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工商银行的网银里,看到了几个1元起购的理财产品。
要知道,原来的银行理财,一般都是5万起购的,1万起的都算门槛低了。
一般人,要没攒够本金,还真不能轻易参与。
然而,自从上月末,银行被批准成立「理财子公司」,如今已经有第一批「零门槛」理财产品上线了。
果然,马上有朋友问:这类产品,我能参与一下吗?
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在正式介绍前,先简单说说,「银行理财子公司」是怎么回事?
起因,是前不久的一条新闻:
“5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已批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
按官方解释,该类机构将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及咨询等相关业务」。
说白了,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上级,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是把理财运作,从银行主业务中,抽离出来。
除此之外,和我们直接相关的变化有这2条:
1)投资门槛降低
原本1万、5万起购的银行理财,未来可以零门槛投资。
让更多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
2)尽可能消除投资阻碍
原来有买过银行理财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第一次投资必须在线下网点完成,本人购买。
像工农中建这种大银行,网点遍地有的,也就算了。
万一碰上小银行,推出个有吸引力的产品,苦于家附近没有实体网点的,就只能放弃了。
如今有了「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都能通过线上完成交易,下个APP就行了。
算是扫除了投资操作上的最后一道障碍,的确省了不少事。
当然,看起来美的,可能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话不多说,先上产品表——
*仅用于限产品测评,无任何利益相关。
首批产品,全都来自工行。
目前,部分产品已经错过募集期,如果想买需要等到下一个开放交易日。
我试了一下,如果以往从未在工行买过理财产品的,第一次购买依然需要到线下柜台办理。
其他人,直接就能在网银上自助操作了。
与以往银行理财相比,除了第一眼就看得出,起投门槛降低了之外,关于风险的说明,吸引了我的注意。
买过银行理财的,应该都知道,一般会有以下5个风险等级:
过往的银行理财,有80%都集中在PR1/PR2两个级别,PR3的占比也不过百分之十几。
但此次,新上线的产品,全数都是PR3,保守的投资者要注意风险了。
除了风险升级外,这批产品最大的变化是,逐渐向净值化转变。
什么意思呢?
参与过基金、股票投资的读者,应该体会比较深:今天赚个10元,明天亏个5元,起起伏伏说不准。
而如今,银行理财也在朝这个方向靠拢了。
比如,一款4.5%年化收益的产品,以往大家就等着到期领本息就好。
未来则能每天查看产品的收益状况,大概就是这样的页面——
也就是说,未来大家不仅能看到投资的收益结果,还能参与过程。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亏损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我也看了此次相关的《产品说明书》,在产品类型上,明确标注为“非保本、浮动型收益”——本金和收益率都不再被保证。
大家可以据此掂量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如此看来,虽然投资门槛低了,有人会问:毕竟也风险高了,难道这也算好事?
但话也不能这么说。
其实,从去年「银行新规」出台,到今年批准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一直处在转型期。
传统印象里,银行就是个保险又安全的金融机构,但正因为强调安全性,很多投资都不敢尝试。
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其实是在给银行“松绑”。
有了更多尝试的空间,也就有机会,为我们争取到更高收益。
在我的想象里,未来的银行,恐怕会转型成一间「金融产品超市」——
大家可以依据自己对于风险和期限的需求,“选购”更多心仪的投资品,这对双方都是互利的。
所以未来,低门槛、多样化的新型银行理财,会成为大势所趋。
而我们作为投资者,也要及时调整心态和预期。
至于这类新型理财,是否需要参与?我的意见是:-不妨再多看看
第一批上线的只有工行,而这只是个开端,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银行和产品入场,大家不妨再多看看。
-重视产品说明
如今,大家能接触到投资平台,实在太多了。
比如支付宝、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等,每个人手机里都至少有一两个。
而在这些平台上,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把各类产品混着卖。
大多数人,只看预期收益和投资期限,就轻易买入,对于风险等各类详细产品说明,关注度严重不足。
个人经验,大家在投资前,至少要看清以下4点:
1)风险等级
虽然,第一次参与投资,都要根据真实情况,做风险测评。
但每次购买前,再次确认产品风险等级也很重要,建议普通投资者,参与PR3及以下风险等级的投资较为稳健。
2)产品类型
到底是是不是保本型,在这一栏可以看到。
3)投资对象
其实,一个产品的投资风险,大致可以从投资对象和占比中看出。
产品有多少比例,投资于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又有多少涉及股票等高风险投资,都是各位在参与投资前需要看清的。
4)投资期限
当然,产品的投资期限,到期后是否自动转存续约,也是在参与投资前,需要考虑清楚的。
根据个人资金的需求,来做分配,避免急用钱时的慌乱,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