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跟我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一边听着要积极快乐让孩子成长,一边却忍不住对孩子怒吼咆哮。我有很多困惑,而这本书给出了一些我不曾想到过的答案。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愿意听话了?
“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
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在我小时候,即便有时会对父母的言辞有所不满,绝大多数时候还是会选择服从(内心嘀咕几句也就过去了)。除了个性原因以外,周围环境也深刻的影响了我,那时候在家里妈妈听爸爸的,社会上工人听老板的,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现如今,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发声的权力,大家都在倡导平等,家庭里不一定是谁非得听谁的,工作上更是各种炒老板鱿鱼、怼天怼地怼领导。成年人给孩子树立的榜样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同时,社会资源的充沛,孩子们都被当成宝贝,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不要说家务活,书包都是爷爷奶奶帮忙背的,没有正确的教育,孩子则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也就缺乏了某种敬畏与感恩。
那么父母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严厉型:(过度控制)有规矩但没有自由;没有选择;“我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
骄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正面管教型:(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书中将父母的类型分为了三类:严厉型、骄纵型与正面管教型。大部分时间,爸爸妈妈是严厉型,祖辈扮演着骄纵型,正面管教则更多的存在于书籍与课堂中。
很多人(包括我)会觉得严厉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而其中惩罚是我们用的最顺手的工具。惩罚从短期效果来看,其实不错,可以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去做那些我们不希望她/她做的事。但惩罚却会打来很多的结果,书中将其成为“4R“
“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板绘来的!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退缩(Retreat)—a 偷偷摸摸,我下次不会让大人抓到! b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而这些,并不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收获的品质与技能,我们需要的是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和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已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项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算是很好的践行了正面管教,成为孩子重要的陪伴者呢?
“4个标准
第一,和善和坚定并行。
第二,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三,长期有效。
第四,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看了第一章与第二章,让我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身上需要不断提升的点,书中描述的7种重要能力不仅对教育孩子有帮助,对我们家长也同样适用,定期校准位置,一直迎着更好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