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拾穗:皇帝写的茶书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06:29 被阅读0次

一片树叶,竟然惊动了皇帝,然后就是在民间的普及化、大众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难能可贵的是,皇帝为了这片树叶,浸淫其中,不能自拔,还写出了一本耀眼古今中外的专著:《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中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是研究宋代茶道的珍贵文献资料。

《大观茶论》的可贵之处,是提出了“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焙人得茶天为庆”的观点。对制茶过程,提出了“洁净宜热良”的要求。

《大观茶论》对茶文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至深的哲理、至高的生活情趣,寓于对茶的至简论述之中。认为蒸芽压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火候,过与不及都不行。而做到恰到好处,既需要技术,更需要智慧。这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在采茶上,采茶的时间是“黎明,见日则止”。具体要求则“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而点茶部分是《大观茶论》的精华,见解精辟,论述深刻。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力道和工具运用的和谐。它对手指、腕力的描述尤为精彩,整个过程点茶的乐趣、生活的情趣跃然而出。

《大观茶论》的影响深远,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最懂得茶道的徽宗皇帝,不愧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惜皇帝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作为皇帝,治国无方,最终落得个被金国掳去,成了阶下囚,以“昏德公”的身份,在极寒的北地五国城“坐井观天”8年,至死无法回归故土。

相关文章

  • 造府普洱 | 茶与贡茶

    茶与贡茶 《造府普洱》不止有普洱茶文化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茶道|文学|养生|艺术品收藏 贡茶,是地方官吏向皇帝与...

  • 陆羽写《茶经》是告诉你茶必须喝的理由

    《茶经》为唐代茶圣陆羽所著,也是我们喝茶,制茶,传播茶文化之人奉为茶典的一部书,书中有一段话这样写的: ”茶之为用...

  • 茶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

  • 茶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

  • 茶文化(一)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

  •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茶文化主题雕塑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

  • 杯盏清茗品华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因对茶文化的膜拜,我试图通过自己对茶和茶文化的丁点知识去触摸茶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茶人的美学心路:值得收藏的10本茶文化书

    “书是爱书人的茶,茶是爱茶人的书” 茶人的美学心路:值得收藏的10本茶文化书 有一句话说的真好:“书是爱书人的茶,...

  • 茶之美学——读《茶经新读》

    这是一本懂茶的人写的书,是关于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茶文化的书。文字浅显易懂,没有故作深奥,却又满满都是干货,让人读完...

  • 浅谈中国茶文化

    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被称为茶文化,所以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在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文化拾穗:皇帝写的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k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