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城市中最后的老街
桥镇那里,有一片未来得及改造的土地,如今却成了城市中最后的老街,东河沿路就是其中之一,可算是一处怀旧寻踪的好地方了。
立春,东风解冻,城市却在冠状病毒的阴霾下显得格外冷静,东河沿悠长的小巷已在眼前,两边所有的人家大门都关着,人宅居于深巷之屋,特别安静。
踏着小巷的水泥地,探见宅院中偶尔露出的风情,一扇窗,一只猫,古老的门墙屋檐,都有一种很深的烟火气息和时光之影。
我更喜欢旧时的东河沿,走在其间,总仿佛是去了江南古镇,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南浔、甪直,无论哪一条小巷都有它的影子。
巷子很窄,仅够一两个人通过,青石板小路,一扇扇木门开着,对门就可以说笑着,煤饼炉子上煮着东西,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烟雨朦胧,小院深深,青砖黛瓦中探出一抹花影,浅浅的身影在屋檐下徘徊,在小楼上凝望,雨滴成帘,庸懒困倦,时光极慢。
我很怀念我朋友的家,她是我以前的同事,那时我们都还年轻,一起工作在外,常常离家很远,回来,她经常邀我去她家玩。
巷子虽窄,只是院子很深,她家是一幢小楼,明清建筑款式的小木楼,木格子门窗素雅古朴,屋内有个小木梯上二楼,梯子又窄又陡,走起来要侧着身子,小心翼翼。
闺房中总有点温馨香甜,聊的都是一些欢声细语,家都是我们依恋的地方,在家里面,就特别亲切,随意。
我们说过什么都已忘了,就如时光,淡淡的随风而去,只记得她拿着梳妆台上的一个旧花瓶跟我说:“这是老古董了,我要把它亢亢好”。
一切都离的很远很远,一切又都在眼前,只是那个小楼已无踪可寻,人去楼空,后来,我们在一个城市,渐渐各自为生,咫尺天涯。
人生中所有的事、所遇见的人只要无关痛痒,都可以随缘,笑笑而已,怀念如风,品味如茶,唯有你爱的人和伤害你的人忘不了,放不下。
大部分人的记忆,早已清零,往后余生,互不相扰,各自安好,又何必追寻萍踪幻影,它们象眼前的一垛垛粉墙,一扇扇上了漆的门,面目全非。
在小巷之中,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可以追溯,东河沿62号,据传是清朝时期李凤苞故居。
他出生于城桥镇东河沿,是清著名的外交家,曾出任德国公使,甲午战争时定远、镇远舰就是由他设计监造的,后被弹亥回到崇明,静心修著,一直到老,在崇明博物馆里有他的介绍。
藏龙卧虎,闹市陋巷中常有不寻常的事,不寻常的人,如周庄的沈万三,退思园的任兰生,小莲庄的刘镛,一生的起起伏伏都是命运的最好安排。
烟花易冷,如周杰伦的歌曲,“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世事沧桑,人心安然,回首百年也是一瞬,小巷依然迎着风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既没有周庄的小桥流水,也没有西塘的商业氛围,只是石板路已不见,旧门墙也刷新。
总有一种失落,或者是无所适从,毕竟,这里是块城市改造中被遗忘了许多年的所在。
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开发这块土地,据说已将它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未来的城市,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