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1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11:20 被阅读0次

一说到中国历史,就不能不提一本历史书——《史记》,它的作者是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大约死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或稍后。

对于韩城,很多人最先听到这个名字是在秦腔经典曲目《三滴血》中,其中开篇就唱道,“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

曾经看到一个视频,风雪交加的关中农村戏台,戏班子全体员工,不论是演员还是剧务、化妆、后勤,为台下的父老乡亲同唱《三滴血》。看着让人动容,可见此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韩城县早已改为县级市,如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景点不仅有民居经典党家村,更有纪念司马迁的太史祠。

据说,如今在韩城没有姓司马的史公后人,后世为了避祸纷纷改姓,司加一笔改姓同,马加两笔改姓冯。

司马迁写《史记》的最直接原因是,这是他爸爸的临终遗言,也是他们家族的未竟事业。

当时,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大礼。盛世封禅,这是汉朝建国百年举行的第一次封禅,大臣们都以能参加这项国家典礼为荣。

就像国庆观礼,都会让参加者终身难忘,倍感荣光,刚拿到入场券就会大晒一番,在现场也是各种角度的拍照。

司马迁的爸爸也在参加者的名单上,迁爸是汉朝的太史令。在当时这一职务不仅是史官,还兼管天象、皇家图书,相当于中央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天文馆馆长、国家图书馆馆长。

从陕西到山东路途遥远,没想到大部队走到河南洛阳时,迁爸身体就支撑不住了,毕竟50岁的人了,舟车劳顿,偶感风寒,加上平时坐办公室多,运动少,体质较差,这一病就越发加重,起不来身。医生也束手无策,摇了摇头,让亲属准备后事。

恰好这时司马迁出差办事回来,路过洛阳,遇到他爸爸的同事。这位同事告诉司马迁,你爸爸快不行了,赶紧去看看吧。

司马迁赶到医院时,看到他的爸爸躺在病床上,几个月没见,好像老了几十岁。迁爸气若游丝,还剩一口气,支撑着就等着见儿子最后一面。

迁爸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对没能去参加封禅观礼表示遗憾。这是千年盛典,很多人想去都去不了,自己本来可以去却因身体原因去不了,难免有些遗憾。可能这就是命吧。二是让司马迁继承家族传统,写一部流传千古、彪炳史册的史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写《史记》

    今天听了一本书叫《历史与正义》,讲的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事。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呢?《史记》是写给谁的呢?答...

  • 13晁老师讲中国文学史之司马迁与《史记》(上)

    [if !supportLists]第八讲[endif]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前145—前87...

  • 司马迁

    司马迁 《史记》作者司马迁,学术造诣举世无双,但司马迁为后世所称道的,是其秉笔直书的写作风格。 司马迁的《史记》,...

  •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忍辱写下的《史记》,比万里长城更伟大。刘小川说:“中华五千年文明从哪儿来的,是从司马迁的《史记》而来...

  • 司马迁与《史记》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史学著作,它创造了以纪传体写史的先河,成为二十四史之首;这又是一个人屈辱奋进的结果,成就了一代史学...

  •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经过13年的艰苦努力,忍辱负重,克服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编纂完成。司马迁...

  •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古代有两位大历史学家,一位是孔子,他写的《春秋》后来成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另一位就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

  •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一、历史背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出使西域,丝绸之路。3.开疆拓土,反击匈奴。4.受命于天...

  •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是一部伟大、宏伟、对那些断层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的史学著作,它详细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代期间鲜为人知的历史...

  • 司马迁与《史记》

    21中文1黄娟 司马迁所在的时代背景是较复杂的,是一个充满阶级矛盾的时代,也是西汉从鼎盛逐渐走向衰微的时代。司马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迁与《史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c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