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 主日

公元前586,暴虐的外邦人残酷地践踏了耶路撒冷,站在一片废墟上,耶利米先知含着血泪,唱出了悲叹之歌。他那拼尽浑身之力的呐喊,自开卷之首就呼之欲出。耶利米书详尽地记录并预言了日后的恢复。必须加以区分的是,耶利米书是先知书,亦即预言书,而本书则是发出悲叹的诗。在这里,耶利米并不是作为一个先知,而是作为一个以色列百姓,吐露了无尽的悲伤、惧怕,并呼求神施行拯救。虽然,本书的篇幅要比诗篇的诗略长,但具备了诗篇中之悲叹诗的要素(诗55:1-23)。本章共有22节,1-11节客观地描述了耶路撒冷的被毁;12-22节更加主观地吐露耶路撒冷百姓的悲伤。耶路撒冷被毁,先知唱哀歌,给我们带来重大教训:
①以色列虽然多次听到警告,却没有悔改,如今审判终于临到了她。这就预表性地警告了现今不肯归向神的人。
②在圣经中,耶路撒冷是选民的首都,是最为荣耀的地方。它也是新约时代福音运动的始发地,甚至被誉为天国的模型。尽管如此,耶路撒冷却遭到了如此悲惨的毁灭,这表明神的公义是何等令人敬畏。
③虽然耶路撒冷已成为荒场,百姓已沦为奴隶,但是,耶利米却先行悔改,且仰望神将要恢复耶路撒冷的应许,祈求新的救赎和祝福。神虽然会惩罚圣徒,却不会永远审判他们(耶31:3;玛3:6;来13:8)。
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哀一:1)
以色列经过几许沧桑,有得胜的欢愉,也有失败的悲哀;从所罗门荣耀的巅峰,落到分裂残存的两个弱国,最后北国先被亚述征服,南国犹大也随而沦于亡国被掳的低谷。
先知耶利米,虽然生值犹大国的末季,已不复是大卫,所罗门的黄金时代;但在他事奉开始的早年,也曾见到过青年有为的约西亚王,带来宗教的复兴(耶一:2,3)。狂飙忽来,摧折了他们的栋梁,也毁灭了国家的希望:约西亚王的英年早逝,使犹大的历史,急遽的翻到了末后的一页。
抚今追昔,耶利米不胜伤感。他开始写著:
先前满有人民的成,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
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当犹大国的盛时,通往锡安的大道上,有许多去守节期的旅人;甚至外邦人也来参与热闹(哀一:4)。现在,那路径早荒凉无人走了。耶路撒冷再也没有谁愿意看上她一眼。
到西底家登上王位的时候,微弱的犹大,已经到了日薄西山。但邻近的几个小国:以东,摩押,亚扪,推罗,西顿等,在埃及主使之下,还寻求与犹大结盟(耶二七:2,3),目的自然是共同敌挡巴比伦。但人的谋算,终归于虚空。最后,人人把耶路撒冷当作污秽,撇弃不再理会她。
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她的,见她赤露就都藐视她;她自己耶叹息退后。她的污秽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所以非常的败落...(哀一:8,9)
当然,周围列国对于罪的观念很淡薄,不是因她犯罪离弃她。但神不能容忍罪恶:她背离耶和华她的丈夫,与外邦行邪淫,污秽沾染了裙裾。这是因为她只顾眼前的欢乐,不顾念将来,神的审判超过她的眼界,所以任意妄行。
但一时之间,她的审判就来到了。"她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启一八:7,8)公义的神,必要施行审判:不分别为圣,作淫妇的结果,要遭受痛苦,陷于败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