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责备与宽恕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7:29 被阅读21次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第一部分第二章的内容是“责备与宽恕”。

在“责备与宽恕”一章中,心理学家派克用“责备与愤怒”、“责备与判断”、“不知所措的烦恼”、“责备的规则”、“廉价的宽恕”、“自毁模式”、“宽恕的必要性”等小节的内容对责备与宽恕进行了阐述。

责备他人的目的是想逃避自己的责任和应承受的痛苦。但是,通过责备这种方式真能减轻我们的痛苦吗?派克写到:选择责备就是选择了心理疾病,总是责备他人,十有八九会患有人格障碍。

过多的责备,会导致心理疾病。如何才能努力减少责备呢?

一是要学会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情绪。当他人侵犯了我们地理上的领地、心理上的领地或意识上的领地时,我们应在愤怒暴发前有所觉察,并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

二是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判断。习惯于评判他人的我们,有两句话须谨记:在对别人评头论足时,也要准备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在评判他人之前,别忘记先评判自己。

三是要把握好责备的时机。如何把握?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一边忍受着不知所措的痛苦,一边反复自问,这是认真对待问题的过程。

四是要警惕陷入“责备游戏”。生活中经常会上演“要不是因为你”的“责备游戏”,从而引发相互责备这种“反复式互动”,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影响了彼此间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学会识别“责备游戏”,并及时终止责备。

选择责备,就是选择了心理疾病,而选择了宽恕,就是选择了健康。

宽恕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但真正的宽恕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首先必须承认对方“有罪”,再在心理上起草诉状和辩护状,然后是上诉和庭审,直到做出判决。

廉价的宽恕只是口头上的宽恕,内心却依然有恨,甚至把怨恨压抑进了潜意识。这种压抑的怨恨可能会导致自毁模式。自毁模式的初始动机是想以自己的失败来表达恨意,达到惩罚所恨之人的目的,实质上最终惩罚的却是自己。

从本质上讲,宽恕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宽恕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少些责备,多些宽恕。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责备与宽恕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第一部分第二章的内容是“责备与宽恕”。 在“责备与宽恕”一章中,心理学家派克用“责备...

  • 王延平 || 责备与判断

    在评判他人之前,别忘记先评判自己。 当我们责备别人时,我们已经对那个人的言行做出了判断:他以某种方式冒犯了我,他是...

  • 王延平 || 责备与愤怒

    过多的责备,会导致心理疾病。如何才能有效减少责备呢?我们需要先了解责备的源起。 心理学家派克在“责备与愤怒”一节中...

  • 责备与宽恕

    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还要学会宽恕。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自己的问题而责备他人…… 责备他人,实际上是在逃避自己的...

  • 王延平 || 责备的规则

    派克在“责备的规则”一节中,把那些不会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 派克在文中写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

  • 王延平 || 廉价的宽恕

    我们很多人会把宽恕简单化,心理学家派克将这种简单化的宽恕称作“廉价的宽恕”。 派克在“廉价的宽恕”一节中写到:许多...

  • 少有人走的路3笔记:第2章责备与宽恕

    第二章责备与宽恕。 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还要学会宽恕。 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

  • 责人之心责己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用责备别人的思想去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想法去宽恕别人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少有人走的路(思维导图)~bettie_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责备与愤怒 责备总是从愤怒开始。所以我...

  • 生活日记 2021-04-15

    今日阅读:《少有人走的路3 与心灵对话》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还要学会宽恕。 从本质上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责备与宽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eo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