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比赛的授课内容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个人感觉很不好讲,尤其要讲出新意来,更是难上加难。理由有二,一是尽管传统文化这个词汇我们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的国学底子很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碎片化、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学生更是没有什么国学基础,这么一来,老师很难讲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之感觉来,学生也没有接受传统文化的信息储备基础,师生难于产生共鸣,无共鸣,就无“文化”的感觉。二是看看我们的教材《文化生活》,教材有思想,有主张,但是可读性并不强,说实话,教材的魅力远远不如一本金庸武侠小说。要打动人心,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激发,单单列举教条式的结论是远远达不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的。我们这次出去比赛,看能不能勇敢地做出些改变的尝试,讲传统文化讲出文化的味道,讲出中国的文化的味道,真正达到“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的目的,从而追寻到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程的结构不难,它大致分为三部分:传统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些内容学生能看懂,难点是我们如何实现课程目标,带领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不是仅仅记下几句断断续续的结论。太重视结论而轻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容易会限制学生思考和感受,特别容易扼杀兴趣的培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教材讲了传统文化的四点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从从传统文化的表现入手,结合生活实际,选取典型案例,和学生一起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分析在当代中国社会,我们为什么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从而一起找到正确的对待方法。
从表现(即现象)开始寻根索源之旅,去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去理解传统文化为什么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提高与传统文化对话的能力。传统文化的四点表现,不需要平均用力,考虑到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内容,比如,可以把具体分析传统习俗当做这一课的切入点,理由很明显:传统习俗就在我们生活中,学生不会很陌生,这就贴近学生的生活,老师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当然也有难点需要处理:对所列举的传统习俗的例子,要进行深挖,还要为下面的环节埋下伏笔。要了解生活中传统习俗的变迁,从中总结出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要分析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从中总结出传统文化性质上作用的双重性,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以传统习俗作为切入点,好处是对老师和学生的国学基础要求不高,不利的方面是展现不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要让课堂充溢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表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发力”(《叶嘉莹说阮籍诗》),又降低处理的难度,以传统思想做切入点太难,它需要授课老师对思想史有研究,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传统文艺中传统文学为切入点。传统文学,语文课本也有涉及,学生有一定的接触,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中国文学有两大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各有各的源头,也各有各的传承。现实主义源头,我们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我们读《离骚》,但是中国文学有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强不息,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这是传统文化就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该为之感到自豪,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当然,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比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要分析出之所以是糟粕的原因,糟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钳制了思想的进步。结合传统文化的典型例子,把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说清楚了,就可以从容地去解决第三个问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有精华部分,又有糟粕部分,因此我们就要辩证对待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就是要去继承和发展,发挥传统文化额积极作用。教材在这一框里只提到了我们应该要具有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讲清楚两点,一是我们要有分辨能力,能够判断出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地方,顺势问下学生:判断精华和糟粕容易吗?如何提高判断和鉴赏能力。期待引起学生反思,在学生心里埋下学习国学的爱的种子。二是判断精华和糟粕的标准是传统文化能不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也要告诉学生,这个标准是科学的,但是不能由此滑向“功利主义”标准,优秀文化的还要有滋养人的灵魂的作用。
我们全体老师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又达成了共识:优质课既要稳,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到位。优质课更要新,授课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路,力求能够达到“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效果。立意要高,要正确,破解问题的方法要新,要恰到好处。我们也深知,操作起来一定会比理论上讨论更难,但毕竟向好的方面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路是走出来的,我们坚信,何况我们身处“敢于创造奇迹”的热土——余干一中。一起热爱,一起奋斗,坚持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