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去世,享年94岁。嗯,按岁数说,这是喜丧。但消息传开的第一时间,朋友圈、微博立时变为云追悼会。此次追悼者跨越年龄、跨越地区,60后的父母和00后的子女同时发自真心地为共同的青春哀悼。无论是来自香江,或是生于蒙古,南北差异再不重要,金庸就是这样的存在,他影响了至少半个世纪的中国人。
这两天整理金庸先生生平的内容已太多太多,传奇人物有传奇人生,我只想讲讲我和金庸先生的故事。
人生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至今依然是我最喜欢的金庸作品,从未改变。
金庸的作品生命力无比强大是因为它总会在你的生命里出现,你避无可避。影视业尚不兴盛的年代,父辈甚至爷爷辈看金庸的纸质小说,影视业繁荣昌盛后,80后到00后都看过几部不同版本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每一代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最经典的金庸影视版作品,如父母心中翁美玲的俏黄蓉,80后心中吕颂贤的令狐冲,林青霞的东方不败,90后心中或许胡军的乔峰、刘涛的阿朱亦是不灭的灯塔。
我看《笑傲江湖》是因为太喜欢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在初二的寒假缠着在图书馆工作的妈妈给我借回来四本已经被无数读者翻烂书皮的三联版《笑傲江湖》。
初二的女生处于刚刚情窦初开的年纪,要说剧版的《笑傲江湖》哪里最吸引我当时的眼球,无可否认自然是令狐冲和任盈盈间的感情线。那时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有那么多美好的词可以形容一位男性,“风流倜傥、潇洒不羁、不羁中带着洒脱、洒脱中包含侠义”,也第一次感受到有那么多美好的词可以形容一位女性,“娇俏中却带着稳重,含羞中又蕴含大气”,大师兄和小师妹青涩而懵懂的初恋固然美,但更美的却是更懂如何爱令狐冲且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令狐冲这一段初恋的任盈盈。
可小说版《笑傲江湖》第一个深深打动我的片段并非是开篇关于大师兄和小师妹的描写,而是旧版中雨夜血战那一段。令狐冲一人敌十五个蒙面客和华山剑宗封不平,不过两三个章节,却勾勒出节奏感极强的打斗画面。那时才明白金庸作品之所以不断被改编为影视剧作品,是因为他作品的内容太过丰富,文字形成的画面感能够具象浮现在读者脑中,又有诸多人生哲理和社会隐喻埋藏于书中的每个角落。
《笑傲江湖》对我的影响至深,以至于我在西安生活的四年中,多次上华山,因为我们读金庸的人总要走一走令狐师兄当年走过的路,看看能不能偶遇风清扬大前辈。
人生看武侠小说的第一次流泪——《白马啸西风》
《白马啸西风》在金庸所有的作品中知名度肯定不算顶尖,这篇中篇小说却让我在大学的英语听力课上,看到落泪。
最初知道《白马啸西风》缘起于我的初恋男友,他当时的MSN签名为“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想要。”,年少时的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后来才从初恋男友那里得知原文出自金庸的《白马啸西风》。
《白马啸西风》在金庸的作品里颇有几分独特,不再是浓墨重彩的江湖儿女,全文重归大漠边疆,出场人物也并不算多,读来竟是爱情故事的滋味。原来一个写武侠的大家以一个少女的角度讲述爱情,竟是丝丝入扣般的细腻。
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她却爱着他……自古爱情便有求而不得,谁若遇上也多半心伤,这样的故事不限民族、不限地域、不限年龄,人与人的痛苦总是相似,唯一的不同或许是面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选择。汉族小姑娘李文秀最终赢得了哈萨克人的尊重与友谊,甚至他们希望她嫁给哈萨克人,并且许诺会送她许多牛、许多羊、给她搭最好的帐篷。
可就像文中所说“包罗万象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是啊,“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人生第一次被说像女主角而看的武侠小说——《连城诀》
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应该对一个曾经很火的随机测试有印象,即测试你是金庸小说中的哪位女主人公/男主人公。
那时,我测出的结论是凌霜华。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个测试的依据是什么,或许本身毫无依据,但连续在几个不同的网站都测出相同的结论,让我对这个女主人公的名字开始上心。
凌霜华出自金庸的《连城诀》,这部小说堪称金庸小说中的暗黑系,描写人性之黑暗力透纸背,万震山将徒弟砌入墙内,凌退思将亲生女儿活埋,将这部小说称为童年阴影也不为过。甚至多年后,有社会新闻称电信诈骗犯在民房墙内砌入现金,我也总认为是从《连城诀》得到的灵感。
《连城诀》中凌霜华和丁典并不是男女一号,出场篇幅也不多,在我心里却成为金庸CP中很特别的一对。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含情脉脉地谈情说爱,甚至对望一眼都是奢求,彼此却在用生命维系这段爱情。
小时候会想为什么测试让我是这么苦逼的凌霜华,现在会觉得倘若人生真能遇到一位丁典,那做凌霜华绝对不冤。
金庸或许是我们和父母为数不多能够把酒言欢共欣赏的作家,我曾和我爸探讨《射雕英雄传》中用羊腿当梯子爬雪山的剧情,也和我妈在大同聊起乔峰变萧峰的故事。
年少读金庸的我,在他构造的武侠世界里读懂了爱情、友情、亲情、侠与义,说他是我人生中一位重要的启蒙导师亦不为过。
我相信我们依然还会在电视上不断看到由金庸先生的作品改编而成影视剧,也无比坚信金庸先生的作品在一、二百年后,依然还会有年轻读者阅读并为之或拍案叫绝,或默默流泪。
金庸先生走了,没关系,是您说的“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我也尽量故作潇洒地祝您,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