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点围棋的小伙伴都知道,有关围棋和围棋的典故,有一种文艺的说法——烂柯,比如烂柯局、《烂柯经》、《烂柯谱》。
故事出自晋代,一个叫王质的樵夫进山砍柴,看到几个童子,有的下棋,有的K歌。王质就凑上去观弈听歌。有个童子把一个枣核状的东西给了他,他含在嘴里,竟然不觉得饥饿。
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咋还不走呢?”王质起身,这时才发现自己砍柴的斧子,木制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家,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故去。
刘禹锡给白居易写信,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1|神仙日子
神仙嘛,一切用度自然都要比老百姓高大上一些。他们吃的是龙肝凤髓,喝的是玉液琼浆。就连日子过得都比咱们奢侈,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神仙一出手都是大额转账支票,我们就只能用支付宝的零钱。
我有时候想,神仙的日子会不会无聊的要死?
不妨想象一下:假设天上的一天也是24小时,对应人间的一年,那么仙界的一个时辰,就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
那么,太上老君、太乙真人老哥儿几个凑在一起喝场大酒,就至少要一两个月。即使关系铁,哪里有那么多酒场的话说?万一喝了鸿茅药酒,是不是就要头疼上小半年?
男性神仙还好说,忍忍也就过去了。女性神仙呢,来一次例假就是人间的六七年,会不会太辛苦?

我们知道,王母娘娘至少是生过7个女儿的,最小的女儿私奔,嫁给了一个叫董永的屌丝。还有一个天堂纺织集团的女工,也是偷偷生过一儿一女的——既然能生孩子,应该也会来例假吧。
姨妈巾一捂就是7年,怀一次孕280年,搁谁不疯掉啊!你现在明白为什么王母娘娘脾气那么坏,对思凡下界的女儿、女工毫不宽容了吧?
爱因斯坦说,不对,你的想法太机械了,不同坐标系下的时空转换,没有这么简单。
2|时间膨胀
爱老师说,首先你必须坚信相对性的两个前提:
1.相对性原理:一切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坐标系下,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
2.光速不变:真空的光速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是一样的。
然后,我们通过一个实验,看一下会发生什么。
如图,有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从底端(A)垂直发射一束光,光到达顶端的平面镜(B),再反射回来。
我们假定,把光从底端发射称为“事件1”,把光从顶端镜子反射回来称为“事件2”。盒子两端之间的距离是L。

现在,我问你:事件1跟事件2之间,间隔了多长时间呢?你如果上过小学,也请不要鄙视我,它看起来确实太简单了。
答案很明显:光走的距离是2L,而光速是 c,所以时间是 Δt = 2 L/c。
但是,假如你静止不动,而盒子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相对性原理,光在向上走的同时,也在以和盒子同样的速度向右走。那么你看到的光走过的路线,因为盒子本身的运动,就不再是垂直的,而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D)。

所以,从静止的你看来,事件1和事件2的间隔时间是 Δt' = 2 D/c。
相信你凭直觉就能得出结论:你和盒子在同一坐标系时感觉到的时间,比你和盒子在不同坐标系时的时间,要短一些。
也就是说,在看着盒子运动的人看来,自己的时间过得快,而和盒子在一起的那个人的时间比较慢。如果盒子运动的足够快,那么静止在地面的人,就会感觉盒子里的人的时间过得非常非常慢。
总结起来一句话:运动物体的时间会变慢!
3|王母娘娘的例假
这是怎么一回事,运动物体的时间为什么变“慢”了呢?
是计时的表有问题吗?根据相对性原理,物理定律在任何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都应该一样。你的表是嘀嗒嘀嗒在走,盒子里的表也是嘀嗒嘀嗒在走。在不同的两个坐标系的观察者看来,他们感受到的时光流逝是一样的。
不但表感觉不到分别,运动的你,也丝毫不会感觉到和在地面上有任何分别。
是时间本身,变慢了。
也就是说,尘世间的你,看王母娘娘来一次例假,要六七年时间。而王母娘娘自己看,也还是六七天,一切正常——是你觉得她的时间变慢了。
你一天吃3顿饭,刷50次朋友圈,王母娘娘也是一天吃3顿饭,刷50次朋友圈。只不过在你看来,她是一年吃了3顿饭,刷了50次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时间变慢的效应?因为,我们平时所接触的相对速度,对于光速C来说,都太太太太低了。
4|天上一日 世上一年
《西游记》第77回:白象、青狮和金翅大鹏在狮驼岭为害,孙悟空向如来求救。如来知道,白象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把文殊菩萨招了过来。
如来问:菩萨的坐骑,下山多长时间了?文殊道:七天了。如来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个祸害不知在下界伤害了多少生灵,快跟我去把它收了。
如来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按《西游记》的情节推算,文殊菩萨的道场,时间也和天庭同步,一日相当于人间的一年。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是十万八千里,按一秒钟翻一个计算,就是0.18C(光速的18%),也是极高的速度了。这时,从地上的唐僧看来,他的时间会变慢很多。
但是,我们看到,即使在西天、天庭、南海,孙悟空的行止坐卧,也没有像慢镜头一样播放,而是和正常的人间行为是一样的——这符合相对性原理。
不过,孙悟空到西天求救,在他和如来叨逼叨的片刻时间,马上就要进油锅的唐僧,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如此推算,等不及孙悟空搬来救兵,唐僧早就变成大粪了——这显然不符合光速不变、时间膨胀的原理。
当然,如果作者严格按照相对论的时间转换安排情节,那小说就写不下去了。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设定,很符合人们对于神仙长生不老的观念。你想,你已经活了一百岁,神仙才过了3个多月,你自然就会感觉这群游手好闲的神仙们老不死了。但他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看,恐怕就很难说了。
同样的道理,“烂柯”故事里,木制的斧柄完全腐烂,显然是一个bug,故事把山中的事件和人间的事件安排错位了,不符合相对性原理。
从相对论的角度看,斧柄也是只过了一小会儿时间,不应该烂掉的。
(万维钢《精英日课》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