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今天如何做教师
劈开大脑——历史第一课

劈开大脑——历史第一课

作者: 干国祥备课老干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8:58 被阅读2302次
    课堂现场

    9月3日,周一,2018年秋季正式上课第一天,晨山学校七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堂历史课。授课的,就是我这个屡屡试水的伪历史教师。

    课前的PPT标题,就是“审辨的历史课”。也就是说,我们为历史课定了特别的方向:审辨式思维,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历史课程的核心目标。

    上课前,问大家在暑假里有没有认真读过《人类简史》,观看BBC纪录片《奇妙的古人类旅程》,我得到了很肯定的回答。后来还发现学生在地图上所标示的现代智人走出非洲的详细路线和时间,知道这个作业大多数同学没有马虎。但是我问是否发现《奇妙的古人类旅程》一处重大的知识错误,学生们表示不知道。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但这也就是要训练的科学的敏锐嗅觉。在课的后半段,我将展示这个问题。

    昨天已经发下了全人之美课程历史课程的原则、目标和方法。上课开始,我就追问:我们的历史课,核心要学的是图左的历史课程原则、目标和方法,还是图右的两册中国历史教材?学生多少有些迎合地回答,学习的重点是原则、目标和方法。

    其实我很想花时间讲一讲这些原则、目标和方法,但是我知道它们不能用语言传授,只能在实战中慢慢地习得——它们终归不是对这些语言的记忆,而是真正地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深刻、犀利、宏大。

    历史课程诸原则

      1.历史并无定论,我们是认真的、有头脑的历史研究者,而不是接受现成答案的历史书阅读者。

      2.审查和辨析一切历史资料,首先理解“历史书写者”的目的和世界观,因为它们会决定历史故事的样子。

      3.审查一切资料的来源,从而判断它是否可靠,是否科学。

      4.学会寻找相反的证据、相反的叙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历史叙述。

      5.学会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观点、思路;能够接受与自己意见不同,但证据更为充分的历史叙述和历史观点。

      6.身为中国人,热爱祖国,对中国历史抱有温情,这是我们应该有的价值取向,它并不会妨碍我去探索和了解历史真相;即使是残酷的历史真相,也不会取消我的热爱与温情——因为文明是历史斗争的结果而不是起因,人类的历史进程充满了野性。

    历史课程主要方法及核心目标

     1.对历史保持好奇,对历史叙述保持怀疑——学会用阅读更多书籍、利用网络搜索,对历史事件加深理解,尤其是要检验它的可信度,以及有无不同的叙述,和相反的观点。

      2.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学会查阅第一手文献和资料,能够辨析几种不同历史记载的真伪,能够对不同立场的历史记载和历史评价,作出中肯的判断。

      3.能够想像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想像历史的发生——并能够比在历史现场的古人,更好地理解、解释那段历史。

      4.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学会通过地图、地理知识、相关科技和经济知识、文物、图画等历史工具和历史资料,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

      5.掌握以下具体的方法。

    在历史课程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先参考了一位美国历史教师的《历史技能手册》,也就是美国高中历史课程的17种具体方法。但是我们强调,中国历史悠久,美国历史短暂,二者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历史,所以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考古,结合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研究历史,就是美国历史所基本不需要的。至于具体有哪些不同,我们将在课程展开中慢慢明晰。

    历史方法参考

    以上,就是全人之美课程中历史课程的核心,以后将一再重复,这仅仅是象征性的开启。

    然后我们就转入了具体历史课程的学习。第一个内容,第一个小单元,教材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我把这课的标题改为“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两个标题的差异,清楚显示出追求和异同(有异有同)。

    我先要求学生辨识一块石头,结果,还是有学生准确地说出这是阿舍利手斧。但是我追问,阿舍利手斧的使用者是哪种人,学生有点吃不准了。答案是直立人,也就是匠人,而且可能应该更准确地说,晚期直立人。

    我问,这是比我们更早的人类最日常使用的工具,你有否发现它跟我们今天早日常使用的某种工具很像?学生莫衷一是,我出示的图片是鼠标。是的,它们的外形高度一致,毕竟上百万年来,我们身体外形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但是正如石斧和鼠标有着本质的差异,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有着本质的变化。

    教材第2页有张插图,用六个相续的人形表示人类的进化,我事先抛出的预习题是:猜测一下,这六个可能分别是什么人?

    教材插图(《中国历史》七上第2页)

    讨论的结果是,图画得不够理想,但依据资料,他们从左到右应该依次是:南方古猿、能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说图不够理想,就是人的体型之外,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是他们之间重要的分野,如果阿舍利手斧是晚期直立人的代表作品的话,那么弓箭就是晚期智人的“致命武器”。而外形相似的木棒和矛(标枪),无论在制作水准和使用效果上,也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图示没有清楚地呈现出这些。要知道人类外形其实是模糊的,但物证却是如山如铁的。

    然后,对这群新新的中学生而言第一个烧脑的问题来了:“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遍布着许多大型生物,随着人类的足迹遍布全球,大型动物就逐一灭绝了。请问:灭绝大型动物的最哪一种人类?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开始勉勉强强,慢慢就争论开来了。本来是想通过小组讨论,用说服的办法,取得一个临时性共识,结果大家水平相近,又因网络暂时不通,没法马上打开电脑查找更多证据(学生随带笔记本,课堂允许在需要的时候经教师同意随时查阅资料),所以小组讨论本身就没法形成结论。

    有学生坚持元谋人说,认为元谋人及其后代生活了那么漫长的时间,不会留给后来的人类以机会。

    有人认为元谋人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的工具太简陋,部落的人数可能也不够多,甚至协作能力可能也不够强。

    但元谋人说的支持者认为,早期工具和晚期工具只有外形上的区别,在杀伤力上是一样的,就像AK47步枪和M4步枪一样,都可以有效地杀伤动物。

    这个环节争论了很久,有些讨论还很幼稚,甚至完全读错了题意,或者走错了方向。不过我看重的是讨论本身,无论多幼稚的思辨和审辩,都是思维生长的开端与过程,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它们会成熟,会深刻、敏捷而且圆融。

    下课后,讨论依然在继续,每个小组都有学生打开了电脑查找证据,但是仓促之间,他们漫无目的,找不到方向。

    其实答案他们早就“知道”,只不过一切碎片还不能用一条理解的线索清楚地贯通起来——在暑假读过的《人类简史》和看过的BBC纪录片《奇妙的古人类旅程》里,应该有着足够的信息,只是要破译并不容易。

    第二堂课开始了,先得解决那个还未解决的问题。我追问的关键点,就是问谁有本事搏杀这些巨大的动物而自身不存在致命的危险。于是石块,骨头,木棒被逐一排除,装有石刃的投矛,和装有石箭簇的弓箭,以及用语言组织起数十人共同行动,成为唯一可能的条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在较远距离进行捕猎,从而在杀死巨型生物的同时,自己不受致命伤害。而拥有这个能力和这种武器的生物只有一种:晚期智人。

    元谋人是早期直立人,北京猿人是晚期直立人,这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但山顶洞人是早期智人还是晚期智人,教材和网络都没有给出答案,但至少在那个时期,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这个能力。

    所以杀死那些大型生物的,不是别人,是我们——我们的祖先。拥有语言能力和新型工具的人类像病毒一样,蔓延到哪里,那里的大型动物就很快消失。但也正是这样的肉食和团结中,我们的智慧才进一步得以进化,进化到可以坐在这里讨论人类的历史。

    学生都比较“熟悉”尼安德特人,但他们却没有从中找到上述问题的证据。于是我出示了一段关于尼人这种早期智人的介绍文字:“尼安德特人制造并使用各样的石制工具和木制长矛。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工具数万年都没有改革。因此认为他们的智力比现代人低。他们没有弓箭,要有特殊的策略去围捕动物。尼安德特人是穴居者,但也偶尔在露天地建造营地。洞穴的入口有时用石块砌小,岩穴也常常用这种方法加以改善。他们使用火,猎取一些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动物(如山羊和小鹿),并且吃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吃剩下的猎物。他们会与熊等动物争夺栖身的洞穴。”

    学生一读,就恍然大悟:作为身强力壮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没有能力捕杀巨型动物——知道这一点,其实也就知道了答案。

    然后,第二节课的核心问题来临了。

    预习题里我这样设计:

    请以“元谋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直立人”为关键词查阅相关资料(百度百科等)。

    思考:

     他们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吗?为什么?

     完成以下简表:

    对学生来说,难的是来源和去处,以及和我们的关系。这其实就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吗?

    学生的回答纠结在:他们明明知道现代智人是来自非洲的,但不能想像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后代去了哪里。

    依据过去的教材,想告诉我们元谋人和北京人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就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依据当前全球科学家的普遍共识,那就是早期的亚洲直立人已经灭亡,他们的灭亡应该与冰期有关,也可能与后期到来的智人有关。我们是现代智人,而山顶洞人(这一人种)无论是早期智人还是晚期智人,都是完全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的。

    其实我们是在进一步辨析BBC纪录片中的两种观点和两种证据:

    你认为中国起源说和非洲起源说哪一个更有道理?

    你认为头骨证据和基因证据哪个更科学?

    是的,学生模模糊糊地知道这一切,但就是不能清晰地贯通起来。毕竟,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智慧。而智慧并非天生,它需要在无数次高强度的实战中慢慢练成。

    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辨,在大家明确了科学家们的观点后,我提出了一个异议:“元谋人也可能是我们的祖先!”

    我从生物的“种”论起:所有的狗都是同一物种,因为它们可以交配生下后代。这时候洪士臻同学插话说:“有生育能力的后代。”我给了大拇指。

    课堂现场

    马和驴可以生育后代,但骡不能生育,所以马和驴不是同一物种。狮子和老虎也一样。

    我的问题是:同样是人类,我们怎么知道智人和直立人能不能、有没有生育下共同的后代?

    有学生认为他们相隔太久,有后代也可能已经不育。是的,这是很好的推测,但也仅仅是推测。而我用来质疑这一猜测的,就是那部BBC纪录片中的一个错误:依据拍摄时候发现的科学证据,尼安德特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已经彻底灭亡。而最近的基因研究和基因调查却发现,欧洲人和亚洲人拥有1%到4%不等的尼人基因,也就是说,我们是现代智人和尼人(以及和尼人同时代的其他早期智人)的共同后裔。

    尼安德特人刚被发现时,欧洲人认为自己是独立进化的,尼人就是他们的直系祖先——和我们从北京人头骨推导出中国人的起源一样。后来基因证明所有现代人都来自非洲,尼安德特人就被推测为已经灭绝。但进一步的基因研究却证明双方最终产生了融合,也就是说,走出非洲说固然没有被推翻,但确实被修正了。

    那么,元谋人和北京直立人的后裔如果一直生存下来,会不会与早期智人遭遇,并把自己的基因融入到早期智人中间,进而融入到现代人之中呢?

    我问:怎样才能证明?

    学生回答:基因研究!

    是的,虽然我们来自非洲是事实,我们同时还是北京直立人后裔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是,对尼安德特人的研究难道不是一个警告么?证据,我们需要更可靠的证据。

    课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学生展示在世界地图上重演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作铺垫——在空白地形图上盲指详细路线,并讲述全过程甚至部分关键细节,是后面这个任务的理想目标:

    为什么中国大地未能进化出现代人类?

    为什么是非洲进化出了人类?

    为什么遍布世界的类人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都来自非洲?

    配合这个问题的,是一张信息含量超级丰富的图,我要求学生结合世界地图,尤其是纬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本图片引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第132页,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现在,终于真的下课了。

    思想的暂停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执直之智:尼安狄特人
        克洛曼戎人
        就有如驴和马的种属关系

        屁如
        尼人的头骨结果显示
        他们的生理更倾向于食素
        可是考古发掘
        确证实他们是较早的猎食大型动物的火的发明一族
        他们没有现代人的灵活的对生拇指
        他们没有现代人的灵活的颈椎
        他们的舌骨以及听骨略显原始
        克人
        则是后来居上的谷居文化的拥有者
        最终彻底取代了前者

        尼人与现代人在骨骼方面的差异
        绝不可能是短短数万年的进化就能够可消除的
        执直之智:@执直之智
        所以
        编主非常厉害
      • FHaohao:我的历史课就是背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是,感觉这才是历史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历史不是让我们单纯的铭记什么
      • 王江涛七点钟:研究生上课,也未必有此水平。孩子们有福呀。
      • 张非虚:适当渗透杜威的《我们是怎样思维的》,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中的一些思维方法,可能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自主性。
        另外学生提前围绕预习题进行充分的学习思考可能有助于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个人浅见,还聁干老师批评指正!😄😄😄
      • 不过俗人:我上学的时候从没有这样一节历史课,点赞:+1:

      本文标题:劈开大脑——历史第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c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