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916962/991665c4446ca15a.jpg)
傍晚带大宝到爷爷家吃饭。到的时候,奶奶还在烧菜,大宝就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想着利用饭前的碎片时间再多看几眼知识点,因为今晚学校周末练要考语文。
香喷喷的饭菜很快就上桌了,我一边招呼大宝:“可以吃饭了”,一边提醒他:“记得把语文书放回书包,别忘了。”
大宝头也没抬,“喔”了一声,算是回应我。
这小子现在饭量大得惊人,用奶奶给他准备的那口专用大面碗盛了满满一碗米饭,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奶奶烧的满桌菜倒是不曾多夹几筷,只管用米饭填饱肚子,搞得像干了多重的体力活似的。五分钟解决战斗,背上书包,就出门去学校了。
奶奶是第二个吃完晚饭的,收了碗筷,总喜欢到客厅先坐个十五、二十分钟,再出门散步。“咦,这本书是谁的?”客厅传来奶奶的问话声。
我探头望去,这不是大宝刚才看的那本语文书嘛。“咳,这孩子,刚才明明提醒他:‘记得把语文书放回书包’的,结果还是落在家里了”。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想起本周五,语文老师在班级群里发消息,让家长关注自家孩子平时的语文作业并签字,结果我问他拿时,他才发现作业本落在学校了。
像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大宝身上,简直不要太多,三天两头落东西,不是作业本落家里了,就是试卷、雨衣落学校了…
年轻轻,咋就辣么健忘呢?
究其原因,反正不是记忆力的问题,大宝背诗歌、背古文、背社政、背历史、背数理化公式、定理,全都不在话下。
那就只能是重视程度和习惯的问题了。
首先,很多落的东西,都是他认为无关紧要的事物,所以一点也不重视。比如:上周五在学校完成的语文作业,他认为自己都订正好了,带不带回家都无所谓,却忘了还有签字这一茬;再比如:雨衣,去学校的时候下着雨,用得着,回家的时候天晴了,用不着,就忘到九霄云外了,完全不去想,第二天要是又下雨该怎么办?
其次,没有养成“用完东西,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比如:刚才落在家里的语文书,明明晚上考试要用的,就因为看完没有随手放回书包,而落在了家里;再比如:周末作业做完了,随手放在课桌上,和其他杂志混在一起,临出门时收拾书包,慌急慌忙,就会因为没看见而遗忘掉。
对于“健忘”的孩子,可以教他们两招,就看小家伙们能不能认真执行了。
1、准备个小摘记本,记录下一天里的重要事物,比如:每天的作业、老师和父母的提醒等。上学、放学、出门前,记得拿出来看一看、想一想,对照下有没有忘记啥?
2、养成“用完东西,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搬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