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阅读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每个人只有一生的时间,想让这一生丰满而有意义,那么恐怕只有阅读能够做到。
阅读的形式有很多,读书,看报,看杂志期刊,看小说,阅读诗歌,散文等等,都是传统的阅读方式。
然而我发现,这些很传统的阅读方式在国人的生活中已慢慢淡去了。就像鲁迅,钱钟书,杨绛等这类真正的文学巨匠慢慢离我们远去,却终究后继无人一样。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像是异军突起,覆盖了大部分人的阅读时间,传统的阅读方式显得鲜有人问津。
碎片化阅读的普及速度之所以会如此之快,主要原因还是因其符合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你只要有个智能手机,虽时随地都能进行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药,主要功效是安慰迷茫空虚的内心。
网络写手的文章似有一种瘾,让你戒不掉。闲来无事看看简书,知乎,豆瓣,无聊了你会刷刷微博看看段子,睡前再看几篇微信公众号上的鸡汤文。
你沉迷于看这些文章,你似乎会从中看到了希望,好像你按文章里那样做你就真的会成为像文章的作者一样,变得善于交际,月入十万,走向人生巅峰。
然而事实上,最后的结果只会是,看文章的激情澎湃第二天就消失不见,决定要做的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已经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最后再度陷入空虚迷茫。
我把这些看成是碎片化阅读的后遗症,对于伴有拖延症状,以及懒癌表现的人群症状加重。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迷惑,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很容易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这时候那些符合自己心境的励志文章出现,就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不放,甚至把他们当成是教科书般照做,以为这样就能够摆脱困境了。
殊不知,每个人所处的情况都不相同,他人的想法怎能充当自己的理想?一味地以网文的普遍追求为转移,失去理智的思考,不仅对心智的成长毫无益处,而且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简直是浪费生命的行为。
这种程度,是中毒。我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光看看网络作家的文章,就想西施效顰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不是说那些文章毫无可取之处,碎片化阅读能够借助网络媒体发展起来,就说明他们肯定有存在的必要性。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传递思想的工具,而不是你可以效仿的蓝本。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不中碎片化阅读的毒,并且让其为我所用呢?
一、限制每天用手机阅读的时间,有意识地减少碎片化阅读的时间。
碎片式文章读多了会麻木,你不仅记不住每篇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每篇文章分散的主旨更会扰乱你的思维模式。
二、在碎片时间里阅读英文资讯。
用手机下载英文资讯类软件,用英语看新闻会让你拥有与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不仅能获取新资讯还能练习英文能力,何乐而不为?
在此推荐我常用的两个软件,一个是Quora,用英文看世界的感觉就是爽,谁用谁知道。还有一个是领英,里面会有牛人用英语发布的文章,开阔视野,看看精英们都在干什么,也非常不错。
三、用看电子书取代阅读短篇文章。
在手机里下载电子书籍,慢慢改掉以往看短篇网文的习惯,让碎片时间的阅读变得更有质量。
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买个Kindle,携带方便,看书体验比手机好,说不定从此就爱上阅读了呢。
四、传统纸媒阅读才是王道
只要有条件,尽量阅读纸质书。在床边放一本书,坚持一个月,夜读十页书,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会有惊人的改变。
经典不怕重复,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就读历史哲学艺术美学心理类,挑经典读。 这些才真正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每个人都不容错过。
我不喜欢在还没有学会如何阅读时就按别人推荐的书单去看书,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以及阅历不同,每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选择更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才是真正的选书之道,所以对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或者想更高效地阅读的人,我推荐两本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虽然这两本书已经被说烂了,但是我还是要说,这是会让你觉得相见恨晚的两本书。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网络媒体上的碎片化阅读,我更愿意把他们当成一扇扇的窗户。通过这些窗户我可以打开视野,看看外面的动态,偶尔呼吸下新鲜的空气,换换心情,帮助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不断阅读让我变得清醒,而保持清醒,就不会中毒,这就是与他们的和谐相处之道。
网友评论