅舅们也就出了一大笔,光大舅一人有两万。

       和尚的化缘总和也是少得可怜。外村人出钱总是会比本村的少的。虽说和尚的辛苦大家看在眼里,但是还会有人对他意见颇多。例如我,在外婆的铺子里,他总会赊账,一回生,两回熟,半个老板的我已经认得他了,还给他送过两包泡面呢!

       他的食量也真是大啊!三四个大馒头不在话下,外加几碗饭的,。听外婆说和尚住在老庙里,经常会有人去送食物。在我看来是想留住和尚。

     过了几个月,庙才开工。由于开销太大了,只能一边花钱一边筹钱了。什么水泥,红瓦,石砖,圆木等就是不菲的一笔。还不加运输费和人工费。

        这次听说也有村干部是积极参加的,不知道是不是想给刚出生的孙子孙女积福呢!我猜应该是的。

        时间久了,在村子里就流言四起了,竟然说我外婆在修庙这件事里牟利不少。听了这些后,我才发现在利益之下,同村人的言论比外人可怕多了。

           会计从业的二舅听了之后,也是愤怒不已,之前他已经公示了几份清单了。

        对于这飞来横祸谁都不能承担,让外婆从里面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名单都是她掌管着,大部分钱也是交到她手里的。

      外婆随着年纪大了,身体的病痛也会随之而来。她时而便感到头晕,应该是高血压发作了。可她还是两边忙着,继续乐于做她的事。

      在清晨阳光还没高挂的时刻,外婆的身影早已在铺子里忙活了,扫把上的菱角大概是被外婆的双手磨平了,一如她的性格,日子平平淡淡就好了。

       然而平静的生活最终还是被打破了,刚刚建好的庙的屋顶便被一帮外来人砸了个洞,屋檐房梁也有大面积的损坏。一问领头的人,才知道是有人告到市里,说李家村违规占地,上面的领导才指派人下来。

       其实庙的损坏远不及人的冷酷带来的伤害大。占用国家的地是犯法的,建庙是需要得到政府的许可证。可是没有村长,干部们的支持,这支无名之师就这样被摧打在半道上。

      从小就长在外婆家,外婆教会我的不比老师少,她告诉我生活总在坚韧不拔里。长大后我会格外想念外婆做的菜,即使是炒土豆丝,煮的面条总会令我回味,那味道是独特的,会让我念家。

        在困难的面前她又做到了迎难而上,毕竟外公因病离世她也挺过来了。外婆想用她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加入。这次需要干部们的支持,拿到证明才能继续行动。

        外婆其实是不识字的,但她绝不个文盲,几个熟悉的还是有的。勤劳如她,她会收集所有的进货单子等舅舅或者我妈来算算账。

          不是有句古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几年前岭村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进了几箱两元的牛奶,可惜不识字,把牛奶卖了一块,孩子们也是精得很,哪便宜往哪钻 。老太太的牛奶就这样卖得断货了。老太太人好,告诉别家这牛奶好卖,可别家老板告诉老太太这牛奶明明是两元一瓶的,老太太听力顿时就坐在地上了,后来这事被当做笑话传开来了。

        管账其实是门不好的差事。高考结束后我给外婆算了这一年多里的明账,已经是支出大于收入了。暗账里,那些不愿出钱,或者没有经济能力的人,会用工钱来抵,在功德簿里写上他们的名字,然而外婆才是这笔钱的出资人。

       自古谈钱伤感情,可在这文明的年代,有金钱纠纷也伤感情。

        都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让我惊的是这个外来和尚真的跑了,他是携款潜逃的。在庙里应该是委屈他了,没有外面那么自由,这会儿实在是不行了,该跑路了。

      在外村化缘得来的钱财大部分他都收入囊中,有人还知道他拿着钱去买房了,几万块的钱财他就不劳而获了。

      在和尚消失的那段日子里,外婆真的老了许多,她完全没有想到这和尚十足是个骗吃骗喝的。这下子外婆真就有放手不干了的架势。庙的证明反正已经开了,基本上只有一些零散的工程没完成。

         在人的一生里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一个人内心的历练也不尽然是磨难,磨难再长它也会过去,人生再短它总会和别人不一样。人若在磨难的人生里必将会有锋芒。

          外婆常常教我:父母在,不远游。她扎根在农村,扎根在养育她的土地上,她也会在那片有人味的地方离去,大都远乡的空气会使人窒息。

         骗子生活常在,真情人间永在。外婆的苦难已经过去,她养育了四个孩子,如今儿孙满堂。在另一种生命里,她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母亲的角色。

       社会里真的有这样的人,更何况是村子里呢?过了几个星期才得知外婆的事,我第一想到的是报警,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要去报警,我又是纯纯地不理解了。

        和尚骗钱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我乘坐回去的车上也能听到,看来此事的影响确实不小。我听着她们谈论的话语,我已是眼泪汪汪。外婆的手接过的是钱,可是扛起的是一座庙啊!想起村子里小偷猖狂的那段时间,我不敢想象,善良的外婆睡在楼上,而小偷却在楼下板凳上啃骨头的情形。

      外婆对于小偷的行为不肯原谅,那么她就必然不肯原谅和尚的,她看不起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过路人,请你不要走开,到我外婆的店里看看,等上小会儿,她会为你煮上一壶开水,泡面会马上上场。

       也是这样的一个早晨又来了个和尚,他想买下这座庙,并常住于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家村已经得到了教训,一次已经足够。

        负责的李干部为了预防和尚的捣乱,早已把两把大锁高挂在庙门。

        我们不懂“和尚”的世界,既不为佛,也不为福,又为何强入。

        和尚豪言说:“这庙是我建的,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这话更是让那些曾经相信过他的人们心寒。

        站在山的高处,你能一览村庄的大小,太阳冉冉地升起,寺庙显得肃穆无比,金光闪耀。

       此时我又想她了,她还好吗?

       外婆的庙不大也不小,她建在人的心中,沐浴在阳光普照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我的外婆――外婆修庙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a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