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早起拜年01.
大年初一第一天,我们都要早起拜年。记得我小时候,村上总是会比赛谁家起的最早,谁家能先放第一挂鞭炮,大家争着给新年迎一个好彩头。
父亲通常会在四五点钟就喊我们起床,吃饺子前我们几个齐刷刷跪下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则会给我们发一块钱的压岁钱。
母亲则会准备好一大碗的饺子,我们要给爷爷奶奶送过去。
爷爷奶奶家是第一站,爷爷会给我们打开门,送上饺子后,父母先磕头,然后我们几个排着队跟在后面,奶奶去世的早,但是我们依然会给她磕头,爷爷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女孩五毛,男孩一块。
这样的性别歧视直到我上了高中,我才为我们争取到了平等权,后来压岁钱统一变成了五元。
从爷爷家出发,我们去几个叔叔家拜年,这就是就近原则,先给自己最亲近的人拜年,然后才是越来越远的本家亲戚。当然,无论进了谁家,我们都是以磕头的方式,然后我们会收获很多的糖果,有钱的人家还会发核桃,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幸运的一件事了。
我们小时候喜欢大口袋的衣服,这样我们可以装下更多的糖果瓜子,然后大家互相比看谁的收获最大。有时候为了让糖果更多一些,我们也会去街坊邻居家磕头拜年,反正祝福这件事到哪都是会令人愉悦的。
我很赞成家长带着孩子们多走走,这是培养孩子们人际交往能力最好的机会。
02.
只是后来拜年的规矩就变了,人们不再选择磕头的方式,而是鞠躬,后来就变成了客气的问候。
嘴上说“给您磕头拜年了”,行动上并没有任何表示,大家彼此互相祝福一下就算完成了这样的仪式,大家开始崇尚这样的新式拜年,而孩子们也慢慢就忘记了磕头拜年这回事。
过年没了年味,我觉得拜年的方式变化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常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总觉得跪是不能提倡的,但是跪天跪地跪父母长辈是必须存在的,我们不能等没了父母才跪下磕头。
所以从去年或者很多年开始,我就打破拜年的规矩,重拾磕头拜年这一习俗,给自己的父母必须磕头拜年,其他的亲戚选择鞠躬问候。
03.
在娘家,我排行老大;在婆家老李排行老大,我是大嫂大。我记得婆家的五叔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树丽,你是咱家孩子们的大嫂,也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你的站位很重要,你必须占好C位。
我的五叔也对我说过:你是你们这一辈份中的老大,你说了算,他们都听你的。
我以前总是把自己当做孩子,在我们家我一直把大妹妹当做最强者,可是责任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落到我的肩上,我必须扛起来,尤其是进入中年后,家里的事就多了起来,我出场的机率也越来越高,我都不敢忘了自己的责任,时常记得父亲说得那句“吃亏是福”。
04.
儿子自然就是家里他们那一辈份的老大哥,我需要传递给他的也是相同的理念,凡事他需要先打个样。
初一拜年,儿子早起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可是爷爷出去了,而且弟媳一家人还没来。
等到孩子们都来了,他们排队磕头拜年,这个规矩我去年立好了,今年孩子们自然明白。
给爷爷奶奶磕头结束后,儿子给我和老李磕头拜年,望着眼前的儿子,我突然心中感慨万千,我的儿子长大了。
小时候儿子磕头拜年,那时他根本没有“感恩”的概念,只是觉得好玩;后来再大一点,他也只是为了得到压岁钱。而现在虽然也是为了压岁钱,但是感情的成分自然厚重了许多。
我的儿子马上就18岁了,我们为他的进步越来越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早公公婆婆对于我们的磕头拜年总是拒绝,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是愉悦的和满足的,一个头磕下去就是最大的尊重和崇拜。
规矩立了就要执行,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我们需要孩子对自己怎样,我们就要用同样对待别人。
05.
我看了侄女写的简文,她早起看弟弟给父亲磕头得到了一百块钱的压岁钱,于是她也跟着磕了头。
我读到此处觉得好气有好笑,好气的是兄弟,凭什么给你一人磕头拜年,父母两个一个都不能少。好笑的是我侄女,你是大姐,应该带着弟弟一起给父母磕头,而不是只冲着手里有钱的父亲去。
所以,规矩不仅仅是需要立,更重要的是需要教。
今天我们要回娘家拜年,我们都需要给孩子们再补补这节课,当然最重要是给自己补补这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