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静心打卡D5/R68(每轮7天·第68轮第5天/总第472天),动态静心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132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981c0de80df27971.jpg)
今天我要为你介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著作史蒂芬·平克的《理性》。
作者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除了哈佛教授的身份外,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跨界学者,主攻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同时,史蒂芬·平克还是一位科普作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研究成果和思考写给读者。
《理性》这本书脱胎于史蒂芬·平克给哈佛大学的学生开的一门系统课程,史蒂芬·平克在书中告诉我们——
1、理性是一套认知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在特定的世界实现特定目标。
2、不断做好两个升级:
在思考时,从借助【信念】思考,升级成借助【证据】思考;从根据【相关】思考,升级成根据【因果】思考。
3、理性的作用,是让我们得以【超脱有限的视角】,来寻求自我改善的途径。
我们学习历史能明智,学习科学能变得深刻,学习诗歌能让人变得灵秀。
如果我们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智力工具,就能提升自己的理性,这些智力工具包括逻辑学、批评性思维、随机性原理、博弈论、概率论等。
本书尝试给你输出一个“理性提升速成指南”:
比如对于如何将信念思考升级成证据思考,史蒂芬·平克建议,你要掌握概率的思维,遇到问题时,真的去计算一下概率,去验证自己的直觉,然后你就能判断,你到底是依据信念还是证据在思考。
概率思维,能让你的思维更加理性,从依据【信念】思考升级成【依据】证据思考。这是第一个升级。
第二个升级,从根据【相关性】思考升级成根据【因果】思考。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就吐槽过:“统计学入门教材教给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这也是最先被遗忘的事情之一。”
举个例子,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父母个子高的话,生的孩子个子也一定很高。实际上,父母的身高和子女的身高就只是相关,并不构成因果。
而在一个世纪前,英国学者高尔顿就统计了儿童身高和父母身高的关系,他发现,当父母平均身高比普通人高时,他们的孩子往往比父母矮一些。当父母平均身高比普通人矮时,他们的孩子往往比他们更高一些。
这在统计学上叫做“回归均值”。特别高的人和特别矮的人,都会出现得比较少,还是靠近平均值的人更多。如果不理解“回归均值”,就会进行很多错误归因。
比如很多人会认为,批评非常管用。学生考试没有考好,老师一批评,他成绩就上来了。员工工作没有做好,老板一批评,他态度就端正了。其实,未必是批评起作用,只不过是学生的成绩、员工的表现回归均值了而已。
那我们怎么能区分什么才是真的因果关系,不犯这种归因的错误呢?书中分享了一个好掌握的方法:抓住中介因素。
什么叫中介因素呢?简单来说,就是原因一导致原因二,原因二导致了最终结果,那么这个原因二就是中介因素。
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工具。不要发现一个原因一个结果,就着急分析因果关系,如果能找到中介因素,建立的因果模型就会更加可靠。反过来,假如你的因果模型不能被反复验证,你就要考虑,是不是忽略了中介因素。
本书最后的部分,史蒂芬·平克回忆了一段往事,一次在一所大学演讲,主题是脑科学,他正在解释说,科学家普遍认为,精神生活是由大脑的活动方式建构而成的。
听众席上一位女生举手提问说:“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位学生的语气很真诚平和,不是在阴阳怪气,也不是抑郁难过,她是真心想要了解:当科学的发展将灵魂不朽的宗教信仰破除之后,自己该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说得更浅白一些,将这位女生的问题,翻译过来的话,她的问题应该是,当人类不信仰神之后,我们应该信仰什么?
史蒂芬·平克的回答是,信仰【理性】。
当一个人坚持【理性思考】,他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潜能,通过学习和讨论来完善自己的推理能力。他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世界,可以通过艺术和人文学科来洞察人类状况。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同理心,使得他能尊重别人、爱别人、帮助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7422f07da19feee3.jpg)
我是水沐,本书通过史蒂芬·平克的研究视角,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理性的作用,是让我们得以超脱有限的视角,来寻求自我改善的途径】。
同时,在人的成长和与世界互通有无的过程中,一日全民幸福社首席导师徐秋秋博士所言:在我们的不断成长与超越中,我们同时需要100%的理性和100%的感性。
愿你也就此拥有更通透的视角成就自己生命的珍贵与不凡。✊✨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92264/bfac924b9d97408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