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思维0岁的产品经理
《幕后产品》思考&算法干货

《幕后产品》思考&算法干货

作者: 白驹过_隙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00:01 被阅读154次

    1 经验经验,食人间烟火

    2 产品方法论

    2.1 需求调研:

    a 思考有多少种角色,使用方,服务方等全部考虑进去。尽可能全面

    b 用户访谈:用户访谈方式很多,核心用户访谈(不同种类),如果有较多的用户,可以设计问卷调查。事先准备好问题,属性实际应用的业务流程。包括用户属性,业务属性,流程场景。用户访谈实地的形式很多,可以实地考察,产品开发测试人员头脑风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营人员访谈等

    竞品分析:竞品分析,不是用几天分析了某个产品,完成了一份报告,而是从产品,用户,数据三个维度去思考和分析,竞品分析是贯穿产品工作的始终,所谓知己知彼,从用户和数据,查看用户反馈,了解竞品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竞品数据可以查看的渠道:百度指数,易观千帆,企鹅智库,App Store,各大Android应用市场。36氪,talkingDate,艾瑞网等

    思考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重点:比如现在做的是学生管理系统,有人提出要加论坛功能,第一思考问题的是,为什么加论坛,添加了好处是什么(其中给用户的好处,给公司的好处),和我们现在做的学生管理系统有什么关系(产品定位),投入产出比如何,有什么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否有运营维护人员等、又比如做分享功能,什么场景下用户会主动去分享

    分析需求:需求越多,对产品掌握的也就越全面,做决策也就越清晰,通过大量的需求调用,需求有真伪,有轻重缓急,做什么需求能给产品带来最大的价值,需要多种方式去评估。而不是满足所有人反馈的需求,需求堆砌不出好产品。

    迭代需求获取:产品内部反馈,各大论坛,贴吧,知乎,微信群,平时有人的吐槽,都是获取需求的渠道。

    对于用户反馈,反馈的次数多,一定要做吗,既不能完全靠数据统计,也不能完全依赖数据统计。而是在错综复杂中有蛛丝马迹可循。

    关于场景思考,特定时间,人物,环境存在特定的关系,具象化,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物对软件的使用要求可能都有所不同,举例子,相机拍照,听音乐,等等

    3 产品架构,信息架构

    产品架构,梳理功能层,业务逻辑层,呈现方式可以通过流程图,思维导图,方案等方式输出

    信息架构梳理表现层,呈现方式,原型,文档,功能清单等方式输出

    4 项目评审:项目背景,目标,为了解决目标,我们的方案。其中评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常的梳理逻辑,页面交互,框架权限等。然后细化原型页面。另外一种,通过用户故事的方式,拆分用户故事,小故事(最小可行性方案MVP)讲解,方便开发人员理解需求和拆分实现需求

    6 项目迭代,规范上的,原型,禅道,测试,项目上线等

    7 查看用户反馈,统计数据(其中数据引导产品,用户反馈引导产品,即互联网思想,以用户为中心),比如分享台统计,查阅,点赞,分享,评论等行为,分享数据最多,而分享数据中各个模块的比例又是多少,重点研究分享模块,对分享模块的扩展等

    8 A/B测试,A/B案

    9 洞察用户心理,产品食人间烟火,求知,善断。例如网易云音乐评论为什么活了:用户的心理,回忆,共鸣,懒,孤独等。例如为什么会有小米粉(小米品牌会有人爱到骨子里,同时会有人讨厌),而华为这种现象就比较少

    10 对运营的思考,UGC,内容产品,需要有矛盾,也需要平衡点。不展开

    11 游戏的上瘾机制。用户粘性,不展开。

    12 算法,个性化推荐

    算法推荐内容本身没有对与错,优化的是推荐的准确度。推荐用户想要的内容。提高用户留存,朝着人工智能发展。

    产品提供需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何种推荐

    1 热度算法

    把热点的内容推荐给用户:新闻的热度分=初始热度分+用户交互产生的热度分-随时间衰减的热度分

    1.1 初始热度分:新闻关键词热词库,匹配度越高,对应的分值越高

    1.2 用户行为:如阅读,收藏,分享,评论...  根据权重赋予分数,用户行为公式:x*阅读+y*收藏+z*分享+w*评论

    1.3 时间衰退,可以利用学习过的数学公司

    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2.1 过滤特殊词,如"啊,的,是",一个关键词在某条新闻中出现的频率大,在所有文档中小,就是很好的热度关键词

    2.2  新闻1,和新闻2,相同的关键词为准则推荐新闻3,有个函数关系去关联

    3 基于用户的协同推荐

    基本原理:依据用户A的阅读喜好,为A找到兴趣相近的人群。所谓人以群分,然后把群体中其他人喜欢的,但是A没有阅读的推荐内容给A

    4 标签,用户画像推荐算法:例如app注册后,让你选择所属类型,职业等信息,根据浏览,购买行为,对用户形成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去推荐内容。

       4.1 内容来源。

    热度特征。包括全局热度、分类热度,主题热度,以及关键词热度等。内容热度信息在大的推荐系统特别在用户冷启动的时候非常有效。

     4.2 过滤处理:通过停留时间短的内容,过滤处理,即阅读的停留时间起到筛选作用

      4.3 惩罚机制:如果一篇文章,推荐给用户没有被点击,相关权重(类别,关键词,来源)权重会被惩罚

    5 不感兴趣:根据不感兴趣,反向的用户画像

    6 推荐重复的内容。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每个人对重复的定义不一样。举个例子,有人觉得这篇讲皇马和巴萨的文章,昨天已经看过类似内容,今天还说这两个队那就是重复。但对于一个重度球迷而言,尤其是巴萨的球迷,恨不得所有报道都看一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判断相似文章的主题、行文、主体等内容,根据这些特征做线上策略。

    7 时空特征:分析内容的发生地和时效性:例如在厦门发生的新闻,推荐给北京,意义不大。但是可以根据热度值,扩张范围

    8 质量:判断内容是否低俗,色情,是软文和鸡汤: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样本库非常大,图片、文本同时分析。谩骂模型的样本库同样超过百万,用户经常出言不讳或者不当的评论,有惩罚机制。

    9 标签层级关联:上面Root,下面第一层的分类是像科技、体育、财经、娱乐,体育这样的大类,再下面细分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田径、游泳...,足球再细分国际足球、中国足球,中国足球又细分中甲、中超、国家队...,相比单独的分类器,利用层次化文本分类算法能更好地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

    10 A/B 测试

    11 内容安全:针对大数据,有1%的内容出现了安全问题,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重视内容审核,内容审核,根据对简书的使用和理解,发布一篇文章,在自己的页面可看,发布正常,实际上发布出去了吗,没有,是系统智能去识别,审核通过与否。在发布一篇文章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容审核完,而文章篇幅较长,审核的时间也就叫长,自己可以查看(是个假象,发布者以为自己发布出去了),分享链接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在查看的时提示还在审核中,由于是c端产品,很大程度减少了用户以为需要审核的等待时间。

    UGC和PGC:

    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UGC:

    12 算法相关性

    两组数据。或者理解为两组向量的相关性是强还是弱,可以利用中学学过的余弦函数去做判断,cosθ=(A*B)/(|A|*|B|)

    例如:两个新闻的关键词虽然类似,讲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相关性很弱。如果只是看关键词重合度,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就很高;所以特征向量还需要有第二个关键词的指标,叫新闻内频率,称之为TF(Term Frequency),衡量每个关键词在新闻里面是否高频。

    关键词在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频率的相反值,称之为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为什么会是相反值?因为一个关键词在某条新闻出现的频率最大,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越小,该关键词对这条新闻的特征标识作用越大。

    这就对应两组数据,而两组数据,可以用余弦函数去做关联,根据(-1 ~ +1)判断关联度强还是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幕后产品》思考&算法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ko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