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文心雕龙知音 十五

谈文心雕龙知音 十五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1-11 22:26 被阅读0次

和外国古代诗歌崇尚铺排的特点不同,古诗文语言具有凝练性的特点,古诗文语 言文字多以简练、传神为佳,常常是言简意丰。而古人在进行诗文创作时,更是讲究 炼字炼词以此来使内容表达恰切、传神,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令读者回味无穷,所以 古诗文中常常用一些特定的字或词来使文章某句话或整篇文章熠熠生辉、焕然生彩。

这就是古诗文“一字立骨”的形象特点,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字 词句子的翻译,而忽略了某些传神字词的锤炼、品读,正是忽略古诗文“一字立骨” 的形象性特点造成的。 

所谓“一字立骨”,是指古诗文中某个字或某个词在全句或全篇中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盈,情感更淋漓尽致,意蕴更丰厚。这些经过锤炼的字

词通常被称为“诗眼”或“词眼”。

根据该字词统摄的范围,可将其分为“句中眼”或“篇中眼”。“句中眼”就是 一句话中作者着力锤炼的那个字眼,它可以使整个句子焕发勃勃生机,鲜活生动。

如 人们所熟悉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外晓寒轻”中,一个“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表现出如火如荼的红杏在春光中争先展示美丽风姿的繁花似锦的热闹场景, 也暗含了蜂蝶伴花香而舞的春意盎然的因素,一个闹字使句子形象可感又富有生机。

又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影”就把彩云散尽、月华如洗时,花儿翩然起舞的 绰约丰姿表现地淋漓尽致。

再如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 的“咽”“冷”二字,也分别使这两句诗的冷清之意扑面而来,使诗句焕然生彩,故 称之为“句中眼”。眼字并无定位,一般来说,既可以是富于新意的字,也可以是质 朴的字。

如杜甫《旅夜书杯》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与“涌”本 是平凡无奇之字,但因其描述的具体对象不同于平时,所以更见神韵。垂的不是柳, 而是星,涌的不是江水,而是自天宇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这二字因与修饰对象 不同寻常的组合,使得诗句具体可感,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解时,若能对这些字词细 加推敲,也可使学生更好体会画面之美,感受诗词妙处。

相关文章

  • 谈文心雕龙知音 十五

    和外国古代诗歌崇尚铺排的特点不同,古诗文语言具有凝练性的特点,古诗文语言文字多以简练、传神为佳,常常是言简意丰。而...

  • 谈文心雕龙知音二十五

    比如同为咏史怀古类作品,都借古人遭遇类比自己,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

  • 文心雕龙知音十五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鉴赏作品中具体形象和作品外抒情形象,这类题目针对的是作品的内容、体裁;评价古诗文的思想内容...

  • 谈 《文心雕龙 知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2也表达...

  • 谈《文心雕龙 知音》三

    针对古代诗文教学中存在着枯燥背诵而吟咏不足,学生体会不到诗词感情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回归传统诗教方法,让学生在读中...

  • 谈《文心雕龙 知音》八

    另一种是对于一些具有哲理寓意的字词的深刻寓意缺少锤炼。如对《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讲解。...

  • 谈《文心雕龙 知音》(四)

    主张从古诗文意象意境角度进行鉴赏教学。一些研究从古诗词“意象”角度入手,研究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方式。如李翠...

  • 谈文心雕龙 知音 十一

    古诗文以其平仄有致龙的韵律,长短错落、或整齐、或参差的句式,构成了其独特的音乐美感。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言,诗歌与音...

  • 谈文心雕龙知音二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另一种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含义中既有一切徒劳、万事成空的悲伤之感,更在这悲伤之外...

  • 谈文心雕龙知音 十六

    几乎每个学科内部甚至不同的相关学科,其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具有系统性。对高中语文学科而言,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文心雕龙知音 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tn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