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柴

作者: 若兮远兮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7:46 被阅读0次

        在小城住了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个城里人吧。但就这个所谓的城里人,时常总会想起农村老家的的一些事情来。

        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儿时许多生活回忆,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事,莫过于冬季农闲时,和父亲进山打柴的经历吧!

        我的老家在半山沟里,门前不远处就是冯坊河。人居住在低处,种地大都在山上,居住环境和劳作条件,远远比不上川塬,人们的生活过得就很艰辛。

        当然,山里人也有山里人的好处。田地虽是山地,产量低,但好处就是地多,只要人勤快不怕吃苦,往往收的粮食,足够全家人一年吃的口粮。农村人有了粮,心里就有底了,生活再苦再累,也能过得很知足!

        记忆当中,老家里人,受条件所限,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活着,一点都闲不下。相比而言,冬季地里的活少一些。这个时候,老家里的人,最主要干两样活:地里拉粪,进山打柴!

      我现在还能想起,和父亲进山打柴的情形。

        父亲那个时候正当壮年,人又勤快,一到冬季,总会挑一个有阳光、少风的日子,进山打柴。大概是我上初二的时候,我长得虽没父亲结实,但个头快要撵上他了。不知是父亲有意锻炼一下我,还是我好奇想体验一下进山打柴的生活,总之,我有了人生第一次打柴的经历。

        天还黑着,母亲早早起来做饭,收拾干粮。父亲忙着磨镰刀、砍刀,给架子车轮胎打足气。吃过饭,我和父亲开始出发了。冬季天亮的迟,我和父亲摸着黑,在冷冷的空气中,行走在进山的土路上。

        要去打柴的地方我知道,假期时经常放牛。别说我们上山里人,但要弄上上等的所谓的“硬柴”,还得到大山深处。大山深处的“硬柴”,耐烧、少烟,深受老家人的喜欢。

        一路急走,走到半道,天就大亮了。山里的冬季很安静,走在山路上,有着独特的美。父亲怕我走累,一遇到平坦的路,就让我坐在架子车上;上坡路了,父亲前面拉着,我在后面推着。

        到了目的地,父亲找个平坦的地方,放好架子车,准备好干粮,稍稍歇息后,就开始爬山,找打柴的地方。我不敢懈怠,赶紧跟着父亲,唯恐落下。父亲是个劳动好手,什么活在他手下都显得那么轻松自如。父亲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找到打柴的地方后,就开始干活。什么柴好用,什么草木不能砍,父亲总有自己的选择。

      冬日的大山深沉寂静,偶尔有山鸡鸟雀的叫声。父亲弓着腰,手上戴上烂白线手套,在前面一会用镰刀割,一会用砍刀砍。我呢,所干的活就相对简单一些,只需把柴火收拾成堆就行。就这,我干的很笨拙,稍不留神,不是把手划破,就是把衣服挂个口子。

        日头挂到半天空,父亲没歇没缓,忙得额上渗出细细汗珠。估计割的柴差不多了,父亲停了下来。我肚子饿了,赶紧拿出干粮,给父亲递上一块。

      割柴、砍柴是打柴的第一步骤,对父亲来说,不难。接下来,把这么多零散的柴捆起来,才是显示父亲打柴“技艺”的时候了。父亲把粗细不匀、长短不一的柴火收拾在一块。山里的荆条随处可见,父亲砍些荆条,七扭八弄,这些荆条就成了柔韧牢固的“绳索”。父亲捆柴的时候,一丝不苟,认真,一点都不马虎。父亲说,打柴最要紧的就是把柴捆结实,要不然,柴火松散开了,就把人整美了。

        父亲捆着柴,我帮不上忙,更多的时间只能在旁看着。我犹如欣赏一名艺术家创作他艺术作品一样,欣赏着父亲手底下捆着的柴火,满眼尽是佩服。费了好大时间,父亲终于把柴火捆好了。捆好的柴火,周正光溜,父亲终于松了口气,像在审视着自己的战利品一样,脸上有了笑容。

        剩下的活就简单了。把捆好的柴,一捆一捆从山上背下来。父亲让我背着重量稍轻一点,起先觉得容易,兴趣颇高。背到最后几捆,精疲力尽,背上火辣辣的疼痛,感觉背得不是柴,而是一座山。好在父亲知道我的气力,多跑了几趟。

        冬日的白天要短,当父亲和我把一架子车的硬柴  收拾好,日头开始西落了。

        开始上路了。忙活了一天,困了,累了,饿了。父亲架着车辕,我在车后推着。遇到陡坡处,父亲就吆喝着我多使点力,下坡时,父亲就让蹲在车后。一路上,我们父子俩很少说话,耳畔只有山里的冷风呼呼地吹着。

        还没到村口,天早已黑了下来。远处,一个身影朝我们急走过来,边走边埋怨着父亲。是母亲担心我们,在村口等着。

        回到家,吃了母亲早就做好的饭。爬上炕,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困得眼皮直往一块合。迷迷糊糊当中,只听见父亲笑着问我下次打柴还去不去。

      我困得眼睛都没睁,就应了一声:不去不去啦,太乏了!

相关文章

  • 打柴

    在小城住了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个城里人吧。但就这个所谓的城里人,时常总会想起农村老家的的一些...

  • 打柴

    打柴 在这个清晨阳光照出了柴和柴的区别在山间行走的樵夫象一个梦马背上流淌的前生照亮了峰峦小茅屋离山有好远好远头巾碎...

  • 打柴

    家住深山,我是一介山民,而且确切地说,当年的我更是一名樵夫,因为年轻时候以打柴为主业。 山里人把柴...

  • 打柴的人

    小时候村里没多少户人家用煤气灶,一家人烧水做饭全用大铁锅,于是就有许多以砍柴为生的人。 我就认识这样一位砍柴...

  • 打柴人

    山道上,上山打柴的少年背着枝条编成的背架,手里提着一把缺了一小半的柴刀,就刃口消耗的程度来说,大概只比夫子上课用的...

  • 放羊or打柴?

    这些天,这幅图,相当火。 小伙伴们进行了解读 "请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放弃无意义的社交活动!" 然而,又...

  • 打柴人

    溪亭日暮难忘归路归路,是归途却不是我的归宿夕阳如烈火燃烧着桃花的花瓣都城南庄的故事早已经变得模糊回头看看自己骨瘦如...

  • 打柴火

    冬季里不止是水需要专人去解决,煮饭取暖用的柴火也是一样的! 相对于打冰来说,打柴火危险性要小的多了,所以一般情况下...

  • 冯日乾老师的“打柴劝弟”

    秦腔折子戏《打柴劝弟》,讲的是乡人柴老大劝其弟用功学习的典故。而冯日乾老师的“打柴劝弟”,说的是冯老师借打柴教育弟...

  • 傻丫打柴

    傻丫傻丫,今天打了几捆柴? 嘻嘻,两捆。 你怎么空手回来的? 哈哈,难得挑! 傻丫傻丫,今天打了几捆柴? 嘻嘻,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hr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