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鲁西南地区的乡村,有一种独特的习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磕头拜年。这是一种古老而庄重的传统,代表着山东人民对祖先和长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我依稀还记得,那时候我才七八岁,就跟着父亲、叔叔、大爷们早起拜年了。
大年初一的凌晨,天还未亮,一片热闹的景象正悄然展开。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准备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在这里,磕头拜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几乎每家的男人、男孩、新媳妇等都会倾巢而出,去给村里年长的老人拜年。我们小孩子往往是在凌晨的鞭炮声中给吵醒的,那时候小,早早地起了床,跟着大人们在院子门口放鞭炮。大年初一几乎每个人都起得很早,那时候天还是黑的,但是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亮起了灯,开始烧香、生火、下水饺。吃完了素馅的饺子,拜年就陆陆续续地开始了。
拜年,一般是一个家族一个集体,大家都相约到一个年长的长辈家里集合,倘若在路上遇到了年龄不算太大的长辈,先是嘘寒问暖,紧接着尝试跪下给长辈磕头,而长辈则百般推脱,使劲驾着晚辈的胳膊不让其跪下,但晚辈们则铁了心要跪,晚辈的力气大,长辈拧不过晚辈,一不留神,晚辈“砰”的一声跪下,紧接着被长辈扶了起来,就这样,一场像“打架”似的拜年就完成了,甚是有趣。
到了拜年的老人家,就会看见堂屋里或者院子里铺着一张席子,方便来拜年的人跪下磕头。来拜年的人通常是一帮一帮的,一个家族一帮,这些人围着老人说这话,拉着手,嘘寒问暖,代表了晚辈对长辈的关心与敬佩之情。说完话,随着年长的长辈起身,家中的年轻一辈也紧随其后。在长辈的引领下,大家依次跪下,额头轻轻触地,向长辈行拜年礼。每个人都凝聚着一颗敬爱和感激的心,表达对前辈们的敬重和祝福,同时也传递着对祖先的思念和怀念。
拜完祭后,长辈们会轻轻地抚摸着年轻人的头发,赐予香烟、瓜子、糖果作为新年的祝福和喜庆。年轻人则以笑脸接受长辈们的祝福和慰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说,山东是礼仪之邦,磕头拜年真是太隆重了。的确,在鲁西南地区的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情景仿佛一张张美丽的画卷,在乡间悠扬而温暖的春风中展开。这一古老而庄重的传统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前辈的尊敬与感激,也弘扬了家庭和乡村间的团结与和谐。正是这份亲情、友情和乡情,使得这个春节更加璀璨而美好。
磕头拜年是山东人民心中的一份礼仪和情感,是一种传承和传统的延续。通过这一简单而庄重的仪式,家庭的凝聚力被巩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门尊重与感恩的修行。在这个春节的年初,山东人磕头拜年的乡土散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描绘着人们对于家庭的情感和对于传统的尊重。每年的春节,无论如何变化,这一淳朴而美好的习俗都会被山东人民传承下去,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岁月静好和幸福安康。(声明:本文为原创散文,图源网络,无关本文内容,图片如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61396/4a0eb7523d6db71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