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讲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吧。
我出生于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是70年代第一批大学生。在那个高中生即可被村里人仰目的时代,父母双“学士”的我可以说是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
我五岁的时候,家里找木料做板凳,我爸拎来一桶清漆,用毛刷在凳子上工工整整刷上了花体“hello”、“apple”等英文单词。以他一贯潇洒清丽的书法功底写出来的单词几可媲美印刷体。
家里满满一柜子的藏书,是我幼时嬉戏的乐园。
自小父母对我期望极高。
许是小时看书太多,上了初中的我开始无病呻吟,天天吟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或者“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时可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白衣飘飘》的年代。
于是我的成绩就像数学课上的向下的抛物线,除却语文其他都一降到底。幸好父母均属于宽容的乐天派,没有给我太大压力。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我要高二了,我理所当然地分到了文科班。这让长期不胜于理化的我似乎看到了曙光。
然而,也仅仅是曙光而已。
第一次摸底,我考了第46名。
我们班总共47人。
更让我涕笑皆非的是,许是觉得和我同病相怜的缘故,坐我后排的考第47的家伙,居然趁没人的时候要求我做他女朋友。
真是让我有杀了他的心,忽然之间我有了股想要好好学习的冲动。
于是我安慰自己,去年还第64名,今年一来就46了,我这半年进步不小,这说明我天资聪颖。呵呵哒。我看见老天在翻白眼。
当时我的同桌是一个绩优生,次次考试班级前五。同桌不爱说话,但人很好,很照顾我。
当时我不知道为嘛自己的成绩不好,其实我很爱学习的,只是学习不爱我。平时上课也听讲,只是听懂多少就不好说了。
1.
一次我照旧两眼迷糊地盯着黑板,脑子飞到九宵云外去找太上老君下棋。陡然间老师叫我,我一激灵,木呆呆站起来,老师当时心情似乎不错,现在想来可能是头天晚上夫妻俩好好交流了一下,于是笑眯眯地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这个问题我居然会!头天晚上不小心瞄了一眼答案,于是我脱口而出。
我居然因为这次提问破天荒认认真真地听了一次课,这次课的内容结结实实地印在了脑子里。
课后我想,似乎大概也许可能我其实听得懂老师讲课的。
好吧,就以此为切入点,目标就是“认真且不惜一切代价听懂每一次课”。
从此,我坚持每堂课都抬头看黑板。要知道,我以前可是万年不抬头的人。而且在看黑板的同时积极跟着老师的思路哇哇大叫。对,你没看错,就是哇哇大叫。就是老师问什么答什么,抢着说答案,说做题思路,基本上一堂课下来我们的教室是最热闹的。然后我上课爱跑神的毛病就治好了。
然后,我的数学从不及格直接蹦到了班级前十。
2.
又一个晚自习开始了。许是习题太多,我心烦意乱地抓抓这个看看那个,一堂课下来哪个都只看了个皮毛。
同桌不解地瞅着我:你难道从不做计划的么?
计划!
一道灵光闪电一样划过我的心里。我知道我缺少的是什么了。
下一个目标就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决执行”。
我首先根据每门课程高考中所占比重,对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我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然后针对需要提高的环节制定计划,重点训练,最后针对训练结果预估自己分值。
我进行英语训练。每天十点课间二十分钟,我要做一套完形填空,看好表,掐时间,铃响,做题,铃响,结束,对答案。
我坚持了三个月,每天如此。
我的完形填空从20道题得5分变成得16分以上。
我将自己时间分段,早上6点不到起床,1小时历史1小时政治,中午英语专项伴我度过午休,下午最困的时候语文来提神,晚自休全部给数学大神。因为我知道,在文科班数学好就是杀手锏。
各归其位、各安其命。几大课程各自都有各自的位置。
华罗庚爷爷告诉我,这叫统筹规划。
我这阶段的目标“制定好计划并坚决执行”坚持到高考。我的成绩已经稳居班内前五。偶尔一不小心还拿了个全年级第一。
那是我过得最为充实的两年,让我至今仍无比留恋。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那烈火燃烧的青春。
3.
工作了,我到了一线岗位,所有人都认为最苦逼也最容易出成绩的岗位。我初来乍到、一脸懵逼。还能咋办,甩开膀子干呗。由于业务繁多,每天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自然任务的目标变成了“着力完成每项工作,当日事当日毕,不积攒任何工作”。
于是,一段虐身虐心之路就此开启。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敲厚厚一撂报告,做各种各样的汇报,应对无数意料的和意料之外的人群。
半年后完全适应工作节奏。完全贯彻执行了当日事当事毕的目标,没有任何拖拉的后遗症,就此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而且,从此我练就了一心多用的能力和无比专注的功底。我可以无比投入地坐在办公桌前一整天,也可以查资料、接电话、写报告三者同时进行,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那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也是我自高考以来又一次感到无比充实的一年。
我的故事说完了,并不跌宕起伏。真是的,你们期望一个绩优生能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故事呢?对于她来讲,树立跳起来能够得着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坚决地贯彻执行并时时检测,专心、专注、集中解决问题,这才是日常最重要的事情。
这套系统我使用延续至今,受益无穷。多年后,我听到了这套系统的另一个名称: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目标管理。
对于掌握了这套系统的人来说,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它所需的无非是要沿着正确的道路一直奔走,克服路上出现的一切困难并专注于脚下。
我从不自认成功,我仅是一个受益者。同时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生来并非完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就像星球表面的坑洞。一下子变得很完美当然不现实,但是如果我们能针对这些坑洞有计划地慢慢填补,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与财富多少无关,而与人生圆满有关。
致所有对自己有要求,想要人生圆满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