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放弃与新生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08:11 被阅读129次

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你从来没有的事物。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放弃与新生”一节中写到: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要经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的程度,甚至如同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死亡的痛苦是诞生的痛苦,而诞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生与死,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建立更新的观念和理念,旧有的观念和理论就必须死去。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在他看来,人越是活得长久,历经的生与死也就越多,与此同时,也就会经历更多的欢乐和更大的痛苦。

我们是否能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派克认为,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肯定的,是指: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再存在,我们经由成长和自律,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比如那些在孩子们眼里是天大的难题,到了成人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时痛苦就不成为痛苦了。更何况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爱。爱,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痛苦。

派克提供的降低心灵痛苦的途经值得学习借鉴,我们可以借由自律,不断增强自己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的心智不断成熟,心中充满爱。

为什么说我们无法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派克写到:心智成熟的人,心中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种决定。在全知全觉下做决定,远比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譬如说,两位将军各带一万名士兵外出作战,在一位将军眼里,一万士兵不过是战略工具而已,而在另一位将军看来,士兵不仅仅是作战的工具,他们个个是独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份子。那么生死关头,哪位将军更容易做出决策呢?很明显,答案是前者,因为他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历经的痛苦。类似上述情形,也会发生在企业主、医生、教师、父母身上。

派克上面这段话让我感动和反思,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是否把孩子们当作是独立的生命,能处处为他们的生命成长着想呢?

派克还强调到: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你从来没有的事物。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谈起。同样,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不愿为此经受痛苦。只有从头开始,进行自律,才是惟一的捷径,如同必须经历不可或缺的青春期、青年时期和中年成长阶段。

自律是成长的捷径,通过自律,首先确立起自我,然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放弃自我,在放弃中获得新生,使心智走向成熟。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放弃与新生

    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你从来没有的事物。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放弃与新生”一节中...

  • 放弃与新生

    人类只有适当的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

  • 放弃与新生

    女子,自古以来就是弱者的代名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好像直到我们父母这一代,大部分家庭依然在遵从这套规则...

  • 放弃与新生

    我继续看着那本书,继续往下看着,第一章,讲到了自律,自律自律,我便以为是像生活中,学习上我们的自律,结果不是。 自...

  • 放弃与新生

    在自我不断扩展的过程中,新的认知会产生。最近又打开《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对过去固有思维...

  • 王延平 || 成长与信仰

    《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是“成长与信仰”,心理学家派克通过“信仰与世界观”、“科学与信仰”、“婴儿与洗澡水”等多个...

  • 王延平 || 科学与信仰

    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与世界观。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

  • 王延平 || 道理与心理

    常常会听到有家长说:给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怎么还是不好好学习? 我们自己也时常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 王延平 || 责备与宽恕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第一部分第二章的内容是“责备与宽恕”。 在“责备与宽恕”一章中,心理学家派克用“责备...

  • 王延平 || 自爱与自负

    心理学家派克在“自爱与自负”一节中,首先对“自知之明”进行了诠释和强调。 派克写到:“谦逊,意味着有自知之明。”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放弃与新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w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