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文艺调频文艺星空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作者: 彼岸流星 | 来源:发表于2019-12-06 16:04 被阅读0次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中国历史上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莫过于“亚圣”孟子的母亲。“孟母三迁”,“杀豚啖子”,“断机教子”等故事到现在都广为流传,良好的家风让这个家族渊源流长,到如今已经历经七十多代。

    家风不正,一定会祸及子孙,很多人对《红楼梦》中贾府被抄家灭门,十二金钗零落成泥的遭遇感到惋惜,其实细论起来还是家风不正的结果。

    宁国府的贾敬,荣国府的贾母史太君是宁荣二府家风不正的始作庸者。

    (一)宁国府礼崩乐坏的祸根一贾敬

    贾敬是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贾珍之父。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他在《红楼梦》一书中被提及的次数不多。可他对宁国公府走向衰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敬与其说是父亲,倒不如说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他是进士出身,古代科举之路非常艰难,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能考中进士更是其中翘楚。

    可文化从来与人品无关,贾敬是个彻头彻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一味好道,忙着自己的修仙事业,丹药炼得不亦乐乎。最后也死在丹药上,吃了那么多丹药估计不中毒也难。

    对于子女,他完全是放养,没起到丝毫示范性作用。

    女儿惜春用冷漠对抗世界。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惜春的大丫鬟入画父母不在本地,入画帮哥哥管理财物,在抄捡大观园时犯了私相传递的错儿。

    这错本来可大可小,可惜春执意撵走入画, 理由就一个:众姐妹中,独她的丫鬟没脸。嫂子尤氏替入画求情也没用,反而和尤氏大吵了一架。

    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惜春之所以养成这种个性,与母亲早亡,没有父亲关爱是分不开的,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

    贾敬的不作为毁掉了女儿应有温柔和善良,而作为宁国府继承人的儿子贾珍呢?也没从父亲那里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上行下效,贾珍人品低下,自身不正也带坏了儿子贾蓉。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学业不用提了,《红楼梦》通篇没看出贾珍有任何才华,在吃喝嫖赌上到是样样精通,和儿媳私通,和小姨子不清不楚。

    难怪奴才焦大喝醉酒破口大骂:

    “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宁国府污烟瘴气,荣国府也好不了多少,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史太君在教育上除了一味的溺爱,也没啥章法。

    (二)荣国府一味溺爱儿孙的贾母

    真正的爱,不是溺爱和骄纵,不是裹挟和控制,而是深爱自己而深爱孩子,看见孩子而看见自己。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而在这点上,贾母是非常失职的。贾母生于煊赫的史候府,金尊玉贵般长大,她非常有生活情趣,懂艺术,会审美,是个享受型主妇,这种主妇适合生活在鲜花着锦的好日子里,可偏偏贾府却是个外强中干,日薄西山的状况。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贾母从来不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她能对“软烟罗”之类的奢侈品说得头头是道,可对于生活中的逆境根本毫无对策,最多只能默许凤姐和鸳鸯两人拆东墙补西墙,靠借贷度日。她的逆商其实还不如贫婆子刘姥姥,起码刘姥姥在穷得揭不开锅时,能给女婿出谋划策,想法自救。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在她的教育下,长子贾赦贪花好色,在仕途上毫无建树,为人更是目光短浅,还时不时地向贾环之流的子侄辈发表些读书无用论的言论,明明贾环写的诗狗屁不通,他却大加赞扬:

    “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在贾赦的影响下长孙贾琏也不思进取,明明是官宦子弟,却以家族庶务为业,除了贪花好色外,还奢侈腐化。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次子贾政,虽然喜好读书,可做官能力平庸,十几年才官至工部员外郎,这职务相当于五品,属于一个中等偏下的职务。

    而且贾政对庶务一窍不通,做官之余只知道与清客们谈论诗词歌赋,对家族在经济上的入不敷出也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力挽狂澜的手段。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贾母亲手带大了孙女贾元春和孙子贾宝玉,可这两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天真得近乎愚蠢。

    元春属于宫斗剧中活不过三集的人物,皇家好不容易开了天恩允许妃嫔省亲,她并不感恩,反而珠泪滚滚,当众大放厥词: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

    每每看到此处,都令人不禁扼腕叹息,这样心存怨望之言,怎么就敢在内侍环伺之处就说出来呢?这送进宫哪是为家族争荣,分明就是招祸去了。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宝玉更不必提,连黛玉都意识到贾府过于奢糜,该开源节流了。而宝玉仍然认为不必担心,不会缺了他们的,抱着享乐的态度,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和那位脱口“何不食肉糜”晋惠帝真有一拼,确切地说,还不如晋惠帝,惠帝是智商所限,而宝玉这种更可怕,贪图享乐又没担当,放在现在就是典型的二世祖。

    贾母培养后辈的方式,只有爱没有教育,这爱也来得稀薄不值得推敲。一个从小被溺爱的孩子,也许每天都在"爱"的浇灌下慢慢长歪,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自私又自利。 ​​​

    贾府里从上到下都是自私的人,为上者不能率先垂范,为下者中饱私囊,合起伙来加速了贾底的灭亡。

    (三)结语:不修自身,祸及子孙

    《礼记·大学》中说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放在首位的。

    宁荣二府的悲剧正是贾敬和贾母不修自身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家风,单靠煊赫一时的财富、权势,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不可能的。石崇富可敌国,可不知收敛,与人斗富,穷侈极奢,最后遭遇杀身之祸,惨淡收场。

    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贾敬和贾母的为人处事深深影响了宁荣两府的后辈们,如果他俩有孟母的睿智,一定会福泽后人,帮助子孙后代逃过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权势,财富终不过虚妄,唯有优良的家风才是传家之宝,让子孙后代福泽绵长。可惜当局者迷,最终“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样的结局真令人悲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荣二府为何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恶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fi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