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间值得简友广场想法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作者: 若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21:46 被阅读0次

    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三咏赤壁”,分别是两篇文章:《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赤壁赋》一直被当作苏轼的代表作,很多人认为只是苏轼生命态度旷达的明证,就像文章里写的,寄情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就能对抗生命的短暂,消解自我处境的困顿。

    但在我看来,苏轼未必真的这么想,《赤壁赋》也许只是更高明的心灵鸡汤。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苏轼游览黄州赤壁的那个夜晚。

    出黄州城向西,走到长江边,有一处凸出江岸的石滩,就是黄州赤壁。

    这里原名赤鼻矶,顾名思义,地形看上去就像是探进长江的一只大鼻子,当地人把“鼻”读成“壁”,于是以讹传讹,很多人就把这里当成了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苏轼当然不会搞错,但以他的性格,自然愿意将错就错,把这里想像成赤壁之战的旧址,大发思古之幽情。

    《赤壁赋》

    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苏轼和几个朋友在赤壁泛舟,足足玩了一个通宵。《赤壁赋》的内容,就是对这场夜生活的文学记录。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赋这种文体,从先秦以来历经演变,到了宋代,开始向散文的方向发展,但又保持着一些诗歌的韵律感,称为文赋,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散文诗。

    苏轼的《赤壁赋》,代表着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

    《赤壁赋》的一开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是记叙文的标准模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地点是“赤壁之下”,人物是“苏子与客”。

    “壬戌之秋”是元丰五年的秋天,“七月既望”是农历七月十六,正是圆月当空的日子。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苏子”是这句话里的一个难点:“子”是尊称,“苏子”相当于“苏先生”,但苏轼写文章,为什么要对自己用尊称呢?

    答案是:这是古文的一个传统,作者把自己从文章当中抽离出来,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作,看上去更有客观色彩,有些用第一人称不太好意思讲的话换成第三人称也就好意思讲了。这是古人的话术,比起今天的话术已经很不值一提了。

    文章接下来描写环境,只用了八个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天气既然这么好,那就好好玩吧。

    他们的玩法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先是劝酒,这是必要的,这项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劝酒之外的娱乐项目是吟诵和明月有关的古代诗歌。对这句话如果不求甚解,那么理解到这一层就可以了。

    但如果求一下甚解的话,首先要明白它在修辞上属于“互文”,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不是对“明月之诗”用诵,对“窈窕之章”用歌,而是对“明月之诗”和“窈窕之章”同样来诵,同样来歌。

    其次要明白的是,“歌”在古代不一定就是“唱歌”,用诗朗诵的方式摇头晃脑地吟诵也可以叫“歌”。“诵”和“歌”在这里是同一个意思。

    为什么要吟诵和明月有关的诗呢,因为这一天是“七月既望”,月色正好。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马上天就黑了,月亮就出来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光洒在江面,就像茫茫的露水,天光和水光交融,人就要陶醉了。

    所以读者也要用陶醉的心态去读,否则的话,一旦较了真,就会发现东边未必真的看得见山,月亮更不可能在七月份运行在斗宿和牛宿的天区。

    苏轼还是没能彻底改掉信马由缰的写作风格。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都是套路。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月出”和“东山”是固定搭配,用“白露”代指月光是惯用的修辞,“斗牛之间”有一个剑气冲天的典故,所以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要比徘徊于其他星宿之间来得浪漫。

    接下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显然已经陶醉得忘乎所以了。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一苇”形容船只的小,“万顷”形容江面的大,这个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对比,既是写实,也点出了全文的主题。

    苏轼和朋友们在船上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扣着船舷来打拍子,还有人吹起了洞箫,为歌声配乐。

    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四个短句后来一个都没浪费,变成了四个成语。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箫声过于哀怨了,败坏了兴致,苏轼于是正襟危坐起来,问那个吹箫的朋友说:“你怎么了,这么难过?”

    朋友回答了很长、很美的一番话,大意是说,刚刚想到了曹操——当初曹操也像我们现在一样,泛舟在月色下的长江,横槊赋诗,不可一世,但是,他就算活成这样,还不是早就死得没影了?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再看看咱们,活得像野人一样,完全是曹操的反面,但那又怎么样?我们还未必能比曹操活得长呢。

    人生不管怎么活,都是怎么短暂,不能像长江和明月那样永恒,这实在太可悲了。

    这番话的重点只有两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再提炼总结一下的话,只有两个字:怕死。

    为什么《赤壁赋》可以流传千古,除了文章漂亮之外,还因为它的主题很有普世性:人人都怕死,苏轼要从哲学高度消除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但我们知道,如果怕死能够从哲学高度上被解决掉的话,那就意味着所谓怕死,只是因为想不开,一旦想开了,某个窗户纸被捅破了,人马上就不怕死了。

    这当然不可能,但人们永远需要这样的哲学,因为被短暂地麻醉一下毕竟也是好的。

    今天我们知道,真正消解死亡恐惧的有效办法,是找一个比生死更加执念的目标,最常见的就是子女和宗教。

    苏轼还想不到这一层,所以才会从哲学入手。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苏东坡与庄子

    苏轼手边就有现成的哲学资源:《庄子》。

    虽然站在儒家立场,苏轼一向都看不上道家哲学,甚至还把道家哲学当成异端邪说,但是,在儒家的理论资源里,只能从政治学和伦理学上解决怕死的问题,所有答案都禁不起追问。

    只有哲学上的答案,或者说只有当一种理论有了形而上学的基础,才可以成为终极解决方案。所谓形而上学基础,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个“底”。

    苏轼给出的“底”,来自庄子哲学里的相对主义:你不是羡慕长江和明月寿命长,哀叹人类寿命短吗?你错了,长和短都是相对的。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江水昼夜奔流,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但长江万古长存,江水从来不会枯竭;月亮每天都有圆缺变化,但从长时段来看,月亮从来就没有变过。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宇宙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和你我都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没必要羡慕长江和明月。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道理讲到这个程度,其实完全不能自圆其说,但这不怪苏轼没水平,而是对于他和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只是常识,所以点到为止就足够了,后面的分析推理完全可以脑补。

    脑补的内容,可以用《庄子》的一句话概括:“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接下来,苏轼把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人为什么渴望长生呢?

    苏轼给出的答案是:这都要怪人有太强的占有欲,想要的东西无穷无尽,所以总也舍不得死。所以,要想不怕死,首先要从理论上破解掉占有欲之所以成立的根据。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于是苏轼讲:“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意思其实就是俗话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运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那么问题是:穷人就算信命,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匮乏感实在太强了。怎么才能让穷人免除匮乏感呢?

    苏轼的哲学方案来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意思是说,清风明月是造物主给人的最丰厚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只要懂得欣赏,那么再穷的人也会免于匮乏,可以在清风明月当中逍遥自在,就像此时此地,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那样。

    这一番话让吹箫的朋友转忧为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这是真正的好文学,能够用漂亮的文字把一个荒唐透顶的道理包装得让人陶醉,让自己也陶醉。如果你一定要问苏轼真是这样想的吗?

    我的回答是:这只是他在短暂的自我放飞时刻的自欺欺人罢了,以他的学养、见识和理性思辨能力,怎么可能相信这样的心灵鸡汤呢?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以为一篇作品,即便是一篇代表作,就真的可以代表作者的观点。

    从《赤壁赋》我们可以领略苏轼的旷达,但苏轼之所以旷达,道理并不在《赤壁赋》里,而是在一篇不太出名的《宝绘堂记》里,后面我会继续解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赤壁赋》是旷达还是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fs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