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诗圣”杜甫,英国有“故事圣手”毛姆。
毛姆写故事的手法有多精彩?英国作家西里尔·康诺利如是评价:
如果一切都消失,仍然会有一个讲故事的人的世界……这毫无疑问就是永恒的毛姆世界,一旦我们走进这世界,就像走进柯南道尔的贝克街一样,怀着快乐的、永远回到家的感觉。
柏拉图有句名言,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毛姆创作的这部《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如今过去100多年,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坛史上依旧长盛不衰,它影响的远不止一个时代。
一本书首先攫住人们眼球的就是书名,《月亮与六便士》书名的来历有一个小故事:
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
如此一来,整部作品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通过书名得到有效呈现。
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代表现实,理想和现实的故事即是书中艺术和生活的矛盾。
艺术是什么?
毛姆之侄罗宾·毛姆说,艺术家的职责是让生活变得更完美,或是使生活变得扭曲。
在我看来,艺术是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而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通过舞蹈表达舞者的艺术,有人通过音乐表达乐者的艺术,而书中主人公史崔兰(注:翻译版本的不同)则是通过画画表现画家的艺术,他把一生的艺术使命寄托于绘画,最终在画布上绘出了灵魂深处的壮美蓝图,完成了身为艺术家的使命。
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我读到了一个癫狂的艺术家的生命史,我还读到了爱情,婚姻,人性。
一、幸福爱情的解释:爱塔凭什么赢得了史崔兰的心?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名言经久不衰,一语道破幸福家庭的真相,而爱情是家庭的一个子集,自然幸福的爱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
主人公史崔兰一生有过三个女人,原配妻子史崔兰太太,朋友的老婆布兰奇,土著女人爱塔。
40岁那年,史崔兰撇下妻子,只身一人从伦敦去了巴黎,史崔兰太太在守寡中度过余生;
47岁那年,史崔兰在巴黎和布兰奇同居,三个月后,布兰奇遭遇史崔兰的始乱终弃,吞服草酸自杀。
50岁那年,史崔兰在塔希提岛和爱塔结了婚,他们相处融洽,和谐美好,直到史崔兰死于麻风病。
01史崔兰太太的爱:满足于物质的虚荣和体面
史崔兰太太有一副好听的嗓音,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本事,她总能避免宴会桌上大伙的谈话冷场。
毛姆戏称史崔兰太太是巴结社会名流的人当中最没有恶意的女人,因为史崔兰太太天生有颗泛滥的同情心,但这颗同情心只是她想在文艺界闯出名堂的武器,被人滥用而不自知。
也因此,史崔兰太太与没有社交天赋,凡夫俗子之流的史崔兰先生形成鲜明对比,他不以史崔兰太太的身份为傲,只以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令人敬佩的两个孩子的母亲为荣。
即便如此,一家四口的生活还是能轻而易举维持表面的体面和富足,若一直幸福到老,未必是难事,遗憾的是,史崔兰太太从未与丈夫有过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她并不曾了解过他,也没在他身上花费过多时间。
所以当史崔兰身上的艺术使命突然降临,他义无反顾掀翻了平静的生活,丢下老婆跑去巴黎画画。
史崔兰太太极力隐瞒这一真相,她宁愿外界传言史崔兰跟女人跑了,也不肯让人相信自己的丈夫是投身于艺术。
因为,作为女人,她有信心熬垮另一个女人,但她却打不败那个称之为理想的东西。
诚然,和史崔兰太太这样的女子,过世俗的平凡生活未尝不好,只是史崔兰追求的是理想,而非物质。
02布兰奇的爱:靠食物没法拴牢一个人
布兰奇为什么会爱上史崔兰呢?
史崔兰曾说过一段无耻而又经典的语录:女人能够原谅男人对她造成的伤害,却永远不能原谅男人对她做出的牺牲。
这段话就是布兰奇抛弃丈夫史特洛夫,转身投奔史崔兰最好的理由。
布兰奇原是罗马某位王子家的家庭女教师,被这家的少爷勾引怀孕后,布兰奇被赶了出来,走投无路的她想要自杀,史特洛夫救下她,两人结了婚。
史特洛夫全心全意爱着布兰奇,布兰奇却被史崔兰的魅力征服而爱上了他。如史特洛夫爱自己那般,布兰奇在史崔兰身上花费了自己的全部心思。
布兰奇每天给史崔兰买食物,收拾屋子,洗衣服,显然史崔兰才是她心中的男主人,可布兰奇越是烧出可口的饭菜,越是整理出一尘不染的居室,史崔兰越想逃。
因为,这样的日子早已在前一个女人身上受够了,他越来越发觉,布兰奇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将自己拴得更紧,所以逃离是唯一的答案。
因此,布兰奇被史崔兰始乱终弃的源头不是因为她一开始爱上他时的名不正言不顺,而是她爱的目的,她想占有他,而他似乎并没有爱上过她,所以最后的分离是必然。
布兰奇心如死灰,服下草酸自尽而亡。
布兰奇永远不会明白,靠食物是没法拴牢一个人的。
03爱塔的爱:既相互依存,又给予自由
史崔兰前两段爱情,一个活守寡,一个自杀殉情,一段比一段惨烈。
就在我以为史崔兰会孤独终老时,一个叫爱塔的女孩出现了。
17岁的爱塔,是个没有一点白人血统的土著姑娘,她自重,勤劳,很早就迷上了史崔兰,即便没有婚宴,没有证婚人,她也愿意跟他一起生活。
史崔兰接受了这个纯洁,温顺的姑娘,他们在爱塔的地盘定居了,那是一处位于山坳,人迹罕至的人间仙境。
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干活,之后爱塔做家务,带孩子,史崔兰则随心所欲地画画,这种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在史崔兰染上麻风病后戛然而止。
史崔兰想要重返丛林,爱塔痛哭,这个因遇见史崔兰而脱胎换骨的女人说了一段无比坚决的爱情宣言:
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要是不要我了,我就在房子后面那棵树上吊死自己。
同样是为爱自杀,布兰奇和爱塔的结果截然不同,因为前者是为了占有他强健的身躯,而后者是为了守候他残缺的病体。
患难见真情,爱塔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温顺的姑娘,她对自己和史崔兰的关系看得很透彻。
“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
当她再次重申这种关系时,刚毅的史崔兰动摇了,泪水溢满他的眼眶,顺着双颊慢慢往下流,他终于承认,女人也是有灵魂的。
爱塔的爱,是相互依存而又自由独立的。
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假如这句话只有前半句,那无疑是一种依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你”和“我”的对立,才表明史崔兰和爱塔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伟大的艺术家又是怎么爱上这个土著女人的呢?
史崔兰说过4个字:“她不管我。”
爱塔不干涉史崔兰的创作,给予他百分之百的自由,而自由是艺术家的氧气,他获得了足够的氧气,完成了灵魂深处的创作。
回过头去看,三个女人对史崔兰的爱,唯有爱塔这种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的方式,赢得了史崔兰的心。
爱情最好的方式,莫不是既相互取暖,又独自美丽。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爱让陌生的两个人产生联系,但这种联系不代表百分之百的关联,每个个体依旧需要守护自己的独立性。
因为,相爱的前提是独立。
二、天才艺术家的使命:满地都是六便士,他们却抬头看月亮
在普通人眼里,搞艺术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他们的疯狂往往表现在抛弃原有的家世,人际关系,不过富日子,甘愿过穷日子,不要光鲜亮丽的职业,只要画画,舞蹈,音乐……
他们的“傻”就更有特点了,只搞艺术,不挣钱,不要钱,不为钱。
在天才艺术家眼中,艺术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痛苦挣扎的灵魂得以安歇。
一部《月亮与六便士》,我窥探到了三位天才的人生抉择,满地都是六便士,他们选择抬头看月亮。
01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是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背景,加以杜撰而造就的名著。
因为书中有真实人物的影子,加之又以第一人称“我”为媒介串联起整个故事,读此书时我如临真境,一度以为历史上真有一名伟大的画家名叫史崔兰,但其实他是高更的影子。
1848年生于法国巴黎的高更,与梵高,赛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高更年轻时做过海员,当过股票经纪人,25岁开始学画,10年后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去了一个小镇作画,次年又横渡大西洋登上一座小岛作画,岛上的自然风光给他的艺术创作以启发,他越来越追求心灵的内容。
三年后,日益厌倦文明社会的高更,在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归隐。
1897年,贫困交加的高更企图自杀,1901年高更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结束了他艺术而又悲惨的一生。
02书中主人公史崔兰
史崔兰是一名出色的股票经纪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双健康漂亮的儿女,但这一切在他40岁那年化为乌有。
史崔兰辞去股票经纪人的职务,撇下妻子和孩子,只身一人去了巴黎学画画,他对这一疯狂举动没做任何解释,只说了一句:“我不画不行。”
上帝在那一刻将他选中,赋予了他艺术的使命,若不能画画,不如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背负着亲人的不解,亲戚的咒骂,陌生人的嘲讽,史崔兰一头扎入绘画的艺术洪流中,将自己灼烧得遍体鳞伤也不在乎。
通过绘画这种艺术呈现方式,史崔兰找到了超越精神世界的方式,临死前,已经瞎掉的史崔兰在墙壁上完成了一幅鸿篇巨制。
在那幅作品中,他完完全全地实现了自我表达,使饱受痛苦折磨的灵魂得到了安息。
03医学院学生亚伯拉罕
毛姆在书中第50章节穿插了一个名叫亚伯拉罕的医学生的故事,再一次强调了天才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以致,常人用世俗的眼光判定他们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生活。
亚伯拉罕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他把医学院的所有奖项拿了过便,顺利成为实习内外科医师,之后被选为医院的正式医生。
就在财富和荣誉等着亚伯拉罕的光明大道上,他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亚伯拉罕借度假之便搭乘一条船,去了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地方,余生都在那里定居。
众人震惊,谣言四起,接替亚伯拉罕职位的人认为他脑子坏了,人生彻底完蛋了。
没人知道,亚伯拉罕发现了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在那里,他结婚生子,满足于小小的职位,获得了自由的快意。
天才艺术家注定此生孤独,因为他们终其一生不被生他们的那个时代所理解,然而他们又是信任的,因为,天才艺术家总能找到实现自我的独特方式。
如书中布鲁诺船长所言:
我没告诉你我也算是个艺术家吗?我意识到自己体内也有同样的驱使着他前行的那种欲望。
不过他的实现方式是画画儿,我的则是生活。
人生是一门艺术,芸芸众生的我们,有没有找到实现自我的方式呢?
什么是成功的生活?什么又是失败的一生,由谁来定义,我想,答案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的人生,你赋予人生何种意义,你便会活出何种样子。
月亮不一定比六便士高贵,六便士也不一定不精彩,你会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你赋予生活的意义。
三、人类爱与恨的抉择:人类的悲欢不相通,人类的感情都类似
有人说,世上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有人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人类的感情到底有多复杂?至少在天才艺术家史崔兰身上,我就读到了大家施予过他至少三类感情。
01人们爱他
史崔兰太太自然是爱自己的丈夫的,她操持家务,养育儿女,把家布置得温馨舒适,得知史崔兰跑去巴黎时,她说过一段话,如果史崔兰厌倦了小三,她依然会全心全意接受他的归来。
维持家庭的稳重和完整,就是一个平凡女人的爱意,这一点我不怀疑。
布兰奇也狂热地爱上了史崔兰。
她为他喂药,擦身体,铺床,做可口饭菜,收拾画室。在史崔兰要离开时,她甚至宁可抛弃丈夫也要跟着史崔兰。
就算食不果腹,喝西北风她也不在乎,她爱得太疯狂,以致失去自我。爱一个人爱到失去自我,离结束也就不远了。
17岁的爱塔也迷上了史崔兰,即便史崔兰比爱塔大了30多岁。
年龄的差距根本没法阻挡爱情的力量,她无怨无悔跟定他,她生,是他的女人,他死,她为他收尸。
爱情的相濡以沫,至死不渝,我在爱塔身上看到了。
02人们恨他
史崔兰跑去巴黎学画时,他给妻子提过离婚,离婚的话史崔兰太太就不用守寡了,但史崔兰太太拒绝了。
她怨恨自己的丈夫,史崔兰太太宁可余生带着恨意而活,也不肯让史崔兰轻轻松松走上追求艺术的道路。
史崔兰太太守了半辈子寡,也恨了史崔兰半辈子。
布兰奇和丈夫史特洛夫都恨过史崔兰。
布兰奇在爱上史崔兰时有多狂热,那么在爱上史崔兰之前,她便有多恨他。她对史崔兰的恨和爱一样,都是受欲望驱使,所以在爱而不得后,她由爱生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重,恨到不惜亲手杀死了自己。
无疑,被人抢走爱妻的史特洛夫也恨过史崔兰,甚至想跟史崔兰拼死一搏,虽然他曾拼命救过史崔兰的性命。
或许恨比爱更叫人惧怕,如若不能自我和解,消融恨意,下场便会如布兰奇一般,被恨所毁灭。
03人们同情他
人们爱过史崔兰,也恨过史崔兰,但更多的人是同情他。
同情不是强者才有,人人与生俱来。
史特洛夫为史崔兰做了那么多事,史崔兰却将史特洛夫伤得那么惨,可是史特洛夫选择了宽容。因为他看懂了史崔兰的画,读懂了史崔兰天才的艺术,他深深的同情史崔兰。
在塔希提岛,饭店老板娘提亚蕾同情在岛上游荡的史崔兰,帮他撮合了和爱塔的婚事,这样史崔兰有固定的地方画画。
布鲁诺船长同样对史崔兰寄予深深的同情,因为他读懂了史崔兰的追求,那份为了追求美而不惜粉碎自己世界的根基的力量,感染了船长。
为史崔兰免费医治的库特拉斯医生,由原先的不同情,到后来被史崔兰忍受人类的苦难的勇气所折服,被史崔兰的天才之作所震撼,他对史崔兰的感情早已远不止同情。
人们为什么会同情史崔兰?
不是因为他常常食不果腹,也不是因为他终年一贫如洗,而是因为人们在他身上,在他的画作里看见了人类的真相,看见了自己。
与其说是同情,不如说是感叹人类的渺小,感叹自身的脆弱。
人类的爱恨悲欢在一个人身上便可集齐,可以由爱到恨,也可以由恨到爱再到恨,还可以是爱恨交加,更可以是人人都具备的同情。
我想,同情不是怜悯,而是相同的感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的感情都类似。
一部《月亮与六便士》,我读到三种人生的启示。
毛姆,一个伟大的讲故事的人,他站在当代人够不着的高度,参悟爱情,颂扬艺术,剖析人性,他带给人类的远不止于此。
上帝的磨盘磨得很慢,却磨得很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