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有多勇敢,能把自己和盘托出。
那些美好的记忆,像昨夜落幕的烟火,灿烂染红了天空。像十五岁时的青涩,像二十岁时的茁壮,烟火代表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它在生命历程中升腾、开放,让人的存在变得有意义。
世上有许多痛苦,如果没有经历过,就都付笑谈中。如果经历过,你除了知道痛苦的意义,你还涅磐重生,拥有着宝贵的财富。也许,当你老了,你跟别人侃侃而谈,当年的我……停顿时喝一杯茶,说道:这茶真好。如果人足够勇敢,能够面对一切,那么人生是很好的景象。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观念:人生充满苦难,只是多了面对的勇气,一切才变得有意义。也许在某一瞬间,面对即是放下。如果放下,世间的嗔痴也有了着落,心中已然成仙成佛。
最近在看一本乡土文学,这是本很有名的小说,获得过近些年的茅盾文学奖,书名叫做《生命册》,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给我直观的感受是,它写得很好,故事新奇刺激。尽管所有的乡土文学无一例外地展示着农村,离不开玉米高粱黑土地,离不开某个人的爱恨纠葛,这些不够高尚,但是够吸引眼球,值得注意的是,最后这本书表现的是一种自我救赎和人性的反省。这本书是第一人称,他能在故事中把自己和盘托出,但在现实中呢,作家恐怕不能,我也不能。因为痛苦左右着我们,我们有羞耻,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要一味地追求光明正大,我们不能和所有人交心,交心的结果是自己将来会后悔。所以我们看到,有那么多小说写人性中的痛苦,痛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世界上有作家存在,它会一直被写下去。
好的作品有深沉的底层情感,这可能是痛苦,可能是快乐,但大部分写得是痛苦,因为最能凸显人性的光环。底层情感是整部作品的基调,它能唤醒读者的同理心,能博眼球。
我很喜欢余华的风格,尽管我只读过他两部作品,一部小说《活着》,一部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他的作品与生俱来拥有一种良好的语言氛围,很容易读进去。他早年是一名牙医,因为不想做牙医了,所以才陆续投稿,最后一步一步成为作家的。作品有很多种类型,有传统出版文学,也有网络文学,可能我更偏向于传统,余华属于传统文学。我最想成为余华那样的作家,写有关生命状态的书,写一些有意义的故事,知道人世间的风月,也解世间的风情。
看一本好书跟看一场烟火的快乐是相似的,余华小说里就有那种烟火,这种烟火可以称为人生的思想精华,它浪漫、多情,是一个作家最希望读者了解的地方,是读者心中最美好的乐园。
但愿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都能从书中找到一份美好。
作为一个作家,最希望的是什么呢?我作为一个作者,又希望什么呢?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影响到别人,能在人心中升起美丽的烟火。如果一部作品能够打动你,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目前,我还没有这种能力,我只希望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慢慢学习写文章、写小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写出一部轰动社会的小说,那么我此生无憾了。当然,一部能轰动社会的小说,是有高度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
经典的作品有很多,它们写完了就像昨夜落幕的烟火,永远留在读者心中,它只发生在昨夜,所以并不遥远。它落幕了,却成为永恒。好的作品是不分国界,不分时空的,充分体现着艺术的价值所在。
烟火代表着一种迷离,一种追求。我们大半生是迷离的,也大半生是在寻找追求的。我们到底为谁而活?这个问题我现在不敢回答,因为我也没想好。但是生命中的美好,我们是没有理由辜负的。不负如来不负卿,也许爱情和人生的追求同等重要。
王阳明创办了心学,他一生没有倾注在爱情上,他用在了追求上。致良知是他的人生准则,事上练是他的行动标杆。如果去了解他,你会情不自禁为心学着迷。心学是昨夜落幕的烟火,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它是一个奇迹。
作为作者,也许我以后会成为作家,但与历史相比,我只是一粒尘埃。要修身养性,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