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问题是会被自然而然解决的。
5岁男孩小A,因为没有受到外公的关注,开始用撒泼的方式进行反抗,撒泼的方式没有得到回应,慢慢的,如外公所想,小A冷静下来了。
小A找到了一个角落,自己坐着。外公从厨房出来,说那个角落不干净,让他出来。小A开始反抗,倔强地说着,我不要,我就不要!
外公用自己强硬的手段迫使小A从角落出来,毕竟他才5岁,抵制不过外公的拉扯。
餐桌上,外公给瘦瘦的、挑食的小A夹了一块肉,小A二话不说把碗里的肉夹出来没好气的放到外公碗里。
小A没有说话,外公没有说话。彼此其实都疲惫了。
一开始小A想求关注,没有得到回应和解决,他是处于弱势的,于是在“角落大战”尝试拿回主导权,再次失败,到了餐桌上,因为一块肉,他决定东山再起,拒绝吃肉,在拒绝吃肉的时候,外公没有反抗,他默认自己赢了。
在外公眼里,小A是一天“这一天都没有听话的孩子”;在小A这个小孩的心里住着另一个小孩,每次小A输了,他都过不过,总想着需要在下一战打个胜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