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写作大家园📝(夕雅编)图画梦园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作者: 总是晚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22:48 被阅读2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二维码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二维码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

    二维码技术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随着二维码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在“码”里大做文章。上述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在享受码上便利的同时还应该思考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能会对我们的权利有着怎样的威胁?我们可以借着相关的实例进行了解。

    一、消费者的财产权和公平交易权。

    由于二维码支付是基于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进行的。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未经授权的支付指令来转移消费者的财产。这样看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用户的隐私权。网络用户可能会基于获得某种信息的目的,扫描经过“包装”的二维码,可能导致用户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轻易被泄露。

    【参考案例】黄鑫文诉萍乡市维斯瑞国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肖像权、隐私权纠纷一案。

    【裁判要旨】体育公司员工杨某未经黄某同意,擅自选取黄某发布的含有其孩子、妻子的三张瘦身前后对比照片转发至其朋友圈,为体育公司进行商业宣传推广,其主观上利用黄某信息进行营利,客观上造成黄某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传播扩散,该转发行为有一定过错,并对黄某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条以及《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体育公司员工杨某行为已侵犯黄某肖像权及隐私权。

    三、商标权。

    侵权方式可以分为二维码链接和二维码广告对商标权的侵犯。经营者在二维码上嵌入式或覆盖式的使用商标,如果其使用的图标与商标权人持有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并且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同或类似,利用商标的声誉,吸引潜在客户扫描并关注其公众运营账号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则这一应用可能会侵犯商标权人的商标权。

    【参考案例】维多利亚的秘密商店品牌管理公司诉上海麦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

    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法分子在商家的收款码上覆盖自己的二维码从而获得不当利益,又如下载相应的软件盗刷别人的付款码获得财物。

    【参考案例】彭凯江利用虚假二维码链接骗取用户信息实施信用卡诈骗一案。

    【裁判要旨】行为人向被害人发送虚假的银行网站二维码链接,骗取被害人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登录,在后台获得上述信息后登录真实银行网站转走被害人卡内款项,该行为符合“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的“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使用”的情形,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目前我国与二维码有关的法律有: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

    从上述相关法律法规看,关于二维码的法律规范相较于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言,显然是滞后的。

    就最新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来说,它的法律位阶远低于法律,而且二维码自身的安全问题仍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二维码的发布权、什么资质的企业才能发布二维码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和管理;

    第二,未在细节上真正严格二维码的清洁性。怎样实现二维码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目标,《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中并未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责任,也没有对二维码支付实际操作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但属于的是事后防范,并没有给消费者以真正的保障;

    《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公民信息应该符合法律规定,但是这一规定过于笼统。目前,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也尚不完善。

    基于目前我国在防范二维码风险方面的法律尚不完善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用立法形式规范二维码的使用,并设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准确定性某些民事主体所存在恶意营销及盗刷偷刷二维码的行为,并予以法律上的规制及惩戒。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也需要相关技术企业不断提高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使用二维码的也商家可以通过提高二维码研发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从外部强化二维码的认证机制,提高可辩别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要随意扫描非官方途径的二维码或链接,当碰到要输入个人信息时要谨慎对待。一旦发现遭遇“码上陷阱”,要及时进行处理,可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冻结相应的银行账户,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同时尽可能搜集并保存证据材料用以日后维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法】二维码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bg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