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女儿硬是给我抛出了几个“敏感”问题,在我压根还没想过要去面对,或者说曾经想过提上教育日程的时候: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做新娘?”
“妈妈,我什么时候也会生宝宝?”
“妈妈,有个男孩子喜欢我,赞我漂亮”
“妈妈,我交了个男朋友了”
原来,在女儿6岁左右的时候,成为父母的我们就要第一次面对孩子对婚姻、爱情、生育的疑惑,有向往,有憧憬,有不解,还不知道想当年的我有没有跟妈妈提过类似的呢?我还以为要到娃俩青春期才会直面。一般情况下我会稍微跟女儿解释一下,然后近乎敷衍式的说“快点吃饭吃菜快快长大,等你长到跟妈妈这么高的时候,你也会有自己的王子的”
这样的答案实在是自己心里也在翻白眼,但也恰恰是女儿的这些问题引发我去思考,在女儿将来的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建立上,为人父母又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夫妻间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儿女以后的婚姻模式;女儿将来会找一个跟爸爸相似的丈夫?你愿意你的女儿将来找一个有着爸爸影子的白马王子吗?我想我是非常乐意和放心托付的
首先,爸爸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要找个不抽烟不喝酒的白马王子应该还是可以百里挑一,但要找个不玩游戏的应该万里也难以挑选了吧,不管是有着什么趣好,关键是玩乐有度,不沉迷能自控就好,凡事把握有个度,人生的掌舵自有定力。
很多爸爸只负责提供精子和银子,然后就冠冕堂皇的享受着“爸爸”的称谓了,在外忙活完回家不是打机就是拥抱电视紧贴电脑。 美曰其名把最重要的时间奉献给了“事业” 、 “应酬” 、“客户”,光明正大一副“男主外女主内”的姿态,坚定不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爸爸从姐弟俩出生后,在家庭责任共同承担方面一点没偷懒,赚钱养家的活没少干,车子房子孩子样样上心,从初级奶爸开始晋级到全心陪玩爸,我都不太好意思向姐弟俩承认其实爸爸夜晚帮盖被子的次数绝对远超妈妈,而且当姐弟俩身体稍有不适时紧张感十足,奔往医院的意识最强和步伐速度最快的绝对是爸爸。
爸爸在家的时间除了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和偶尔上上网外,其他时间基本都会陪姐弟俩玩耍,陪玩耍的时间每天基本在半小时或者1小时以上,用心陪伴和带来很多欢乐,常常陪着孩子们“疯玩”。平时爸爸陪玩耍的时间要比妈妈多很多,妈妈通常角色感最强的是周末假期,不得不承认爸爸当之无愧的既当爹又当妈。
爸爸愿意和妈妈一起努力做更好的父母,妈妈出差了或者晚回了,爸爸会默契的从候补迅速补位成为正选给你们讲故事、陪作业、陪入睡,对姐弟俩的家庭教育搭配上我们是名符其实的夫妻档。
爸爸脾气好,常常无条件给予妈妈孩子般的迁就和包容。朋友们会说看你爸爸的样子斯斯文文,性格肯定比较温和,感觉像是做老师的。我说爸爸是做销售的大家还不怎么信。确实人如其表,外人一看就是爸爸总能包容妈妈无厘头、小肚鸡肠、鸡毛蒜皮等等。
纵观这么多年下来,妈妈雄赳赳气昂昂般的耀武扬威常常很快就偃旗息鼓了,总感觉发起的“斗争” 就像一拳拳打在棉花上。事后想想虽然不如拳拳反击般来的激烈和解气,但也恰恰是由于一方的忍让和包容化解了言语的冲动和刹住互相伤害的利剑,深载的爱通过包容的镜映射出的脑热的矮小,自然而然在婚姻的时间长流中泛起一波波温润的涟漪。
平时的一些交流探讨,爸爸时而对妈妈当头棒喝时而无任支持信赖,妈妈进则为妈妈擂鼓打气,妈妈退则为妈妈遮风挡雨,他愿撑起家庭一片天东奔西走,他愿低作一片地容怨容闹,有着为人夫为人父的伟岸,也有为家庭包容的宽厚。
我想,和谐的家庭关系经营莫过于如此,共同经营,共同承担,共同成长。这也是我希望我的儿女们能建立的家庭观和婚姻观。都说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相爱,家庭和睦,值得一辈子体味和学习对它的理解,希望孩子们能在感受得到父母相亲相爱中成长,眼里有TA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