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简单铺垫了与西湖的缘分,今天浅浅记录一下周末游西湖的经历。
一、闲话旅游
不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在前同事写的游记中读到“旅居”这个词时,我的心砰砰跳动了好几下。此前对旅游的认知主要在于“游”,所谓“游”,是路过,是从一个大家都觉得美好的地方路过。既然只有一面之缘,自然得选最好地方,最适合的气候环境,以最闲适的心境来一次身与灵的邂逅。
因为穷,旅游对年轻时的我来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又因为是奢侈的事情,故而对其期待甚高。因为期待过高,但凡出游,多以失望而告终。那些被夸得天上人间的仙踪秘境也不过尔尔。
前两次游西湖的体验亦未出其右。
若说让我快乐到冒泡泡的旅游经历,其中一次是参加前前公司组织的团建,我们一行人乘着夜色在周庄古镇载歌载舞,泛舟河上……那夜的快乐很纯粹,与人无关,与景也无关,仿佛就是搓破了童年某一天封存在盛夏星空中的快乐音乐盒。
看到“旅居”这个词以后,我才惊觉也许是我误解了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去体验、去链接、去见识、去生活……
此后安排出游,我便不太挑剔时间、地点和气候。
比如周末的杭州游,原本先生觉得天气太热,不宜出行,可我却认为既然动了心就可以去,只要不是自然灾害性质的恶劣天气,都可以接受。
事实证明,盛夏的西湖亦有不容错过的理由。
二、西湖赏荷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01335/8f5a49b4d0cf2865.jpg)
荷花到处都有,但古代诗词中描写荷花的诗句大多都是写西湖的荷花。
白居易《忆江南》中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首诗中的江花就是荷花,且是西湖的荷花。
为什么开篇就提白居易呢?因为白公与西湖的盛景和盛名都有莫大关系。
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二年(822)时出任杭州刺史,当时人口兴旺,城市繁华,但居民一直苦于湖水之害。尤其是天雨或潮水泛滥之时,西湖也成了“汪洋大海”,不仅农田遭遇没顶之灾,城市和居民也难以幸免。正因为此,白公下定了筑堤捍湖的决心,并力排众议,付诸实行。
白居易治湖,本意是为民生计,但客观上却达成了两方面的结果:其一,新筑一条从钱塘门到武林门的长堤,一分西湖为二。防旱涝,大规模浚湖,使得西湖的面貌焕然一新,少了几许壮阔和放浪,多了几分婉约和妩媚,西湖变得更加风姿绰约了,造就了如今西湖之主要形貌和特点。
其二,捍湖浚湖,重疏六井,既解决了水涝和农田灌溉问题,又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并提高了饮用水的质量和数量,为本州市民长久居住湖畔创造了条件,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从而奠定了西糊“三面云山一面城”之格局,杭州的城市布局也就大体固定下来。
白居易爱荷、爱柳,如今的西湖岸边也种满了杨柳,湖边种植了一丛丛荷花。白居易文采斐然,经过他的诗歌代言,西湖走近了文人墨客的心里、梦里和文里。
西湖上一共有多少处荷花丛?我并不知道,沿湖畔慢慢散步,总会在某个转角处遇见一丛。让人忍不住驻足赏荷。
未完……
内容比我想象要多呀,码字时间完结了,下次再续吧。阿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