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青年
一个常扎根大学,又摸索社会的很二青年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不知道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做什么呢?
最近,我自己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就会翻翻人民日报的公号。
毕竟它接地气又上档次,还可以了解身边以及远方的世界。
一次在看它公号推送时,提及了到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依稀记得其中的一句寄语是这样的:
在大学里,利用学生证半价,请多去望望远方。
是啊,大学里的学生证,确实可以让我们享受不少优惠甚至半价的折扣。
比如景点,游乐场所,爬山都可以享受优惠,当然也有的除外。
不过这半价优惠,已经够我们玩很多了,不是吗?
培根说过,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
在旅行中,换个地点走一走,看一看,都会使我们的固有思维注入新思想。噢,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真的有那么奇妙美好的事啊。
同时,不知道你们有的人,有没有在上大学伊始,规划给大学来一场自己赚钱去旅行的计划呢?或者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或者工作了以后,给自己一年定个小目标,旅行放松放松,看看外面的天空。
简单,想到就做,无需顾虑。
哥尔多尼的另一句话也很好的验证了旅行的意义。
从不出门的人,必定是满腹偏见。
仔细想一想,见识是真的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影响的。
至少你的大学同学里,有见识的人,都更容易懂得与把握机会。
因为他知道这个是机遇,看到过有的人已经很好的运用和去实践了,而见识不够的人,只会觉得这个参加不了,没把握,没意义,对自己又没有什么眼前的利益。
旅行,其实可以行走在任何地方。
只要你迈出去了第一步,你就发现爱上了去发现美的那种状态。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壹
不同层次的大学,塑造的形象真的不一样
三毛的话,“常常我跟自己说,到底远方是什么东西?然后我听见我自己回答说:远方是你这一生,现在,最渴望的东西。”
可见,踏上征途的人,内心里都有一个远方,眼中都有一个不变的目的地。
于是乎,带着人民日报的寄予和拖着半信半疑的三毛语录,我决定走走身边,去看看同龄人在做什么,看看远方的风景。
和你想到的一样,谁会无聊到去逛大学?真逗吧!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电影《心灵捕手》的背景是麻省理工学院,展示出了一个名叫威尔的作为清洁工却解出高天赋的数学题的励志故事,后期都讲述如何劝说叛逆威尔的情节。
这部电影并不是重点,但仔细注意到的一点,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多数学生们,为解算题目,对学问和智慧的追求是非常纯粹,虔诚,简单。
餐厅吃着饭,突然想到题目的时候,便在餐厅预留好的黑板上演算起来。
据说清华北大的课堂也是如此,临时有想法的时候,会突然那么一下就拿出草稿列方程,演算自己冥想到的公式和解题过程。
带着这个想法逛校园,发现别人的校园真的有穿着朴素短袖,拖着凉鞋,和旁边同学在谈论方程式,竞赛项目等。
当然凭着外在的穿着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的学霸更会打造自己的形象,树立属于个人形象的品牌。
说到形象,杨澜说的没错:
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这也是男人的修养!
同样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的必备素养,学会打扮自己真的也很重要。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而反观起其他很多学校的学生状态:
蹦迪,混日子,混学分,丧身心等等。
睡前一堆大理想,大抱负,醒来连早晨都控制不了,拿着父母的辛苦钱,穿梭游戏,浑浑噩噩度日;
想好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却上课刷视频,化着妆,睡着大觉,一点课堂秩序也没有,连一节课都不肯好好听,连考试也真的只是应付考试......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记得逛高校有一站去的是浙江,原本先是在阿里参观学习。
在逛西溪园区的时候,路上无意碰到浙大的学生,发现他们与企业接触颇多,学校组织去阿里学习,组团跟车参观。
有点好奇心,于是问了园区导员,浙大学生他们经常来交流学习的。
可见,层次的不同,接触的圈子真的不一样,接触的资源和人脉是真的不同。
虽说这句话,经常看到,被念叨,被提及。
但当你与别人在一个维度,你花了好大力气站在一个平台,却不知道这个平台是人家经常站的平台,已经扎实扎根了。
残酷,却真实。
无奈,却不得不接受。
层次不同的学校,输送和培养的学生是不同的,站在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视角。
看得远的人,不是他有多高,而是站在资源顶端。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贰
逛高校,也是逛差距,找不足
一次,在高校竞赛群里,QQ里无意加了一个好友,他在河北上学,动态里整天都是晒各种参加竞赛项目以及旅游的图片。
起初,并没有想要去看他的空间,可能还是带着好奇,还点开了空间。
参赛证书,获奖证书,志愿者证书,与一起活动的人拍照留恋,美食旅行分享,读书心得等等。
他现在大三,却和一般大三的学生活得压根不是一个样。
同一个年纪,不同的人生选择,没有好坏,却总期待成别人眼中的一束光吧。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上次,去了几个国内排名还算靠前的学校。
这一次去的时间是假期,天气还算可以。
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操场上打篮球,在操场看了一次很有激情的足球赛,在游泳馆看了游泳等等。
看似一切和任何一个学校并没有什么区别。
中午,在餐厅就餐,不同学校的餐厅风格的逼格真的不一样。
舒服,环境很棒,这是我对别人学校餐厅的综合评价。
下午一点左右,在校园里看到广告牌,上面写着与香港、美国、英国高校交流学习的大字。
显眼又刺眼。
高层次学校的资源,平台本身就是有高度。
前段考研结束了一段时间,正是学校晒很牛的学生时候。
四川大学宿舍6人全部考研上岸:
其中1人放弃清华offer,准备出国深造。
2人保研清华、1人保研北大、1人保研中国科学院、1人保研武汉大学。
他们6人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有4人连续3年专业成绩第一,2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唐立新奖学金。
6人中,有人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过、有人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获得全球金奖,还有人在中亚论坛担任过外国驻华大使的随行翻译。
接受采访时,他们说:
“寝室的学习氛围比较强,相互之间鼓励学习,稍微有松懈就会有人提醒。”
他们经常定下一些自律公约,并在一次次的学习交流与讨论中,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有科学家做过一项长达5年的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
“人是唯一能够接受暗示的动物。”
身边人的潜移默化,会对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产生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你。
你在一个优秀的圈子里,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
和自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甘于堕落;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越发平庸。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引用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这是离我们比较远的事例,近点的事例更容易让我们找出动力,进行学习。
之前大一的时候,加入社团部门的学长学姐考的也很强。
两个都是400+,来自不同的专业。
后来一个登上了校内微信,爆料出来其中一个学长是七个人实验室的一员。
不仅他一人考研上岸,跟着导师做实验的七人全部上岸,并且都考取不错的学校。
呆在优秀的圈子,遇到的人也会更加上进,更加互相监督学习,促使你不断自省找出不同,来提升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叁
二十个高校,二十个氛围,二十种见识
大学生涯,真正的意义上只有短短四年。
作为普通又普通的简青年,和很多人一样,大学里有时候也真的迷茫,无奈。
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感觉,经济不够独立却想拥有更多的那种感觉……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可是,活在这种心情下,四年就够美好了吗?
不如走一走,看一看,去和不同的人交流,去和书里的名人交流,去和你想要了解的一切交流。
年轻,就该涨涨见识。
二十个高校,二十个地方异域风情,二十种见识开阔。
也许,和你同龄人相比,你什么都没有,人家有车有房,甚至开始有了孩子。
你还在读书,用着父母的钱,没有达到那种独立。
劝你别慌,既然拥有了这种现在的状态,你就要努力去做好它,做足它。
任何一个地方,保持独立,保持理智,保持上进,该是一个如何的状态呢?
相信你慢慢会去接近,慢慢去摸索;
相信你也有自己的规划,也有自己的小蓝图;
相信你也有自己的定期目标;
……
如果有,那就继续努力吧!
如果没有,不要着急,人生比不得。
旅行完二十个大学后,我才真的懂了这个道理趁着年轻,适当出去看看祖国河山,看看前沿。
有的时候正是见识让你不再怯场,让你懂得与机会相碰,与生活相合,与自己相爱。
「
奋斗吧
青年们
」
我是简青年,等你来玩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