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引:
人性本来就脆弱如瓷器,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根本经不起磕碰。
你非要让出一个好职位,考验一下朋友的情义,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扔一笔钱在马路上,考验一下社会的诚信。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找一个优秀的异性,考验一下伴侣的忠诚,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一句】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
1、
先讲一个“眼镜蛇效应”的故事:
是印度阿尔伯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维卡斯•梅赫罗特拉所撰写的:
在上个世纪的印度德里市,当时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
这座城市里,时不时地会有几条眼镜蛇。
出没在大街小巷,引发当地居民的骚乱。
那么该如何清除这些毒蛇呢?
人所共知:酬劳太少,必定没有人愿意冒险。唯有重赏之下,方有勇夫。
于是殖民当局决定:高价悬赏,捉拿眼镜蛇。
政策一出,当地居民纷纷上街,打杀眼镜蛇。
然而,眼镜蛇的数量毕竟有限,群众的热情却是无限的。
于是,眼镜蛇很快就不够用了。
怎么办呢?
难道你指望群众见好就收,主动放弃高价酬劳?痴心妄想!
聪明的市民们,想出一个好办法——饲养眼镜蛇!
于是德里市家家户户养起了眼镜蛇,养大了拿去领赏金。
所谓:老婆易娶,蛇蛋难求。
持续了一段时间,殖民当局悬赏金严重亏空,撑不住了。
为什么眼镜蛇会越杀越多呢?
一经调查,原来是广大群众们在养蛇为患。
于是殖民当局震怒,第二天就宣布废除悬赏。
政令一出,全民哗然。
政府既然取消了悬赏,那么养蛇也就失去了意义。
怎么办呢?
难道你指望群众知错就改,主动善理后事?痴心妄想!
聪明的市民们,想出一个懒办法——放生。
于是德里市的大街上,蛇山蛇海,数不胜数。
蛇患反而比治理以前还要严重十倍。
2、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其实故事中的眼镜蛇,就相当于老子眼中的“贤者”。
高价悬赏捉拿眼镜蛇,就相当于高官厚禄求贤。
家家户户养眼镜蛇,就相当于家家户户培养孩子读书。
造成的结果就是:前者蛇满为患,后者贤满为患。
政府的赏金是有限的,但是蛇却可以无限多。
同样的道理:
政府的职位是有限的,但是所谓的贤者必定会无限多于职位所需人数。
3、
假设政府的职位有50个,但贤者有100人。
职位供不应求,怎么办?
就算政府做到绝对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制度选拔了前50名任职。
那么请问,剩下没有职位的50人,政府应该如何妥当安置?
难道你指望剩下的50人都做谦谦君子,将职位拱手相让?痴心妄想!
况且剩下的50人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贵族子弟和无品小人。
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来巧取豪夺,明争暗斗,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4、
一直到隋唐的科举和明清的八股取试出现,这些人性的弱点才算是勉强被压在了制度的五指山下。
因为那时候贤者们的命运,取决于成绩,而非出身和关系。
所以名落嵩山的贤者们便无法对政府衍生仇恨,只能埋怨自己或者控诉制度本身。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遑论是诸侯元首,即使是诸子百家,都没有人能画出这一张镇压孙悟空的符咒。
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本国人才因为被排挤而纷纷外流。
随便举几个例子:
伍子胥在楚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吴国效力。
范雎在魏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秦国效力。
孙膑在魏国被排挤,愤而出逃,为齐国效力。
吴起的命运更凄惨,从鲁国被排挤到魏国,从魏国又被排挤到楚国。
而这些流落在外的能人贤才,最终基本上都难免以私怨报公仇,鼓动战争。
即使他们最后都得到了重用,依然没有逃出被排挤的命运:
伍子胥,最终被吴国的伯嚭陷害致死。
范雎,最终在秦国迫于舆论辞官归隐。
孙膑,最终在齐国被邹忌陷害归隐。
吴起,最终被楚国的贵族陷害致死。
他们几人都属于在本国失势、外国得志的人物。
难道在本国被尊尚的贤者就不被排挤了吗?不见得。
比如赫赫有名的战国的四君子: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被三次罢相。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被罢免兵权。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死于政治斗争。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被迫出逃魏国。
以上所举的八位历史人物,随便拎出一个都算得上是旷世少见的“贤者”。
况且,他们只是所有“贤者”缩影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4、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所谓战国之间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战争,有几场是跟那些被排挤的“贤者”没有关系的?
虽然不能说战争都是他们直接发动的,
但毫无疑问,至少九成以上的战争都是由他们间接鼓动而造成的。
而这些贤者,既是“尚贤”政治的既得利益者,但同时也都是“尚贤”政治的牺牲品。
5、
所谓:春秋无义战。
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诸国纷争,天下大乱。
无论是作为一个现实中的睿智老者,还是作为一名国家的图书馆馆长。
老子就像一位时代的预言家,早已经通过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把脉诊断,
预知到凡是像范雎、吴起之类的贤者们最终都会变成战争的根源。
所以才会得出结论:不尚贤,使民不争。
当然,这是老子一种“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也或者有一定的赌气成分,此处暂且不谈。
【第二句】
㊣原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1、
什么是难得之货?
对于灾民而言,粮食就是难得之货。
如果政府抬高粮价,人民必定会盗货。
对于底层来说,官爵就是难得之货。
如果政府尊崇贤者,人民必定会盗名。
2、
所以,盗分为两种:一种是盗货,一种是盗名。
庄子为此还特意编了一则讽刺孔子寓言,寓言中说有两个兄弟:
哥哥叫柳下惠,即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弟弟叫柳下跖,即是奴隶起义的领袖“盗跖”。
众所周知,柳下惠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人物,盗跖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人物。
两人的时空相差二百年,为什么庄子要故意把他们写成是两兄弟呢?
其实庄子是为柳下跖打抱不平:
凭什么柳下跖被人诬陷为“盗跖”,而柳下惠被人赞美成“圣之和者”?
如果非要说柳下跖是大盗,那么:
柳下跖属于“盗货”者,而柳下惠属于“盗名”者。
同样是盗贼,哪有什么高低上下之分?
所以在庄子眼里:
柳下惠与盗跖,就如同乌鸦之于黑猪:半斤八两而已。
那么,我们从庄子对“盗”的态度就可以推测出,
老子所谓的“盗”,其实也并没有贬义。
包括老子所用的“争”、“盗”、“乱”这三个字,都是以一种客观而中性语言在为社会现象画素描。
3、
为什么世人会对把“盗”字看得如此卑下呢?
主要是因为对“盗”的理解太狭窄。
在一般人眼里,“盗”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小偷。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未必。比如:
有人偷了一头牛,我们会称之为小偷。
但有人偷了一千里国土,我们反而会称之为诸侯。
还有人偷了一万条人命,我们甚至会称之为将军。
同样是偷,偷的少就成了贼人,偷的多就成了贤人。
天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所以:
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萧伯纳说:“偷一块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
马基雅维利也曾感叹:“偷窃会受惩罚,但是依靠权力的抢劫却不会。”
4、
如果再从某种严格地意义上来界定,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小偷。
什么叫偷?不问自取即为偷。请问:
耕种的时候你问过土地了吗?
除草的时候你问过虫子了吗?
吃饭的时候你问过稻谷了吗?
食肉的时候你问过动物了吗?
耕种、除草、吃饭、食肉这些行为算不算偷?
从纯粹哲学的意义上讲,这种行为无疑就是偷。
所以:
①《阴符经》有一句话:
人,万物之盗。
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对世界万物的“盗取”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② 印度有一个哲学派别叫耆那派,这个派的信徒们每时每刻都要戴口罩。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
人类开口说话,会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可见,耆那派为了减少人类对万物的“盗取”行为,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教规。
③ 释迦牟尼佛在喝水的时候也会念饮水咒,为什么?因为: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佛陀认为,人类喝一碗水,都会盗取千万条虫子的生命。
现代的生物科学也完全可以证明,他们的观念是非常准确的。
但是,人类绝不会承认这些的。
即使承认,也绝不可能为此承担责任。
5、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 都是“弱肉强食”的拥护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之所以才会大言不惭地认为“食肉饮水”理所应当,只是因为:
我们所盗取的对象既没有反抗的实力,也没有讲理的能力。
但是这种行为:
与一个国王无故下令斩杀一名流浪的乞丐,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或许在国王的眼里,乞丐还远远不如他的一条爱犬珍贵。
6、
所以,“盗”其实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一种行为。
至此,或许我们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佛家会以“慈悲”为怀。
为什么基督教要以“赎罪”为本。
即使是老子也认为,“道”:“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
这个世界上许多看起来是“恶”的行为,如果深查其原因,都有合乎人性的一面。
7、
因此,老子认为只要是合乎人性的行为,是可以被原谅的。
就像:贵难得之货,则民必盗。
此时“盗”合乎人性,所以人民无罪。
当然,这些观点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被允许以及实施的。
【第三句】
㊣原文: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1、
“见”,即是显露的意思。
我敢说有许多人都对这句话表示不理解,甚至是坚决反对。
我以前也对这一类型的观点深恶痛绝,必骂之而后快。
归根结底,是因为不懂人性。
老子这句话如果换成肯定的语气,就是:
见可欲,民则乱。
为什么呢?
因为人性本来就脆弱如瓷器,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根本就经不起磕碰。
你非要让出一个好职位,考验一下朋友的情义,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扔一笔钱在马路上,考验一下社会的诚信。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你非要找一个优秀的异性,考验一下伴侣的忠诚,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当然,一个人去考验人性所造成的危害毕竟很有限。
如果一个公司去考验员工的人性呢?
如果一个国家去考验国民的人性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必乱。
2、
⑴ 先讲一家公司的“见可欲”行为:
2011年4月,伊拉 ▪ 格拉斯在《美国生活秀》的节目里,讲述了一名年轻的大学生丹·韦斯的故事。
丹·韦斯曾在华盛顿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工作,主要管理礼品店的库存。
礼品店的销售队伍是300名热爱公益事业的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们,全部都是钟情于戏剧和音乐的退休人士。
人品值得信赖,道德无可挑剔。
所以礼品店内没有放收款机,只有钱箱。
志愿者们将现钞放入钱箱,并从钱箱中找零。
但志愿者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每年40万美元的收入,总会有15万美元不翼而飞。
当丹▪韦斯被提升为经理时,他承担了抓小偷的任务,他怀疑小偷是一位负责将现金存入银行的工作人员。
于是丹•韦斯联系了一家有名的侦探所,制订了诱捕行动计划。
某天晚上,丹•韦斯在钱箱里放了带有标记的钱,然后离开现场。
和侦探一起藏在附近的灌木丛里,等待着人赃俱获。
当那位工作人员存完钱下班离开时,他们当场将其扑倒,并在他的口袋里搜出了做标记的钱。
你以为案子告破了吗?并没有。
这个年轻的雇员仅仅偷了60美元,而且,就在他被解雇后,现金和商品仍然不断丢失。
原来,贼不只有一个。
而这些贼,都是那些人品高尚热爱艺术的志愿者。
后来,丹▪韦斯不得不建立了一套价格清单和销售记录在内的库存系统。
要求员工记录下他们自己所售出的物品以及所收的金额。
从此以后,偷盗的现象才终于绝迹。
最后,丹 • 韦斯对观众们感慨地说:“只要有机会,其实我们都会偷取东西。”
为什么?因为三个字:见可欲。
什么是“可欲”?
你的欲会被人知道,那叫不可欲。
你的欲不会被人知道,才叫可欲。
所以,老子所谓的“不见可欲”,就是不给人民犯错的机会。
3、
⑵ 再来讲一讲个人的“见可欲”行为:
《周易· 系辞上》有一句话:“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意思是:
故意不藏好贵重的东西,就相当于教别人偷盗。
故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相当于教别人调戏。
如果你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两句话,你会发现这简直是犯罪者推脱责任的辩护词。
但是如果你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去考虑,这两句话何尝不是受害者撇清责任的挡箭牌呢?
唯一不同的是:
犯罪者是在挑战法律,受害者是在挑战人性。
4、
最近几年,女性被性骚扰或者被性侵的新闻事件屡见报端。
而其中有不少犯罪者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动机归结为:
对方穿着暴露,所以见色起意。
还有的劫匪原本只打算劫财,结果禁不住诱惑又顺手劫了色。
(当然纯粹有计划有预谋的普通强奸案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每当这些新闻被披露的时候,社会上往往会出现水火不容的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认为:谁让你穿得那么暴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第二种声音认为:老娘可以骚,但你不能扰。
如果举行一次观点站队的活动,这两种声音的背后,必定都排着一望无际的长龙。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
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过马路的时候只看红绿灯,从不看来往的车辆。
那么,如果有一天他走在斑马线,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在地的时候,他本人有没有责任呢?
在法律上,当然是开车的司机负全责,他没有任何一点责任。
但是,如果在人性的法庭上呢?
他难道真的如同一张白纸那样无辜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做结论了,以免得罪人。
但希望以上两种声音的发声者们,都不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敢于实行第一种声音的人,就让他去承受法律的光芒。
敢于实行第二种声音的人,就让她去承受人性的黑暗。
有些人,只有当自己撞到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或许才能撞出问题的答案。
5、
⑶ 最后在讲一讲政府的“见可欲”行为:
比如像印的度殖民当局就犯了一个错误:
所谓高价悬赏,其实就是“见欲”。既然见欲,老百姓当然会乱来。
那该怎么办呢?
方法一:
事宜缓不宜急,悬赏不能出高价。
悬赏价绝不能高于饲养一条眼镜蛇的成本,否则饲养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方法二:
高价悬赏亦无不可,但必须限期。
而且期限绝不能长于一条眼镜蛇的生长周期,否则饲养就会变得有利可图。
唯有政府做到了“不见可欲”,民心才不会乱。
所以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第四句】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
我们应该注意到,老子顺序是:
先虚心后实腹,先弱志后强骨。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管子•牧民》篇里的顺序却相反: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也就是说,管子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2、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写《幸福之路》这本书以前,曾经到世界各地明察暗访。
结果发现,那些所谓的富豪们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有些人甚至比穷人更加痛苦。
于是他感慨道:
如果连富人都是不幸福的,那么让所有的穷人都变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罗素认为: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身经两次世界大战,还坐过纳粹的监狱。
所以说了一句与罗素观点相反的名言:
当小孩快要饿死的时候,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萨特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3、
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恐怕难以定论。
因为牵扯到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
人类为了摆脱贫困的痛苦所做之恶,与为了摆脱富裕的无聊所做之恶,究竟哪个更多?
是身穷的黎民百姓可怕?还是心穷的达官富豪更可怕?
管子和萨特倾向于前者,老子和罗素倾向于后者。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能找出漏洞以及相反的证据。
就像是鸡和蛋的问题一样,必定是没有答案的。
所以,我们还是用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句话来打个圆场吧: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那你就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4、
言归正题,为什么要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因为:
①虚其心则不争:
如果人人都虚心,谦恭虚己,不自以为能,忠臣贤良还会受到排挤吗?
②实其腹则不盗:
如果人人都实腹,丰衣足食,不忍饥挨饿,黎民百姓会去做盗贼吗?
③弱其志则不乱:
如果人人都弱志,恪守本职,不存非分之想,还会有人犯上作乱吗?
④强其骨则不受外侵:
如果人人都强骨,身强体壮,不养尊处优,国家会受到外敌的侵略吗?
尤其是最后一点“强其骨”,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却受到统治者的忽视。
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每当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变得骨弱而兵衰,甚至不堪一击。
比如:
中国的大宋王朝,被野蛮的蒙古人灭国。
文明古巴比伦,被野蛮的亚述人灭国。
文明古国埃及,被野蛮的罗马人灭国。
文明古国印度、波斯以及希腊,都是被野蛮民族数次入侵,最终走向衰落而毁灭。
为什么每当文明遭遇野蛮的时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呢?
其实世界的文明史有一条螺旋形发展的规律,就是:
乱世重武轻文,于是得天下。
盛世重文轻武,于是失天下。
历朝历代都在得失之间,循环往复。
所以圣人之治必须文武并重,既提倡智力的发展,又注重身体的训练。
如果国家是一辆火车,那么文明与武力就是两条轨道,不可偏废。
任何一条轨道出了问题,都前路堪忧,随时有车毁人亡的危险。
【第五句、第六句】
㊣原文: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1、
无知无欲,许多学者将其解读为老子的愚民思想。
其实,这是不公平的。
老子所谓的“无知无欲”,是说:
政府任何一条法令的公布实施,
都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有机可乘(即有知),有利可图(即有欲)。
只要政府的资源分配公平,法令措施得当。人民就会无知无欲。
2、
所谓政治,即是以正治国。
孔子曰:“政者,正也!”
何为正?不偏不倚是为正。
当政府做到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项。
那么用苏辙的一句话说就是:
虽有智者,无所用巧。
3、
这里的智者,就是我们当今社会所谓的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善于钻投政策的空档,巧于利用法律的漏洞。
他们一旦成功,必定会激起所有人的效仿,导致天下大乱。
但只要政策得当,使这些“智者”不敢钻空,无法投机。
那么,自然会天下太平。
所以老子曰: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4、
由此可见,“无知无欲”并非是愚民的思想,德国的一代大哲黑格尔就因为看了《道德经》的二手翻译。
被文字所骗,从而提出了公民应该无知无志,软弱地府从政府法令的三流政治思想。
最后这种政治理念被希特勒大肆发挥利用并四处宣讲,于是包装出了一句纳粹的经典名言:
士兵们不需要思想,有领袖替他们思想。
总而言之,希特勒提倡“强力控制”,是一种极权主义。
而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放权主义。
这两种观念势同水火,判若云泥。
孰是孰非,就不用我说出答案了吧?
【第三章】完
90后酷说老子(2) ▏为什么同样是做好事,孔子骂子贡而赞子路?
90后酷说老子(1)▏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
喜欢我的文章吗?
其实我的文章也喜欢你!
那还等什么?
赶快关注表白吧!
网友评论
你可别累坏了,我可等着看你的庄子呢、
你名字有点独特
长见识了
好深的套路、
但是,人类的发展,已经无人能够阻挡,统一了以后,显然孔子的思想,对统治者有利。
在没有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谁都有可能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